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可谓是中国的传统了。腊八节到了,春节也就不远了。可是大家有关腊八节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呢?如果不知道的话,就让我帮你普及一下吧!

  《说文》曾经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

腊八节作文-关于腊八节的作文 知识百科

  过腊八节当然最重要的是吃腊八粥啦。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关于腊八粥的传说可有不少。相传,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民工们长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粮全靠家里人送。家里粮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一些少粮的民工们把各自剩下的五谷杂粮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御饥寒。为了悼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可是多姿多彩。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呢?

  篇二:腊八节

  从元旦的前一天起由于受雾霾的影响我们休息了整整六天,这对即将进行的期末考试无疑是个“巨大”的影响。今天傍晚随着小雨淅淅沥沥地下起,雾霾也稍有好转,明天开始上班还有些小激动。

  明天是腊八节,也是二十四节气——小寒,明显感觉冷空气不断侵袭,气温好似下降很多,寒风凛冽的冬天真的来了。

  腊八节是在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季节,也是春节前一个重要的节日。

  我国的习俗是腊八节要喝腊八粥的,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听到过只言片语,说是某个穷人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苦于家中无米可炊,便将老鼠藏匿在洞里过冬的粮食都挖掘出来,恰逢这天腊八,穷人将这些仅有的一点杂七杂八的粮食煮了一碗粥才勉强度过这个寒冷的日子,这个民间的传说流传至今。

  小时候每年的腊八节的前夜父母亲总是把煮腊八粥所需的大米、小米、江米、红豆、绿豆、黄豆、花生、大枣、柿饼、红薯等食材准备好,因为豆类的杂粮不容易煮熟,所以头天晚饭后就要先煮的半熟,再泡一夜,第二天早上稍煮我和哥哥们就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上学去。儿时的腊八粥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感觉就像过年。

  现在每年的腊八节儿子们在外地上学不能回家过腊八节,我还是要熬上一碗腊八粥的,食材丰富,也是向母亲那样熬制,但总做不出儿时的味道。

  篇三:城市里的腊八节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腊八这一天,南方的星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

  傍晚,我迎着寒风,独自走出了家门,不是干什么大事,取个包裹而已。怀着对包裹里面新衣服的期待,快步走在马路上。偶然看见一朵雪花缓缓落下,虽然只是一瞬间,但那雪花的洁白却停留在了我的心间,很久、很久。小小的雪花,包含着我对冬日雪景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便起了床。都没来得及伸懒腰,好奇便推着我向窗边走。轻轻推开窗户,面对窗外打个哈欠,一阵寒风吸入,呛得我连忙咳嗽,都没看清窗外的景象。抬起头,睁大了我那没睡醒的朦胧的眼睛“天哪,下雪了!”窗外一片雪白,偶尔还会发现别人家火红的春联,“对了,今天腊八”,虽然兴奋,但忘不了今天是腊八。

  换上大棉袄,穿上拖鞋,便准备去妈妈房里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脑海中浮现着她知道下雪后她兴奋的表情,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房门。

  一股腊八粥的清香流进了我的鼻孔,那是妈妈在厨房熬粥的背影。一大早的辛勤劳作,换来了真实美味和藏在心里的年味儿。

  腊八节最重要的的当然是大扫除,这可不仅仅是一个体力活,还是需要动脑筋的。大扫除最难搞得就是厨房,油污附着在灶台上、抽油烟机外、水龙头上。坐在餐桌旁,吃着美味的腊八粥,看着辛勤的妈妈在厨房里为了家里的干净整洁累得团团转,我按捺不住,含着一口粥,快步走进厨房,帮忙一起搞,即使妈妈一直在喊我去吃完早餐。没过多久,我就寒湿了背心,乐此不疲。

  贴春联,我们家也没有忘记……

  腊八节,就是雪景,就是八宝粥,就是贴春联,更是与家人一起大扫除。简单,快乐。

  腊八年味浓!城里年味没有散!

  以上就是关于腊八节作文-关于腊八节的作文的分享,更多节日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