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大同乡通上大网电。图为阿米尔江在电焊作业。 本报 李亚楠摄
6月28日,阿米尔江(右)和差错巡视掩护小水电站设备。 本报 李亚楠摄
核心阅读
地处帕米尔高原腹地、被重重大山环抱,长久以来,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供电只能靠不稳定的小水电和光伏电勉强支撑。
29日,大同乡接通了稳定的大网电,用电难成为历史,当地村落民终于能够放心利用家电。更可喜的是,大网电的接通还给当地生产经营供应了根本条件,一条致富大道正在缓缓铺开。
山,重重叠叠的山。
车子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出发不久,便一头扎进了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海拔从低到高,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时达到4300多米,然后一起低落到2000多米,整整11个小时后才到达位于山谷中的大同乡。群山遮挡着太阳,气温只有二十几摄氏度。别地的杏子已经靠近下市,这里却开始由绿转黄,小麦和青稞也刚好绿得葱茏。
千百年间,大同乡被这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包围、阻隔着。这里的400多户塔吉克族牧民依赖点点烛光,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永夜。
这里有过小水电,也有过光伏电,可这里从来没有过稳定充足的电。现在,用电不愁了!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一条158.6公里长的输电线路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库祖村落一起铺设而来,电力铁塔终于涌如今大同河谷。
6月29日,随着电力工人挨家挨户合闸送电,帕米尔高原腹地的大同乡沸腾起来,这里终于有了长明电!
曾经用电不稳定——
有水就有电,没水就没电
6月28日,大同乡阿依刻期克村落村落民阿米尔江·艾力木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起床,和差错一起巡护不敷两公里长的引水渠,清理水坝内的垃圾。在水坝旁,一座小小的平房里,有一组发电机,这便是乡里130户人照明的来源——一座小水电站。
这座小水电站建筑于1986年,依据阵势从大同河沿着山崖修渠,利用海拔落差把河水引到村落落旁拦坝蓄水发电。就这样,大同乡第一次有了电灯。
2007年,中学毕业的阿米尔江上岗成了小水电站的管护员,年复一年,他精心守护着这里,也守护着山乡的夜晚。“虽然发电并不稳定,但和老一辈人比较,我们已经很幸福了,最少晚上有电灯了。”
在小水电站,阿米尔江先容,这个发电机功率只有40千瓦,最多只能知足乡政府附近130户人用电,一样平常情形下白天不送电,储存到晚上才统一供电。
小水电站阁下还有一个已经报废的发电机,这是1986年全乡200多个壮劳力用了11天,从莎车县抬回来的,功率只有20千瓦,仅能供60户人用电。
小水电并不稳定:引水渠长达900多米,刮风落叶、山洪落石、河水结冰,都会影响电站正常运转。遇上下雨天,山崖上的石头掉进渠里,阿米尔江得去清理,有时候大水会冲毁堤坝,他们还得修渠堵水。“水渠里堆积垃圾,水就流不动,会自动停电。我们每天都得清理,乃至一天就要清理五六次。冬天水面结起三四厘米厚的冰,必须把冰捣碎才能发电。”阿米尔江说,一年大概有两个月无电可用,“有水,就有电,没水,就没电!
”
近两年,大同乡推广光伏发电,小水电供应不到的家庭院子里装上了两块光伏发电板。“但也不稳定,常常是一片云飘过来就停电了。”阿米尔江说。
6月29日,随着大同35千伏变电站成功送电,10千伏线路带电,新疆末了一个未接入电网的乡——大同乡有了稳定的大网电。从此,大同乡用电难成为历史。
如今生活变了样——
家电不再当摆设,家门口磨面更方便
“啪!
”一按开关,新灯管亮了,阿米尔江家立马亮堂堂的。
29日上午,电力工人来到阿米尔江家,检讨了电压和线路后,给他换上了功率更高的新灯管。
灯光下,一家人把搁置许久的冰箱擦得干干净净,重新插上了电源。“以前电压不稳,对电器侵害大。而且一停电,就只能眼看着冰箱里的东西坏掉,以是干脆不用了,电器都成了摆设。”阿米尔江说。
有冰箱却没法用,阿米尔江过去买菜买肉时特殊发愁,买少了得常常跑去买,买多了放不住就坏掉。而现在,冰箱24小时事情,东西可以存着逐步吃了。
为了招待客人,阿米尔江打开新买的电水壶,不到5分钟就烧好了一壶奶茶。“换做以前,我想烧奶茶还得捡柴生火,麻烦着呢!
知道要通大网电之后,我早早就买好了这个水壶,过几天还要添置电磁炉和电饭煲。”
提及大网电的好处,阿米尔江算了笔账:在大同乡,险些每家都会种青稞、小麦,可由于没有稳定供电,乡里一贯没有磨面坊,麦子和青稞收成后只能喂鸡或者干脆当成饲草喂羊,乡里人要吃面只能去买。商店从莎车进货,由于路途远,卖给乡民价格就高,一袋10公斤的面粉卖到110元,“大网电一通,乡里就能建磨面坊,种的青稞、小麦就能磨成面粉,省下不少钱。”
阿米尔江的哥哥艾孜木江在乡卫生院事情,卫生院有几台设备一贯闲置着,乡亲们做检讨还得去80多公里外的其他乡镇。“通了大网电,这几台设备终于可以用起来了,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检讨身体。”艾孜木江说。
阿米尔江最期盼的还是明年将实施的煤改电项目:“现在取暖和靠烧煤,不仅价格高,还弄得屋里都是煤灰。乡里解释年开始电采暖,肯定更方便、更干净。到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想想就美。通了大网电,生活真是变了个大样子容貌!
”
铺就更宽致富路——
告别柴油发电机,乡里将建果品烘干房
除了生活上的便利,大网电的接通还给群众未来的生产经营带来更多想象。
阿米尔江有电焊的手艺,以前给乡亲们焊羊圈,发电全靠家里的一台柴油发电机。“用柴油发电机,1度电光油钱就要花1.2元,而大网电1度才0.42元,本钱方面仅电费就能节省不少。”大同乡党委布告张国碧帮阿米尔江算了算账。
“柴油发电机噪声大,吵得人耳朵疼,现在一插电直接就能开工了。”说着,阿米尔江拿起堆在地上的铁皮材料开始事情,火花四溅,却少了以往的噪音和难闻的柴油味。
在阿米尔江家房前屋后,到处是杏树,数了数足足有50棵,挂满了黄澄澄的杏子。这些杏子要卖到哪里去?阿米尔江笑了:“卖给谁呀?我们这里也被叫做‘杏花村落’,家家户户都有杏树,鲜杏又不好运输,靠太阳自然晾晒的杏干颜色发黑,拿到县里去也没人买。末了便是吃一部分、烂一部分、扔一部分。”
阿米尔江随手摘下杏子分给大家品尝。“自己家吃不掉的,末了全坏了。不过明年就好了,乡里准备建个烘干房,做出来的杏干颜色好看,就随意马虎卖了。这么多杏子全部做成杏干,能卖不少钱呢!
”
接通了大网电,乡里的玉矿能有更好的收益,这令张国碧最愉快。“有了电可以做矿石初加工,既可以提升价格,又能办理一部分就业。”而险些家家户户在用的土馕坑也曾让张国碧头疼不已:太污染环境了!
有了大网电,电馕坑代替土馕坑已势在必行。
靠畜牧业为生的大同乡,终于有了发展工业的可能,张国碧正在琢磨适宜当地发展的家当。“虽然我们已经脱贫了,但是接通了大网电,脱贫攻坚的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相信未来大同乡群众的生活会有更大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