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是一部日本电影,1995年在日本首映后在全天下引起空前轰动,我之前并不知晓这个电影,最近海内影院重映《情书》,我也找来看了。
那真是美好的两个小时。

第一幕是一张俏丽无缺的侧影。
微翘的鼻子,长长的睫毛,白玉无瑕的肌肤,无懈可击的弧度,那是一个年轻女子的面庞,风声轻咽,和着漫天的雪花飘在她乌黑的短发上、她的脸上。
她睁开眼,站了起来,拍打身上的雪花,踉踉跄跄前行,先是走在一大片的白雪里。
镜头拉长,山下的雪城垂垂升起,伴随而来的是清幽的钢琴声,女孩成了画面中的一个黑点,从中间移到侧旁,又向山下的雪国奔去。

一封深藏心底的情书 休闲娱乐

如此俏丽的开场。
忧伤,唯美,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基调,那纯然一片的雪景图让我想起川端康成的《雪国》,然而这却是一个比那更温情也更惆怅的电影。

少年女藤井

一开始,两个女主角如此相似的脸庞让我有些迷惑,但这样小小的迷惑也变成一个小钩子,吸引我一起看下去。
博子写给逝去的藤井树的信居然收到了复书,博子和另一个藤井树居然如此相似,太多巧合了,这样的小概率事宜怎么可能集中发生?我对电影的逻辑打了折扣。
然而随着剧情逐步展开,逝去的藤井树的另一段爱情故事浮出水面,这些巧合又都变得通情达理了。

显然,岩井俊二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导演。
他懂得留白和迂回之美。
有几次,博子和女藤井树差一点就要遇见,但却擦肩而过。
第一次,博子和秋叶坐在藤井树刚刚下车的那辆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说,奇怪,这位小姐和刚刚下车的小姐彷佛。
这也是第一次电影直接挑明这个事实。
第二次是女藤井树骑自行车穿过秋叶,穿过博子,博子回顾,和藤井树遥遥相视,藤井树彷佛也是看到了她,但她周围人潮起伏,她又迅速地融入在人群之中。
两位女主角注定只能用通信的办法互换,也一次次地点题:情书。
情书,是博子写给逝去的藤井树的信,也是写给女藤井树的信,她用这种办法追忆恋人的似水年华,也正好是在她追忆的过程中,女藤井树一点点创造逝去的藤井树深藏在心中的暗恋,直到末了,她从那本《追忆似水年华》图书卡背后的那张素描上找到了答案,而这个答案,是不能见告博子的。

男藤井树

实在博子一贯也在追问这个答案,她给在天国的藤井树写信,固然是她对他用情至深,但同时隐约之中,她以为逝去的藤井树是对她有所保留的,为什么呢,她不是很清楚,然而通过和女藤井树的通信,她逐步找到了答案,虽然并不是确切的答案。
这是导演的高妙之处,末了,女藤井树没有把那封信发出来,这是她的善意,也是人性的善意。
自始至终,这种善意一贯贯穿在整部电影之中。
比如那个偷偷喜好秋叶的女生,对博子,对秋叶的祝福。
比如男藤井树山难后留守在山间小屋里的朋友,只是为了提醒爬山的人把稳各种安全,比如背着藤井树去医院的爷爷,比如还记得学生学号的老师,以及,那些跑到藤井树家去把她的画像送给她的小女孩。
喜好那些小人物,善良,纯朴,乃至是有些笨拙。

我也喜好导演的小诙谐,去世亡,是一个悲哀的话题,但是那些诙谐的小细节让去世亡变得不那么灰涩,就像在藤井树的葬礼三周年纪念会上,藤井树妈妈说她老公不过是找一个饮酒的情由,还有女藤井树父亲逝去的那天,男藤井树找到她,把藏有她画像的图书给她,女藤井树对他灿然一笑。
其余便是电影中时时提到的樱花,这或许也是和日本文化的物哀之美是一脉相承的。
导演也非常懂得渲染之用,懂得回旋之美。
有一幕,博子对着大山喊出的那些话“你好吗?”“我很好!
”恰好对应高烧的女藤井树对影象中那个男孩说出同样的话,像是构成了两者的镜像和回响,彷佛两人已然心有戚戚。

电影很大篇幅是从女藤井树的角度回顾男藤井树,回顾中的青涩少年逐步呈现,回顾是推动电影情节的动力,很多时候也是推动我们人生前行的动力,正如岩井俊二自己所言:“回顾是推动自己现在的一大原动力。
一样平常人以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两者互无关系。
然而在某个机遇,回顾起过去的事情,自然会创造一些过去与现在的连带关系,反过来影响了现在的自己。
”我们在回顾里探求过去,也在回顾里探求未来。
回顾也正好和男藤井树末了见到女藤井树拿的那本《追忆似水年华》遥相呼应。
同名同姓的两个人之间可能发生的爱恋终于没有成为现实,但却在雪藏多年后通过两个脸庞相似的人被挖掘出来,有错过,有遗憾,有有时,也有一定。
同时,两个女主角通过影象共享穿越时空,超越现世的浪漫,有如一幅印象派画作,这些都足见导演的艺术匠心和思考深度。
一个人,该如何和过去和解,如何走出伤痛,如何释怀,如何心存善意,如何解读死活,影片都有触及。
剧情虽然大略,表述却繁复而幽回,画面唯美而恬淡,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表达让这部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也让电影鹤立鸡群,成为一部超越青春之爱的经典之作。

这险些是一部完美之作,难怪这么多年后,还会在影院重映,豆瓣也是8.9的高分。
如果说电影有些遗憾的话,便是博子的演出还可以更自然一些。
其余,影片有一个小小的留白我一贯没有找到答案,那便是藤井树摔在山谷里一贯唱的那首歌,松田圣子的《青色珊瑚礁》,我的爱已随那熏风远去,为什么是这首歌?那是藤井树喜好的歌吗?

比起《挪威的森林》,同样是两个女主角和一个男主角的情绪纠缠,同样这天本电影,我却更喜好这一部,以为这一部更清新,自然,纯洁,动人,以为这样深藏心间的感情更弥足宝贵。
我喜好的另一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是讲述一个暗恋的故事,生者可以去世,去世可以生。
而我的第一部小说《摩羯座的爱情》,也是暗恋的主题,爱在心间,也永久只在心间。
暗恋是纯洁的,也是惆怅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电影看完,爱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原来,你爱的人却并不是如你一样深爱你。
而同样打动我的是爱的哑忍和沉默,原来,有些爱,一贯深藏心底,如此幽深,如此婉转。
原来,被光阴深埋的爱,在终于被挖掘出来的时候,还是如此闪亮,如此温顺。

二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