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过年了!哼着妈妈教我的童谣,手里提着大大的环保袋,天都还没亮我就跟着妈妈早早的来到了菜市场。妈妈说今天家里吃“年夜饭”。虽说南方过年的习俗大多和童谣里唱的不一样,可满满一桌的海鲜,加上爆竹声声的烟火气,却也是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小屁孩万分期待的一天。因为今天不仅有好吃的,还会有大大的红包!想到这里我笑的直咪眼睛。跟着妈妈的脚步越发轻快,手里的大包小包也就不那么重了,不一会儿便收获满满。
回家的路上妈妈讲了好多她小时候过年的趣事,总说那时候“年味”满满,我不禁好奇的问;“妈妈,什么是年味?”妈妈笑着问我:“那你觉得什么叫过年?”我故意翘起二郎腿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油哒哒”的回答:“过年就是养肥了胆子不写寒假作业”。妈妈一听乐了,笑着和我说道: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在于物质的充实,仪式的繁复,讲的是阖家团圆”。我说:“您看您,这过年也太累了吧,这几天从早到晚都没空过,今天还要煮好多的饭菜,未来我去发明一种药丸名字就叫“年味”,什么口味的都有,过年了端上来大家只要吃一粒就饱了,不用再大盘小盘煮半天了”。妈妈说那这样过年你还觉得有意思吗?还会像现在这样满怀期待吗?
是呀,如果只是端上一盘药丸,吃好就不会饿了那我还会像现在这样开心快乐吗?我突然明白“年味”其实很简单。吃着传统的美食,学着传统的文化这就是我的“年味”。
篇二:年味
年味儿,它是什么呢?是我们的一些传统艺术活动,还是餐桌上美食的讲究?是天空中绚丽多姿的烟火,还是家家大门上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的春联?偶然看到自已写的大红福,便不由自主的有了一些想法。
年味,弥漫在烟花爆竹那硝烟似的味道里。买一些花炮,待守到二十四点,点燃导火线。从地上忽然飞向天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闪现出一朵美丽的花儿,转眼间却又消失在了黛蓝色的天空中。再一次完美的飞跃,完美的绽放,仿佛花朵上镶了许多水钻,可一刹那间,依然又消失了。吸吸空气,真有一种在战场上火药味。虽不好闻,但包含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渴望,以及希望。
年味,蕴含在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里。第一道菜是鱼,鱼是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代表着年年有余。而这一盘又大又胖的白饺子,则是代表着富贵吉祥,大财大运。年夜饭时,家人们相互夹菜,真是温暖知极,仿佛一阵暖流流入我的心扉。
年味,漫布在一副副春联的味道里。除旧迎新,家家都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把门口那破旧的春联换成一幅崭新的春联:“九州曙色金鸡唤四海春风紫燕掀。”真是美好啊!
春风已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屹立在雪中,而当春风吹来的那一刻,它伸了伸腰,抖起精神来,盼望春天的到来。
年味儿,是我们春节必不可少的,但其实最深、最厚的年味儿,永远在人与人之间。
篇三:年味
重庆的冬日是阴冷而潮湿的,然而春节的步伐却丝毫未被这寒冬所阻挡,空气里处处弥漫着过年的香甜。对于过年,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是欢悦中带着丝丝忧伤、期盼中夹杂些许落寞……
父母的离世让我在这个阖家欢乐的夜晚注定是孤独的。起初,在辞旧迎新的除夕夜,围坐在团圆桌上共享一盘过年大餐的还有爷爷、奶奶,而后的几年里,年迈的爷爷奶奶也相继离我而去。我开始了在亲戚和邻里间来来去去的日子,如一片漂泊的浮萍再找不到“家”的感觉,也再没有享受过团圆的喜悦。
马年的除夕,这是我入住爱心庄园后过的第一个春节。这几天,庄园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贴春联、挂灯笼、除灰尘……同学们的脸上都挂着快乐的笑容,温暖从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全身的每个细胞。
1月30日,除夕终于来啦!一大早,我们就为了年夜饭——“火锅”忙得不可开交,洗菜、切菜、布置桌椅……很快,准备工作就做好了。吃的用的东西应有尽有,糖果、瓜子更不在话下,什么开心果、腰果、榛子……大家看着各色美食都垂涎三尺了。
