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盛行语,比往年来得更快也更多一些。
究其缘故原由,微博功不可没。
淘宝体办理了我们网聊的称谓难题,别管对方男女老少,叫声“亲”准没毛病。
这一年,有人 “坑爹”后“悲催”了,有人“穿越”“卖萌”,有人“hold不住”也“伤不起”, “咆哮体” “高铁体” “琼瑶体”这些“你懂的”,大家最爱干的事便是边“围不雅观”边“吐槽”边问 “肿么了” 。

2012年,《中国好声音》开启选秀盲选模式,以用实力说话,追求内在的态度唤醒了大家对音乐的热爱和冲动,“中国好XX”体随之盛行。
这一年,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激情亲切和敬意。
于是,吃货们纷纭晒起“舌尖上的XX”。
这一年,“元芳,你怎么看?”成为"大众表达诉求和质疑的经典句式。
“高富帅”“白富美”成为一种新兴的提炼词语的办法,即用最少的字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一年, 戴着墨镜跳骑马舞的韩国大叔带火了“XXStyle”体,“幸福”成为媒体热词,普通人对着镜头被问出“你幸福吗?”这一年,还有人很不幸地“躺着也中枪”,真是“给跪了” 。

收集盛行语二十余年变迁史这些梗你还能想起出处吗下 休闲娱乐

2013年,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首批4G牌照发放,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金融兴起,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微信支付上线加入移动支付战局,“比特币”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这一年,大家希望能和“土豪”做朋友。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充满意境的一句话引起多少人的共鸣。
这一年 ,“妈妈再打我一次”打到 “根本停不下来”,我们“觉得不会再爱了(累觉不爱)”。
“奇葩”们终极“放弃治疗”开始创造新的针言: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细思极恐、不明觉厉......新词增加的速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我伙呆)”。

2014年,上半年“no zuo no die”,下半年“也是蛮拼的”,大家问最多的便是“韶光都去哪了”。
文章出轨,马伊琍回应“且行且珍惜”,蔡依林唱的那句“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成了“不忍直视”的另一种说法。
大家除了“买买买”还通过各种“神器”“get新技能”。
这一年,微博的诗词有点“萌萌哒”——“我自横刀向天笑,觉得自己萌萌哒”“商女不知亡国恨,觉得自己萌萌哒”,这种奇怪的承接办法有的十全十美毫无违和感,有的虽不知所云,但笑果惊人。

2015年,有个声音至今挥之不去——“Duang Duang Duang ”。
果真,“主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才能记得住!
这一年,“城里人真会玩”,连辞职信都满满的情怀——“天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贾玲深情演绎了“明明可以靠脸用饭,偏偏要靠才华”。
这一年,各地喊停奇葩证明,如今我们再不用去证明“我妈是我妈”。

2016年,王健林建议创业者们先定好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这一年的里约奥运会,从泳池走出的“活体表情包”傅园慧,用“洪荒之力”晋级决赛的同时走红网络
这年夏天,“葛优躺”是最火的表情包。
围不雅观的人也已经不“打酱油”,改“吃瓜”了。
不忍直视、惨不忍睹叫“辣眼睛”,夸赞对方叫“厉害了我的哥”。
这一年,“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让人“蓝瘦喷鼻香菇”。

2017年的某天,斗鱼抽象TV直播间进入一群东北的小朋友,“老铁,扎心了”从弹幕生动到了全网。
“双击666”“怼”“笔芯”“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尬聊”“原来你是这样的XX”“佛系”“Diss”成为盛行词,但是最让我们感到“有温度”的是“不忘初心”和“雕琢奋进”。

2018年,神曲《卡路里》以魔性的旋律和歌词瞬间火爆全网,并迅速盘踞广场,至今

2019年,虽然网络天下涌现了“柠檬精”“杠精”等妖妖怪魅。
但是,每个人都“好嗨哦”,“觉得人生已经到达了顶峰”。
整天戴着面具的游乐王子除了爱问“你怎么这个亚子”,还会高冷地回答“雨女无瓜”。
这一年,“万物皆可盘”。
想法多行动少的孩子们被叫“光想青年”,某网络主播因压力大,一句“我太难了”,说出来了多少人的心声。
还有位涂着口红的男主播,一贯喊着“oh my god”“买它,买它”。
这一年,还有很多“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的潮流语。

2020年,可以说是非常“不讲武德”的一年,大家随时都在见证历史,新冠疫情暴发、高考延期、美国股市多次熔断、美国大选、巨星科比离世......这一年的关键词非“战疫”和“逆行者”莫属。

“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精神小伙”“内卷”“打工人”“尾款人”“干饭人”“集美”“奥利给”“淡黄的长裙”“乘风破浪”“秋日的第一杯奶茶”......这一年的网络依旧热闹,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盛行语,“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回顾这二十多年的“网言网语”,它的兴起和传播是始料未及的,它们“跳”出网络,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
网络风云变幻莫测,下一个网络热词大概已经在路上了。
不懂网络热词,还能愉快地谈天吗?不怕!
2021年,海报新闻推出新栏目《今日有梗》,和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朱肖明 综合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