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8.1.

一部好的东西一涌现,便相继的有许多的改编移植者,忙的人们不亦乐乎。
正如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一样,它的涌现,就有了好几台话剧、好几台舞剧,并有广播剧、电视剧。
电影也立时要涌现了(李准、李存葆编剧、谢晋导演)。

十九岁那年八月我写下了这些文字 休闲娱乐

1983.8.2.

刘晓庆在人们心目中之荣誉不高。
然而本日读完其自述(即《我的路》)则彷佛才明白一样。
她确实受过冤枉,许多人围攻、诋毁她。
而今以此为文,公诸于世,更使人以为她的不是了。
诚如她在篇首谓之:作人难,作女人难,作单身的女人更难,作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1983.8.3.

黄宗英先是当电影演员,而后转而攻文,成为一个作家而生动于文坛,尤以其报告文学著称。
她在阐述自己的经历时,用了一些轻松诙谐的语句,有时真让人捧腹。
我想,这大约是人们现在都喜好的语句,或者说我独喜轻松而诙谐之语。

1983.8.3

山西刊授大学又举行第二届招生报名了。
而今处于抵牾之中的我见此又有何想呢?今后的方向将向何方?我不知道。

1983.8.4

高胜斌今天下午穿买一条内裤到大庭广众之中,且没有一点自惭之味,颇为得意似的。
堂堂校长这样带头,难怪别人对技校的评价不高。

1983.8.5

我曾听说,在交通技校的一个中午,大雨一直地下着,西席全睡了,而有一个人披上了雨衣出门去了。
在雨中,他努力地也是十分吃力地搬了许多砖头铺在西席上班的一个必经之路上,以使他们的鞋不致陷入烂泥之中。

这人不是别人,是交通技校的校长。

对付他的名字,年事,容貌,我无从知道,但这一细节却在我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很深的,确实是很深、很深......

1983.8.6.

干任何一件事,只要养成习气便难以改变,甚至成为十分自然的东西,成为你生活的主要组成的分。
不这样干的话,是弗成的。
但十分遗憾,好的习气每每难以形成,而坏习气却每每成为你的组成部分,有时自己虽然意识到这样不好,然而却无心于改也。

1983.8.7

黄林十分讨人厌,对人总那么使人作呕。
政工科的报纸由邮递员送到办公室是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他却十分烦懑,气势汹汹地说:每天他都给你送到办公室去呀。
我把收音机抱到寝室来,他却阴阳怪气地说:这个收音机过去要八十块。

1983.8.8.

王任清也太大男子主义了。
一天吃完饭啥事不管,便是出去打牌、下棋,有时乃至通宵达旦。
而这一摊子事便是内当家的,幸亏她是范例的中国妇女:吃苦刻苦。

1983.8.9.

有人认为我十分傻,由于我得了奖金往后就在别人问的时说了出来。
而后别人十分朝气,以不满一年不能得奖金为由去告了。
于是,奖金没了。
"这多不合算呀。
"但我认为,做人该当老实,纵然失落掉了一些钱也无此谓。
虽然我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人去坏我。
即便如此,我以为那人也一样的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把自己的人格大大的降落了。

1983.8.10.

墨客的气质确与一样平常人不同,他敢说敢干,不畏权贵。
正如孙墨客所说:学诗先学做人,功夫在诗外。
孙墨客就谈了他自己的几件轶事。
个中:关于在一九七八年又提出“兴无灭资”的意见;对付全国有名的墨客田墨客评价就不高,说他不追求诗的内容,诗的内含,而追求形式美;对付全川生动的墨客梁墨客评价也低,说他缺少"创造"的才能,也便是不能及时地创造生活中美的东西,生活中分外的东西。

1983.8.11

要把自己每一瞬间里想的东西记下来是不可能的,况且便是一个东西在脑筋里想了许久往后也不会很明白,很清晰地想得起、记得下来。

1983.8.11

我本日给他们描述芍药花时这样说:花的形状象玫瑰花一样,花瓣很有肉感,切实其实可以叫做"凝脂",正如一个女人白嫩的皮肤,粉红中略显白色。
(我当时为什么会这样说??)

