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作品每每反响了人们最普遍的情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便是这样。这首传唱几十年、唱出亿万公民心声的经典歌曲,是词曲作者曹火星师长西席在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堂上村落创作的。
曹火星当年激情澎湃搞创作的中堂庙,如今设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纪念馆建馆后,前来参不雅观的个人和团体逐年增长,2006年接待了4万人次,2010年之后,每年接待10万人次以上。为一首歌,专门建立一家纪念馆,实乃罕见。曹火星住过的东厢房保持着当年音乐家创作时的样子容貌:一扇门,两小窗,屋里横着一条土炕,炕上铺着用秸秆编成的席子,摆着两个并放一起的小方桌,桌上有盏小油灯,还有创浸染的纸笔。
小村落出身伟大作品
1943年,是曹火星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曹火星随群众剧社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宣扬抗日。当时,中共中心针对蒋介石在其《中国之命运》书中“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没有了中国”一说,在《解放日报》揭橥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曹火星负责读后,加之参加革命以来的真切感想熏染和连日的根据地见闻,他把对共产党的炽热情绪化作无穷的力量,终极创作出这首最能反响公民心声的歌曲。
坐在中堂庙东厢房的土炕上,点着小油灯,曹火星很快写就了歌词,他一遍各处念着、改着,心中充满激情,家乡的民间小调、戏曲曲调接连涌来,面前浮现出孩子们打着“霸王鞭”行进演唱的景象。旋律流畅、节奏感强、易于学唱,朝着这个目标,曹火星反复修正,当末了几句连续上扬的高音旋律跃出时,他畅快的激情完备得到开释,经典名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出身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问世第二天,群众剧社小分队队员先教当地儿童团、小学生和村落剧团学唱,歌曲很快在堂上村落一带流传开来。曹火星后来回忆:1943年10月尾,群众剧社回到了专区,正值专区举办县级干部学习班,涞水县的一位干部听说我写出了这首歌,就要去了词曲,第一次油印成“歌电影”,在县里传唱。很快这首歌传遍了平西大地;这年冬季,晋察冀边区在易县举办干部学习班时,我又教唱了这首歌。随着抗日战役和解放战役在全国的胜利,这首歌也唱遍了全中国,歌词也由“坚持了抗战六年多”改成“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据中共中心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回顾,歌名中添加“新”字是毛泽东主席的发起。1950年,毛泽东听到女儿李讷唱这首歌时,立即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该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添上这个“新”字,既符合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历史,又契合改天换地的新中国实际,而且读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朗朗上口,更有节奏,歌曲更火了。
半世纪后确认地点
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村落庄企业工会、村落中粮站,到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的小学,再到1983年让村落民居住,创作这首经典红歌的中堂庙,几易其用。
对付曹火星来说,他一贯希望找到自己创作这首歌的地方,在他看来,这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已不属于他,而是属于历史、属于时期、属于公民。但是,由于创作时堂上村落所在的房山县归河北省统领,划入北京后在相称长的韶光里交通不便,曹火星又在天津事情,一贯没能集中精力找寻。随着108国道通车,从堂上村落边经由,情形改变了。
1994年的一天,曹火星途经这里时,忽然看到南山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天然坑洞,以为跟当年场景相似,就开始了“故地重游”,时任村落党支部布告李增军接待了他。据李增军回顾:“一开始人家不讲话,便是走走停停,看这看那,特殊是到了中堂庙,他仔细不雅观察了好久。”末了,曹火星说:“我本日可以确认,这首歌便是在这儿写的。屋子还是原来的样子,但周围的变革已经让人险些认不出来了。”
2010年,堂上村落的煤矿全部关停,重点发展赤色旅游。在政府支持下,纪念馆加以修缮,丰富了展览内容。堂上村落所在的霞云岭乡定位“绿海红歌”,以赤色旅游为龙头,发展绿色家当。如今,村落里开了八九个田舍院接待游客,有的田舍院一年能有收入十多万元。
来源 | 解放日报
| 樊江洪 肖彤
编辑 | 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