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陈幸蕙 曲:陈志远 演唱:潘越云
小溪春深处
万千碧柳荫
不记来时路
心托明月
谁家今夜扁舟子
长沟流月去
烟树满晴川
独立人无语
蓦然回顾
尘凡犹有未归人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凉净风恬
人间依旧
细数浮生千万绪
春迟迟燕子天涯
草萋萋少年人老
水悠悠繁华已过了
人间咫尺千山路
依稀记得小时候,听到电视上传来这首浅吟低唱的歌曲,旋律悠扬动听、错落有致,尤其那几句歌词“谁家今夜扁舟子”、“春迟迟燕子天涯”、“草萋萋少年人老”当时虽说懵懵懂懂,但觉得意境超美,让人陶醉。终年夜后,再听到这首歌,才知道当时家人看的电影该当是台湾电视连续剧《富贵浮云》,那首主题曲名叫《浮生千山路》。
陈幸蕙,台湾有名作家,善于写散文,笔触清新隽永、细腻温顺。
陈志远,台湾著名的作曲和编曲大师,这个名字大家该当不陌生,当时台湾很多盛行歌曲都出自他的手笔,比如苏芮的《随着觉得走》、欧阳菲菲的《戴德的心》、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张雨生的《每天想你》、林忆莲《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潘越云,台湾著名歌手,也是滚石唱片公司签约的第一位歌手,她演唱的《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可以说是华语乐坛的经典。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两大唱片公司滚石和飞碟相爱相杀,把华语盛行音乐推向一个从未有过的新高度。滚石有三大制作人:罗大佑、李宗盛、小虫(陈焕昌),号称“大中(宗)小”;飞碟则有“五陈二李”,“五陈”是指陈大力、陈秀男、陈志远、陈乐融、陈耀川,“二李”指李子恒、李寿全。陈志远早期曾经加入过滚石唱片,这首歌该当便是那时的作品。
《浮生千山路》是一首集句诗歌。集句诗,是指凑集一些古诗词的句子,组成一首全新的诗。集句诗并非大略地搜集各种诗句,而是要让这些诗句毫无堆砌之感地组合在一起,原诗句的主题、立意以及表达出来的情绪要符合新的诗歌的整体风格,语境附近、意思连贯,还讲究对仗工致、合辙押韵,难度极大。
小溪春深处
北宋·秦不雅观《好事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宋·王灼《恨来迟》:“柳暗汀洲,最春深处,小宴初开。”元·刘秉忠《桃源忆故人》:“寂寞琐窗朱户。最是春深处。”
万千碧柳荫
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清秋凋碧柳,别浦落红蕖。”北宋·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元·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南宋·洪适《满江红》:“望前村落、绿柳荫茅檐,云封岭。”南宋· 陈普《凭阑》:“柳荫小溪侧,樵歌古渡头。”
不记来时路
北宋·秦不雅观《点绛唇》:“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南宋·刘埙《菩萨蛮》:“长亭望断来时路。楼台杳霭迷花雾。”
心托明月
唐·齐浣《相和歌辞·长门怨》:“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明·凌濛初《拍案惊奇·卷卅六》:“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谁家今夜扁舟子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长沟流月去
宋·陈与义《临江仙》:“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烟树满晴川
唐·韦应物《登宝意寺上方旧游》 :“翠岭喷鼻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独立人无语
五代·翁宏《春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南宋·辛弃疾《满江红》:“照影溪梅,怅绝代、幽人独立。”北宋·欧阳修《少年游》:“敲遍阑干,向人无语,惆怅满枝红。”唐·李冶《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蓦然回顾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尘凡犹有未归人
唐·白居易《偶作二首》:“犹胜不悟者,老去世尘尘寰。”南宋·陆游《遣兴》:“蓬壶旧隐已微茫,浪迹尘凡乐未央。”唐·白居易《客中守岁》:“故宅今夜里,应念未归人。”南宋·张炎《浣溪沙》:“湘皋犹有未归人。”明·徐熥《寄弟》:“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凉净风恬
听说歌词原来是“雨净风恬”,当时录制时误把“雨净”唱成“两净”,后来将错就错,把歌词改成了“凉净风恬”。北宋·蔡襄《漳南十咏·龙台》:“树色一番连雨净,溪光几曲抱山来。”宋·杜安世《凤栖梧》:“浪静风恬,又泛轻舟去。”
人间依旧
唐·罗邺《叹流水二首》:“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北宋·苏轼《江城子》:“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细数浮生千万绪
南宋·戴复古《春日怀家》:“细数平生事,何堪挂齿牙。”宋·王名遂《答曾节推》:“细数平生归计是,待耕明月种寒梅。”北宋·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春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春迟迟燕子天涯
宋·王洋《季文作真率会遇大雪寒甚主人之居狭不容闲步》:“此身对酒愿长健,明年花发春迟迟。”南宋·张炎《清平乐》:“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草萋萋少年人老
《诗经·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唐·杜牧《春日古道傍作》:“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唐·王昌龄《春怨》:“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南宋·张炎《台城路》:“分明柳上东风眼,曾看少年人老。”
水悠悠繁华已过了
北宋·晏几道《诉衷情》:“人脉脉,水悠悠,多少很多多少愁。”北宋·晏殊《渔家傲》:“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南宋·张炎《烛影摇红》:“随意马虎繁华过了。趁园林、飞红未扫。”
人间咫尺千山路
唐·马冉《岑公岩》:“南溪有仙涧,咫尺非人间。”北宋·柳永《六么令》:“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北宋·秦不雅观《送陈太初道录》:“落日千山路,西风一枕霞。”明·吴鼎芳《双燕离》:“秋去春来如可逢,宁辞万水千山路。”
这首《浮生千山路》,“细数浮生千万绪、人间咫尺千山路”,歌词古典韵味悠长、文艺气息浓厚,曲调婉约空灵、柔柔舒缓,犹如山间清澈的小溪,自由清闲畅意流淌。在飘雨的薄暮,幽美的旋律回荡在耳边,会让人感想熏染到历经世事变迁后,岁月沉淀下来的清澄与平和。
这首歌还有杨宗纬的翻唱版本,相较于潘越云版的淡然收敛,杨宗纬版更多的是深情开释,增长了一些落寞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