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俏俏、李志浩、胡虎虎
已在“老风口”事情20年的龚征修,至今还记得刚到这里时周遭的环境:“每年超过150天是8级以上的大风天,狂风肆虐,冬季大雪封山、道路难行。风速之高、移雪量之大,为天下所罕见。”
日前在此地采访理解到,“老风口”是新疆九大风区之一,人称“夺命口”,位于我国和哈萨克斯坦边疆的新疆塔城地区,是天下有名的风雪磨难区之一,也是塔额盆地东进西出与外界相联通的咽喉要道,历史上,由于“老风口”的存在,这条通道被称为“畏途”。
“当年这里可只是光秃秃的一片戈壁滩,大风呼啸,啥都长不成。”站在一片枝叶繁茂的林带中,龚征修说,“老风口”风区涉及塔城、额敏、托里、裕民四县(市)20多个州里场和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的10个团场,总面积达800多万亩。管理前“老风口”路段每年冬季都发生冻伤、冻去世人畜的事件。
《新疆纪游》中记载,清光绪年间“老风口道旁土屋散布里许之遥,专备行人临时遇风躲避。”民国期间,老风口一线也建筑有专供行人避风的官房多处。但人畜冻溺和被风雪卷走的悲剧,一贯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还有发生。
“风区年均大于8级大风尚象乃至超过半年,最大风速高达每秒40米。”龚征修清楚地记得,2003年冬天下雪后,大风卷起雪,堆起来的雪比院墙还高。
为彻底管理老风口风雪磨难,新疆自1993年启动“老风口”生态管理工程。龚征修就在这时从千里之外的长江河边来到西北边疆的“老风口”事情。
每一天,龚征修骑着摩托车巡逻通知着散布在老风口的60个机电井。“这些机电井有不少是管理初期投入利用的,年代久远,尤其夏天机电井连轴转,险些每天都有故障发生,随时须要维修,离不开人。”塔城地区老风口生态环境培植工程管理中央水电所所长龚征修是水电掩护员,也是护林、消防、防洪管理员。
每年“十一”之后,龚征修要将所有机电井的变压器和电箱设备收回,以防被破坏和盗窃。此后大雪封山,作为护林员龚征修要每天步辇儿六、七个小时巡山护林,防止林木被牛羊毁坏。待到来年4月份积雪融化时,他再逐一将电力设备安装回60座机电井,并在调试后开始新一年的灌溉。
周而复始,龚征修亲眼见证了“老风口”20年来的变革。
专家指出,对老风口的生态管理涉及狂风雪磨难、旱地利用、道路交通、改进环境等诸多领域,当地“以自然改变自然”的管理思路,创造了全国风雪管理历史的奇迹。如今,“老风口”已建成12.6万亩绿洲,构筑了28公里的绿色樊篱,有效庇护了农田和草场。
据先容,经由多年持续不断的生态管理,“老风口”草场植被得到较好规复,野兔、狐狸、野猪等飞禽走兽频繁“现身”。同时,生态区年均匀风速为6.0m/s,植被群落构造和局部小气候发生明显变革,曾经风蚀严重、万古荒原的戈壁荒滩,变成了一片新绿洲。
塔城地区老风口生态环境培植工程管理中央主任张文斌说,生态绿色樊篱不仅有效遏制了狂风积雪对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威胁,还配套履行了科学合理的农牧业生态家当开拓项目,为改进塔城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一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浸染。
与此同时,“老风口”还迎来了风电开拓的热潮。风力发电场的培植,不仅将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北疆地区电源紧张的局势,环保效应也加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