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妈妈问我:“明天是什么节?”我冥思苦想了许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节!”妈妈又问:“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又回答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国和其他的国家打仗了,屈原见自己的祖国即将要被毁灭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着一颗大石头跳河了,楚人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许多粽子,扔到河里让鱼吃。后来人们还做了许多木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没找到。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会做许多粽子扔到河里,时间长了,变成今天的端午节了”。
妈妈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明天带你去外婆家玩。”我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了高兴地叫:“快进来,快进来!”妈妈提着几个串粽子给了外婆,并说:“祝您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团和气地笑,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几个粽子,我和弟弟见了馋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乐进来了,我见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夺过粽子和可乐,弟弟见没吃的了,就使出狮子吼功出来,“哇哇大哭”眼泪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聋了,我佩服的说:“哇!不愧是狮子吼功。”弟弟说:“算你识货”便一把夺过粽子。
忽然,外婆说:开饭了!其实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了,一听吃饭了,箭一般冲了过去,棹子上摆满了好我最喜欢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鸡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弟弟见了也过来了,大人们都也吃饭了。说是过端午节。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全国不论是大人、小孩都喜欢,我也爱端午节!。
篇二:过端午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比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就是端午节了。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传说这天爱国诗人屈原听说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时,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中。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就划着龙舟,在江河上撒糯米。直到现在,一到端午节人们就用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当端午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有豆沙的……我家也不例外。今年端午节我还学会了包粽子呢!首先,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找来两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上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些花生、蜜枣,接着又放了一层糯米,用筷子搅匀、折好,最后用绳子捆好。瞧!一个歪歪扭扭,有点出米的粽子就包好了。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我仍然不灰心。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得有模有样了。经过我和妈妈半个小时的奋战后,粽子终于包完了。最后一步,煮粽子。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我小心翼翼地找到了那个有点歪歪扭扭的粽子,轻轻一咬,呀!真香啊!接着,我把那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妈妈说:“别吃那么快,会粘着牙的!”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小声地说:“真好吃,真好吃!”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因为在那一天我可以吃到自己包的粽子,那真是太开心了!
篇三:过端午节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妈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感谢阅读过端午节作文5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美德网的支持!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