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王楠楠

1951年春天的朝鲜沙场永久铭记一个名字:铁原。
在这里,志愿军经由十几天的惨烈战斗,迫使仇敌止步于三八线以南。

死战铁原记自愿军老战士王应邦 汽车知识

由于这场战斗,王应邦失落去了两根肋骨和半块肺叶。

王应邦,1927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灵丘县羊山沟村落的一个农人家庭,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公民志愿军,随63军189师赴朝作战。

我们当年是一起唱着歌进入朝鲜的。
”王应邦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部队抵达安东(今丹东)时已近入夜,立即换装后,又马一直蹄地奔赴前哨。

就这样,24岁的通信参谋王应邦开启了他保家卫国的壮烈征程。

入朝没几天,王应邦所在部队上山实行任务,与少量英军部队迎头遭遇。
短暂交火后,王应邦和战友们抓获了几名俘虏。
事后得知,这支部队正是英军第29旅的王牌部队“格洛斯特营”。

“我们给俘虏们吃大米,而我们自己吃冷水泡的糙米、糙面。
”王应邦说,当时的英军俘虏都对他们竖大拇指。

1951年4月24日,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英军“格洛斯特营”被我志愿军歼灭。

第四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将“联合国军”遏制在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
1951年4月6日,志愿军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为仇敌进占三八线往后,仍要连续北进。
为攫取主动权,会颠末议定定在敌上岸之前履行战役反击,即第五次战役。

5月27日,铁原阻击战打响。
当面美军拥有各种火炮1000余门,坦克300余辆,还有空军的强大支持。
阻击战一开始,美军的炮火和炸弹就倾泻到了63军去世守的正面防线上。
一场殊死较劲在所难免。

“表面的炮弹声、轰炸声一贯在响,不分昼夜。
”王应邦在坑道中的指挥所掩护着我方的通信线路,“战斗很惨烈,我看到一个战士腹部中弹,肠子都出来了,但他捂着肚子就冲了出去。

战斗中,仇敌密集的炮火将我方的通信线路炸断,王应邦带领战友们前去抢修。
此时,一枚弹片击中了王应邦的左胸。
沙场的通信线路不能中断,他忍着剧痛连续抢修,完毕后才对伤口进行了大略的包扎。

6月10日,历时50天的第五次战役结束。
此役,我共歼敌8.2万余人,粉碎了仇敌企图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一线的操持,迫使敌军由计策进攻转入计策防御并接管了停战会谈。

1953年,王应邦随部队返国,带回的除了战功章外,还有全身的战伤。
3年后,王应邦在演习中咳血,经检讨创造,当年被弹片击中的左胸还残留了一颗黄豆大的弹片。
手术后,王应邦失落去了两根肋骨和半块肺叶。

由于身体缘故原由,1956年,王应邦转业到河北徐水,为地方邮电奇迹奋斗了几十年。

“我只是缺了肋骨和半块肺叶,但我的很多战友都捐躯了,再也回不到祖国了。
”一想到捐躯的战友,王应邦心痛不已,“侵略者就该打,谁陵暴我们,我们就要狠狠地打他们。

沉浸在回顾里的王应邦摸着凹陷的左胸反复地哼唱着一首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便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同心联络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那一年,王应邦和他的战友们便是唱着这首歌,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