1983.8.11

听说,江苏省跑了一个歌唱演员到台湾去,彷佛还在台湾"中心广播电台""为您歌唱"节目中唱了几首歌。
而唱者,纯属污染"空气"之作,个中一首名曰:《情窦初开》,而其歌词真有点肉麻。
当然,我不是禁欲主义者,也不会一听这样的歌就大声呵斥:不准唱。
然而此等歌曲不应在大庭广众之中唱,更不应在广播电台中播放,由于电台的东西每每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特点及其文化、艺术教化。

1983.8.12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本是最贵重的珍宝。
是的,书比什么都贵重,由于她的代价是无法用价钱来标示的。
她不是一种摆设,让一些人用来装饰门面,而是一种蕴藏着无尽的财富、宝藏,供人取之不尽的"财源"的宝库的"阿里巴巴"岩穴。

1983.8.13

一个国家的文学艺术发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科学技能、经济发展的程度。
一样平常来讲,发达的国家不仅科学技能、经济发达而且文化艺术也如此。
就拿拍的电影来说也是如此。
目前,我国"为了友好"入口了一些第三天下国家的电影,颇使人烦懑。
倘若不是为了消磨韶光,根本不会去看。
譬如此里兰卡的《横冲直撞》、突尼斯的《阿奇扎》。
泰国的《翠彩》,在影片中有许多说教,而且有许多的东西不令人理解,由于他未能交待明白,有些使人乏味。
可以这样说,《阿奇扎》《翠彩》之以是有人看,恐怕是由于个中有一点色情的描写。

1983.8.14

本日在收音机入耳到具有哈萨克民歌风味的歌曲《解放军请停一下》。
这首歌在三年前的高考前夕听到过,而且学校不厌其烦地放,以至往后只要一听到这歌我便有些昏昏然,也使我想起那劳碌的岁月,脑筋中只一阵胀,彷佛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

1983.8.14

在看电视时看到这样一幅对联,电视台请一个人对此作了讲解。
但由于当时没记住,而屏幕上也没显现,直到讲完往后映出,方才抄下,但对其意还是不甚理解。
这幅写在西湖一个名胜处的对联是: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1983.8.14

“嚓、嚓、嚓......”窗外传来一阵阵除草的声音。
我打开窗户一看,雨中,一个妇女在种树的草坪上困难地挖着,时时蹲下用手抖掸稀泥,把杂草堆起来。
背后湿了一大块,雨水和着汗水(?)彷佛还有泪水滴下。
她是谁?农人吗?不是,是一个吃国家供应粮的四十多岁的妇女 --"待业老人"。

1983.8.15

《四川日报》1983年8月9日刊出称,今年高考总分在四百分以上的考生约占参加考试人数的百分之四十。
文科考生总分在五百分以上的有二百多人,第一名是万源县的考生,总分为五百六十一分;理科总分在五百分以上的有一千二百多人,第一名是隆昌县的考生(叶顶锋),总分为六百一十五分。

1983.8.15.

本日听足球讲授员先容,北京队原来有一对孪生兄弟足球运动员,他们的名字很故意思:一个曰李维妙,一个曰李维肖。
取自针言"维妙维肖"。
而这用于孪生兄弟则十分的恰当,看来取名时,他们的父亲动了脑筋的。

1983.8.16.

通过动作、音乐、音响来阐述一个故事情节的剧种叫哑剧。
它的动作特多,而且很象哑巴上台演出。
捷克哑剧团访华演出的"练习曲"中有很多节目都特受欢迎。
而个中又以"甜蜜的生活"为精。
在戏院内的不雅观众时时发出一阵阵的笑声,我们坐在电视机旁也为之喝采。

1983.8.17.

本日中午,伍亦章到校长半子安顺平家去了,目的是相亲。
回来时,我们正在用饭。
于是,我以筷当发话器,伸向他面前说:"伍亦章师长西席,我是《单身汉日报》的。
听说本日你有幸到了"驸马"家,请你谈谈此行的目的、收成、感想以及对今后场合排场发展有什么意见?"

但很使人失落望,不知是他没理解我之诙谐或者不喜好开玩笑,竟一句话不说,径直走了。

1983.8.18.

运动员总是喜好球迷的,由于他们在球迷中的地位相称高,许多人是他们心目中的偶象,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倘若他失落去了球迷,那意味着的是什么,自然十分清楚。
正如一个作家的作品无人读而堆于书架上积满灰尘,对当事人来说,将是十分难过的。

1983.8.19

有人说:目前的电影总离不开男男女女、卿卿我我、恋爱结婚之类的花花柳柳的东西,没有什么吸引力,如果把《上甘岭》这些电影拿来放则会使人线人一新。
我当时听到,不禁笑了。
这对付他们这些人来说,大概是的。
由于他当兵扛过枪,对打仗尤其偏爱。
然而,对付八十年代的青年,以此来看,不能不说有些过期。
由于中国的青年懂的爱的意义、爱的代价、爱的力量。
在生活中有她的席位,而电影中何以不可用呢,由于他(她)们须要她。

1983.8.20.

