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庄振兴,文化先行。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村落庄历史文化,让村落庄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2021年12月,宁晋县启动村落史村落志编修事情,成为我市首个整县推进村落史村落志编修事情的县。编修事情坚持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强化政策支撑,构建了县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牵头、专班推动、方志规范、村落庄履行的事情机制。
“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村落史村落志编修事情作为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民心工程,深入挖掘、继续、创新精良乡土文化,把农耕文明精良遗产和当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塑造具有村落庄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为村落庄振兴培根铸魂。”宁晋县委布告王涛表示。
历经2年多探索实践,宁晋县村落志编写事情取得显著成效,全县364个村落村落村落修村落志,村落村落村落志都由村落民修,“读村落志、传村落史、爱家乡”活动接续开展,让地皮里成长出来的文化果实成为文化凝聚力。
去年,宁晋入选全国第一批“全国村落志编修示范县(区)”。今年,全国村落志编修事情履历互换会暨全国村落志编纂业务培训班将在宁晋举办。
党建引领 高位推动 凝聚村落志编修强大协力
“村落志是村落文化培植的根本工程,具有证历史、益当代、启后人的文化代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宁晋县政协主席、县村落志编纂及运用重大专项项目长李风杰表示,一方面可以记录村落落发展变革,保存主要历史资料;另一方面编修村落志的过程也是引起村落民精神共鸣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汇聚推动村落庄文化振兴的力量。
宁晋县将党建引领贯穿编修事情始终,成立由县委紧张领导任组长的村落志编修事情领导小组,出台《村落史村落志编纂事情方案》,把村落志编修事情列为每年滚动履行的重大专项,由县政协党组布告任项目长,抽调县政协、方志办、档案馆、党史办等12个部门的业务骨干组建事情专班,以任务清单化、清单任务化、任务目标化、目标节点化机制抓推进。
村落志编纂的事情量浩大,宁晋县政协作为全县村落志编修的牵头单位,精心挑选专家辅导组和志愿者军队,并在各州里街道全部成立编委会,聘请政治过硬、熟习村落情的老干部、老西席、老党员等5900余人,组建村落志编修小组342支。开展专题培训180余场,全力编写富有村落庄特色的佳构力作,有力推动了事情开展。
该县坚持“村落里的村落志村落民写”,他们翻阅老材料、老文件、老档案,通过记录在案的文献资料厘清根本脉络,初步还原出历史框架;讯问村落中年父老、历史见证者,理解村落史的生动细节与闪光点,记录村落落光辉历史、精良人物,让编修村落志的过程成为理解历史、接管教诲、启迪心智的过程。
与此同时,宁晋出台“122”财政专项支持政策,每个启动村落补助资金1万元,印刷每部补助2万元,出版每部补助2万元,评比为精良村落志的另有奖补,确保每本村落志都能正规出版。截至目前,全县全部364个村落都已开始编修,78部村落志已出版或进入出版环节。
坚持党的领导、自主筹办、开门办志质效统一,宁晋编修村落史村落志,凝聚起广泛的民气人气。
“经费不超过20万,我一个人全包了!
”贾家口镇大营上村落启动村落志编修事情伊始,村落里的精良企业家王建伍掷地有声地说。终极实际花费17万造诣了一本宁晋县精良村落志。
“我们都是‘村落志人’!
”两年来,在村落志编修中,哪里有须要,哪里就有志愿做事分队的身影。他们的付出切实提高了编修质量和速率。
……
一股挖掘民族精良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的文化热潮在宁晋大地上发达兴起。
力学笃行 严把质量 打造村落志编修佳构工程
1961年?还是1962年?关于大陆村落镇连体村落南梁村落、北梁村落行政划分的韶光,两个村落落的党支部布告争执不下。一年之别,在修志人眼里绝非小事。他们查询资料,拜访当地老人,逐年考虑,确定两个村落从政策上正式分离为1961年。
在宁晋修志人看来,修甚至用,不能纯挚为修志而修志,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冲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吹毛求疵”地打造志书的佳构佳作。
聚焦“存实、存要、存真”目标,严格质量管控,确保每部村落志都经得起群众和历史考验。
严把编修内容,以虔诚记录党的决策支配在屯子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为主线,明确村落变迁、发展脉络、风土人情、优秀传统等四方面编修内容,突出时期特色、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先后推出4个版本4500册的《村落志编写指南》,防止“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形成了覆盖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组织职员到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图书馆、博物馆搜集资料,将宁晋县志、年鉴、组织史等近百部文献资料电子化,实现村落志编修事事有出处、有依据。
严格审查制度,该县实施三审机制,初审由村落民代表集体审议史实问题,复审由州里编委会进行政治把关和体例审查,终审由县事情专班进行全面审查,凡修正见地落实不到位的不得进入下一评审程序。同时,结合聪慧媒体审校系统、黑马校正软件、出版社“三审三校”,形成覆盖全过程的质量检测流程,确保村落志构造合理、措辞精练、释义准确。
青灯黄卷,精心耕耘。全县364个村落已全部启动村落志编修事情,完成初稿219部,出版或进入出版社的有78部。估量今年累计出版120部以上,2025年累计出版240部以上,2026年完成扫尾。
修志为用 修用并举 发挥村落志编修综合效益
存史、资政、育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聪慧的主要载体。
在村落志编修过程中,宁晋县坚持“编是用的根本、用是编的延伸”,在发掘了一批史料、抢救了一批文物,确保为后人留下一笔堪存堪鉴的资料性文献和宝贵的文化财富的同时,更看重创新载体,充分发挥村落志资政、育人浸染,不断顺应新时期精神文明培植需求,唱响文化兴市主旋律,为塑造推广“太行泉城、俏丽邢台”城市品牌发挥积极浸染。
去年,宁晋县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集展示、教诲、研究、保管、收藏文史资料等功能于一体的县村落史村落志总馆,并高标准打造了黄儿营西村落、小刘村落、延白村落等8个村落史馆,坚持开放办馆,累计接管15.78万余人次参不雅观,成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的主要窗口。
修志为用、修用并举,是宁晋县村落志编修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避免出版发行的村落志摆在书架上、睡在库房里,该县有操持地辅导州里、村落落、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展读志用志活动,“读村落志、传村落史、爱家乡”等活动接续开展,引发了广大村落民热爱故里、培植家乡的正能量。
眼下,宁晋县正多角度全方位开拓利用村落志资源成果,开展“数字村落志”编修事情探索,把已出版的村落志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构建“数字村落志”资源库,以笔墨、图片、音视频等多元化形式,让群众沉浸式感想熏染村落史、村落情、村落韵,打造数字村落志运用处景,加快推进村落落文化资源、地情资源数字化永久保存与开放利用,让村落志资源进一步“活起来”。
该县还把村落志编修与发掘修复史料、抢救保护文物、塑造文化品牌、造就村落农户当相衔接,挖掘保护了换马店村落汉代古墓,推动石姑义救宁晋七姓的民间故事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金家庄糖瓜、乔家寨牛皮鼓等特色小吃、手工艺品重新焕发生机。
“加快推进村落志编修,是我们推进村落庄文化振兴的一项举措。”提起今后的方案,王涛表示,将以这次全国村落志编修事情履历互换会暨全国村落志编纂业务培训班为契机,充分接管好、转化好、落实好各地区的履历做法,为推动中华精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当代化培植贡献宁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