乘坐平谷线列车,从副中央政务中央、燕郊、平谷三地震身,到东三环内的东大桥的最短韶光分别为23分钟、32分钟及55分钟,大幅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出行效率。平谷线还采取了大小交路、快慢车混跑等灵巧运营模式,初期高峰小时最小行车间隔为2分44秒。
平谷线马坊站,高架车站主体构造已基本完成。新京报 王贵彬 摄
全线21座车站中,超过一半是换乘站
在北京的轨道交通方案图中,有一条非常分外的线路,那便是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它是北京第一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平谷线从位于北京东三环内的东大桥出发,一起向东,经由朝阳、通州两区后,进入河北三河地区,先向北再向东转了一个弯后,连续向北回到北京市域,进入平谷区,这也使得平谷区首次纳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平谷线工程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背景下,横跨北京和河北两省市的区域快线。它串联了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城市副中央、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线路全长约81.82公里,在河北燕郊设置车辆维修综合基地1座,在北京东五环东侧平房乡设置停车场1处。全线共设21座车站(地下站18座、高架站3座),个中换乘站12座。
据理解,平谷线各站均设置了交通接驳举动步伐,并在外围设置5处P+R停车场,与地面交通良好衔接。平谷线还可与2条城际铁路以及2条市郊铁路高效衔接,构建了东大桥站、城市副中央站、燕郊站3个枢纽点,将促进轨道交通“四网领悟”发展。
北京市朝阳区设置7座车站,分别为东大桥站、金台落日站、红庙站、慈云寺桥站、甘露园站、定福庄站、管庄站;北京市通州区设置6座车站,分别为永顺站、北关站、运河商务区站、城市副中央站、政务中央站、政务中央东站;北京市平谷区设3座车站,分别为马坊站、马昌营站、平谷站;河北省设5座车站,分别为燕郊镇站、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高楼站、同心庄站。
工人正在进行扫尾作业。新京报 王贵彬 摄
今年年底平谷段高架区间下部构造操持都将完成
日前,拜访了地铁平谷线平谷段的培植现场。在马坊站,高架车站的钢架构造已经完成,一些工人正在进行扫尾作业,顺着间隔排列的水泥墩柱向北望去便是“马坊站-马昌营站”这个全长10.3公里的高架区间,这是整条平谷线最长的一个区间。
马坊站-马昌营站区间段的主梁采取U形混凝土预制梁构造,这是U形梁在北京市轨道交通培植领域的首次运用。U形梁是一种下承式构造梁,与传统的箱型梁比较,这种梁型更都雅,降噪效果好,断面利用率高,造价也更低。
“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段的两座高架站(马坊站、马昌营站)主体构造已基本完成,后续将进行外立面装修作业。”京投轨道所属快轨公司安全生产三部部长张银见告,到今年年底,平谷段高架区间下部构造操持都将完成,未来平谷线的高架段还要上跨大秦铁路,将采纳转体的办法。
在平谷区域培植的三站中,马坊站、马昌营站均为地上站,车站将采取玻璃幕墙的设计。平谷站是地下站,位于平谷区的中央区域,后期将进行综合开拓利用。平谷站最大的特点便是“长”,能达到490米。张银表示,根据方案,今年年底平谷段高架区间下部构造操持都将完成。
将实现多地快速通达,有效缓解通勤压力
平谷线的列车车型也与一样平常地铁不同,采取市域D型车8辆编组,每列列车定员约1814人(每平方米6人标准),横排支配坐席400余个,乘坐舒适度较高,最大运输能力可达5.44万人次/小时。
平谷线采取大小交路的运营组织模式,初、近、远期高峰小时最小行车间隔分别为2分44秒、2分30秒、2分18秒。为充分知足搭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平谷线还设置中央城-城市副中央、中央城-北三县、中央城-平谷区3种灵巧运营交路,并设置早晚高峰大站快车,提高出行效率。
平谷线建成后将实现北京中央城区、副中央、平谷区以及河北燕郊多地间的快速通达。平谷线所选用的市域D型车最高速率为160公里/小时,与北京市域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比较,具有明显上风。
此外,平谷线串联CBD等多个就业地以及定福庄、燕郊等大型居住组团,预测初期(2028年)整日客流量可达56.2万人次/日,个中承担的燕郊地区进城客流为8.2万人次/日,占全部燕郊进城总量的43%,可有效缓解通勤压力。
差异于常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谷线站的间距设计比较繁芜,朝阳段、通州段与普通地铁基本同等,河北燕郊段的站间距有所拉长,而在平谷段,马坊站、马昌营站的间距能达到10.3公里,这样的设计也紧张是根据区域特点的考量。
今年年底平谷段高架区间下部构造操持都将完成。新京报 王贵彬 摄
未来将按市域快线进行网络化运营
从京投轨道所属快轨公司理解到,目前,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工程已进入全面培植阶段。全线20个土建标段的施工招标已完成,17个标段实现进场,16个标段实现实质性开工。
目前,平谷线已有6座车站完成主体构造封顶(通州区2座:政务中央站、政务中央东站;平谷区2座:马昌营站,马坊站;河北段2座: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截至5月20日,北京段车站主体构造完成27%,区间主体构造完成7.8%;河北段主体构造完成20%。
北京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表示,平谷线是北京市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成后河北北三县、平谷区将接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平谷线还将接入副中央站枢纽,可与京唐城际、城际铁路联结线等城际铁路高效衔接,实现京津冀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快速转换,促进轨道交通“四网领悟”发展。
“目前平谷线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一季度以来,市区联动陆续办理了平谷段临时用地批复、征占地进场、110KV高压线改移、跨线施工等问题,形成了工程连续不间断施工的局势。”赵阳说。
未来,平谷线将按照市域快线进行网络化运营。个中,同心庄站预留了向东延伸支线条件,在管庄站设置了与通密线联结条件,可实现“一干多支”的网络化运行效果;在河北三河市设置车辆维修综合基地一座,设置厂修功能,可承担本线及新机场线、新城联结线、东北环线等市域D型车快线网络的大修功能,集约利用网络资源。
新京报 裴剑飞
编辑 白爽 校正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