我认为,在朗诵的时候不一定要按照原文一字不增不减地照念。
只要在不冲破文章内容、构造、思想的情形下,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适当的地方可以改换一些,而使之更加完善、幽美。
这一点对付西席来说尤为主要。
当然,我们的功夫必须用在"理解"二字上,不可因此而忘其本也。

1983.8.20

本日晚上(1983.8.17)听中心公民广播电台“文学之窗”节目时,正播四川作者魏继新的中篇小说《燕儿窝之夜》。
虽然朗诵者很用力,而且也不错,但由于一口隧道的普通话,把许多四川方言改成了普通话的说法,而且去掉了许多方言。
如象把"包抄手"改成"吃馄饨",而把"格老子"这样的范例川话去掉了。
这不免有些使蜀人十分遗憾。

1983.5.17

看电视转播球赛,每每只听到讲授员之声和不雅观众的叫嚣声,于是便以为运动员很少说话,而有时听到一两句,则十分惊奇,方知他们一样的要大吵大闹。

唉,切实其实是少见多怪。

1983.8.21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话:青年男子对付青年女子的哀求,除了极为分外的缘故原由以外,一样平常是不会谢绝的。

我想,这大概是的。

1983.8.21.

听宣布,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已有熊猫皮出售了,价格是25000美元。
这些熊猫皮都是一些人从四川捕杀大熊猫往后,走私到喷鼻香港,然后辗转到天下各地的。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目前对它的保护应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况且目前正处于箭竹着花枯去世,须要进行振救的时令。

1983.8.22.

出席市党代会的人选,经由无记名投票,在五位党委委员中有三人(均为校长)投刘荷余(校长之一),有两人(均为布告)投贾忠泽(一西席)。
结果,当选的是贾忠泽。
这是什么道理,选举又有何益,这叫什么选举?

1983.8.23

范青先多故意思,我把“参考资料”(即所谓的“大参考”,当时作为保密资料订的--注)带到会议室去看,却触动了他的怒神经,因而大发雷霆,而且说我“到处扩散”、“往后不准他看”。
真正岂有此理。
我不知为何,既然你不爱看,而其他的许多人又不感兴趣,全部堆在那里,束之高阁,灰尘铺满,蛛网密布,我看一下又有何不可呢?难道会因此而成立反动组织以至形成党派来打倒你,推翻别人吗?我看我自己弗成,纵然再有能耐的,恐怕也弗成吧。

1983.8.24

张红明把小尹子的钱带过去。
但我把钱给他后就走开,却被他叫做:让我点一下。
“五十五块八”“对”“好,行”。
可见,众人多犯疑,有一点不相信人的癖性,而且在大庭之众下如此,难免不免有些荒诞可笑。
而且我用纸粘的很紧,纵然抽一张,也会影响,况且,纸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伍拾伍元捌角”“41.8+14”。

唉……

1983.8.25.

邓尼生本来不会接广播线,但偏要自作聪明地要接。
结果,不但没接好,险些把扩音器烧成一片焦土。
倘如是,岂不让人笑话。

1983.8.26

在布告讲话中,由于台下有人说话,显的很响,让民气烦。
但台上,有觉察,溘然中止了说话。
台下者有此创造,因而也中止了谈笑。
于是,显得出奇地静,正如一场战役即将爆发的前一秒钟一样。
就在这当儿,中庸之道,正好在这时,保卫科长尚进恩大声地说:“不要说话。
”于是,便哄堂大笑。

你说,这算有什么水平?

1983.8.27

邓尼生总算有报了。
到台上去作一个报告,居然象一个人完成任务似的,照着纸上念,速率十分快,让人听后不知所云。
名曰:空想教诲。
教诲个屁,人们没听清楚说些什么。
纵然听清了,也不知其层次、头绪如何,当然,更不能让人信服。
但是,他并没故意识到,还洋洋得意。

1983.8.28.

讲话、发言,彷佛在开始都要来一段“同道们、朋友们”。
而有许多场合,特殊是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场合,这样做免太有些风趣,让人讥笑了。
同时,也显示出其水平之拙劣,难道不能用其他方法开头吗?

1983.8.29

一个新生讲话,把稿子交给邓尼生,请他改,他欣然应允,而他改后,文章不但没有出色之处,反而更加空洞,更加言之无物,使人乏味。

如此改动,勿宁不改。

1983.8.30.

在学校开学一段韶光的日程安排上,很成问题。
前辈行法制空想教诲,继而进行学籍管理教诲,末了才是开学仪式。

哼,如此“妙”排。

1983.8.31.

在开学仪式上,高胜斌讲了些啥东西我不知道,反正只晓得这么一点:无人听,使人乏味,不能叫做在开学仪式上的讲话。
可渭扯蛋。

198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