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刘军的大酒店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弯腰河。由于附近酒店、学校、医院和居民都把生活污水排进河里,致使河水发黑变臭。酒店虽然有不少招牌菜,客人却越来越少。去年春,新袁镇启动“十个必接”工程培植,将沿线酒店、学校、医院和居民的生活污水接入了排污管道。从此,弯腰河水逐渐清澈起来,新袁大酒店的客人又回来了。
在泗阳,“十个必接”工程惠及的远不止新袁镇一地。泗阳县委布告徐勤忠说,该县在实行河长制事情中,创造“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要保持河湖长久清澈,控源截污很主要,只有把污水来源掌握住,把生活污水处理好,河水才会清澈,这也是泗阳实行“十个必接”工程的初衷。
资料图
“十个必接”便是指将州里镇区机关、学校、医院、浴室、宾馆、饭店、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居住区和工业区10类场所排放的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入州里污水处理厂。“十个必接”工程履行以来,该县投资4.22亿元,铺建污水管网69公里,兴建屯子社区小型污水网络处理站113个,实现了州里污水处理全覆盖。
“之前,虽然企业排放得到了掌握,医院、饭店和居民的生活污水却没办法管控。实行‘十个必接’之后,公众年夜众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难题迎刃而解。”王集镇副镇长葛春阳先容,全镇共铺设“十个必接”污水管网约25公里,镇区151家机关、学校、医院、浴室、宾馆、饭店、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集中居住区、集中工业区企业均已接通污水管网,工业和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
“十个必接”四通八达的排污管网,不仅扩大了污水网络范围,把岸上的排污点“一扫而空”,还改变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难以“吃饱喝足”的状况。以王集镇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3000吨,以前日处理污水只有五六百吨,如今均匀日处理污水达1400吨以上,最多达到2000吨。
资料图
“污水处理量大了,监测不敢放松,我们都是24小时在线检测,紧张指标超标了系统会自动报警。”王集镇污水处理厂卖力人刘畅说,该厂有4台在线监测采集仪,污水处理的数据实时传到平台上。此外,泗阳县环保局还采纳突击检讨等办法,对排放的水质进行抽检。
对付处理后的尾水,泗阳不是将其直接排入河道,而是在污水处理厂一侧培植一处占地50亩以上的生态净化湿地,在生态净化湿地栽植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让尾水进入生态湿地自行净化,然后排放到河湖中,或者直接用来灌溉。
该县李口镇污水处理厂北侧,有块50亩大小的生态湿地。笔者创造,湿地的水塘里,一群白鹭正在湿地里行走觅食,嫩绿的菖蒲随风摇荡,成群的小鱼小虾在清澈的水中欢畅畅游。如果不是事先理解了干系情形,谁也不会想到这是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净化水。
“十个必接”工程的履行,有效破解了泗阳县生活污水排放难以管控的难题,极大地提升了19个州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该县河长办供应的数据显示:2016年,该县州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八九千吨,如今日处理污水提高到1.5万吨,排放的水质全部达到国家1级A类排放标准。
“水体清了,空气好了,鱼虾多了。”老百姓对“十个必接”工程赞不绝口。从这些朴实的话语中,笔者感想熏染到泗阳县污染管理事情给群众生活带来的改变。不是大略地封堵,而是转变思维,该县通过推进“十个必接”工程,让“治河先治岸、治水先治岸”变成了现实。(张耀西 郭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