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以“神秘水乡·秀秀三都”为主题的三都县建县60周年成果展示暨脱贫攻坚事情情形申报请示会在北京召开。
三都县建县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造诣,脱贫攻坚事情稳步推进,向众人展现了三都县优胜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风情。

三都地处云贵高原,这里地域辽阔,山高林密,交通闭塞。
自治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6.7%,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
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聚居三都。
贫瘠的地皮,恶劣的环境,掉队的生产办法,是发展的桎梏。
但年夜胆聪慧的三都人,面对困境,努力进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静水流深 贵州三都建县60年迎来凤凰涅槃 汽车知识

要致富,先修路。
解放之初,三都没有一寸真正意义上的公路,交通工具是肩扛马驮,如今的三都,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602公里,贵广高铁、厦蓉高速穿境而过,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在改革开放的时期大潮里,三都县的改变和发展日月牙异。
2016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42.28亿元,是建县之初的7万倍。
截至2016年,三都县城镇方案区面积达271.6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到46.1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成功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
全县GDP从1957年的0.6亿元增加到58.54亿元,增长81倍;财政总收入从105万元增加到5.48亿元,增长460倍……

经济发展了,教诲、医疗、城镇化培植,一个都不能少。
60年,对付历史是一个短短的瞬间,可在这个历史瞬间,三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干栏式的木屋变成了“摩天算夜楼”,偏僻的水乡变成了旅游胜地,蜿蜒的山路变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闻鸡起舞的农耕文明走进了互联网新时期……

从穴居山野到摩天算夜楼,从安步当车到飞越太空。
人类在改天换地中把历史的车轮推向了信息时期的高速公路。
三都也像弄潮儿一样,在未来高速发展的大潮里冲浪,构筑自己的愿景,描述出一幅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的壮美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