“哇,好香呀!”“啊,我饿了,好想吃!”这时,大家都被一股浓浓的香味吸引了,寻着味道而去,原来是姜老师在调制火锅底料,红滚滚的油汤散发出阵阵浓香。夜晚,老师和我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的火锅,有说有笑地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当电视里新年钟声敲响时,远处的山脚下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在寂静的山野里是那样的清脆、响亮。一朵朵美丽的礼花在天空中闪烁,看着绽放的礼花,我仿佛看见了父母微笑的脸庞。我们欢呼着、跳跃着、祝福着,马年就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来到了。
篇四:年味
转眼间,旧年孕育了新春。新年到了,年的味道充斥在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除夕要拜先祖。一到中午,家中的老人就陆陆续续地忙碌了起来。整个厨房由于没有油烟机的,烟雾缭绕,爷爷在这缕缕炊烟中若隐若现,好像太白金星。小时候不听话,每当这时,我就化身为“梁上君子”,乘青烟四绕,偷偷地把门一点一点挪开,俯下身子,掩住口鼻,蹑手蹑脚地爬过门槛,绕道大人身后,偷偷地往那盘里拣起一大块扣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塞进了嘴。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一向和蔼可亲的爷爷一反常态,严肃地说:“你这混小子,这是老祖宗吃的,谁让你碰的?”我并不知道老祖宗意味着什么,只知道那肉的香味才是年的味道。
一切准备就绪后,爷爷就提着一篮子东西,带着我到了祖先堂。祖先堂里更是青烟四起,像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那样神秘,那一团团烟推着,挤着,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父亲拿出一捆香,往祭坛的两根大红蜡烛上接了火,给了我三根,然后向那被烟所笼罩着的神像上拜了三下,神情严肃,嘴中还念念有词。我望着那若隐若现的神像,好像明白了什么。老祖宗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朦胧的名词;而对于爷爷,那就是一段鲜活的记忆。如今奶奶已经走出了时间,只剩他那孤独寂寞的身影,而祖先堂的香熏味,那记忆,那家的味道对于他来说,就是年味。
吃年夜饭了,表弟嗖一声窜上了凳子。大人们可忙,倒酒的倒酒,端菜的端菜。等人齐了,表弟大叫一声:“咦,怎么这么多人啊。”惹得大家都笑了。酒香,混杂着鱼肉、春卷的香味,散在空中,酝酿着,汇聚成一种味道,那是亲人的味道,年的味道。
繁星如冻雨。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们上到天台活动筋骨。须臾,父亲拿来几箱烟花上来,点燃了导线。咻咻咻几声,烟火从这个神奇盒子里蹦了出来,升入星空,未触到天空便突然绽放,火花四溅。未等其凋谢,又有几朵射入星空。远处几户人家就像接到了信号似的,也相继放起了烟花,不一会儿,全村子的人都相继点燃了烟花,十几朵花儿在空中相继开放,一应一和,好不热闹,就连那天上的繁星似乎也被烟火所震撼,眨起眼来。
这,也便是家的味道,团聚的味道,年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篇五:年味
已至春了,却并不见转暖。寒风凛冽,犹如刀片划过脸颊。深入骨髓的寒意,毫无春意。
尽管如此,在这大过年的日子。原本冷清的小巷子也热闹了起来。大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为年夜饭而忙碌着。孩子们的小脸冻得通红,却满不在乎,四处奔跑着,荡漾着欢声笑语。
四五岁的我,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便四处张望着。
此时,一位年逾古稀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倚在墙边,身上穿的不过是打着补丁的大衣。要不是手里捧着糖葫芦,别人还真以为是乞丐呢!老人时不时喊着:“糖葫芦,卖糖葫芦咯!”但没人理会。小孩子们也许被糖葫芦的香味吸引,便望着老人,却又被大人们拽走了,留给老人的,只有眼中嫌弃的神情。
我望着老人,也不说话。这时的我,又知道些什么呢?老人看见我注视他许久,便笑着,向我招了招手,让我过去。我会意的跑了过去。老人取下了一根糖葫芦递给我。老人笑着摸摸我的头。如此和蔼的老人,让我感觉不到寒冷
咬下一口,糖葫芦化在嘴里,这股甜蜜,似乎是我从未尝过的年味。
天渐渐暗了、寒了,行人也渐渐少了,店铺也早已打烊。老人也不在吆喝,微微叹了口气,撑着站起,蹒跚的走了。那背已驼,不再挺拔,灯光下,老人沧桑的背影,怎会显得如此凄凉!
我们每年都会在这相聚,仿佛两个孩子在分享秘密。他总会递给我一根糖葫芦。像是舞台上的人偶,上演着不失一毫的戏码。
之后的日子里,由于学习负担的加重,很少有机会与他碰面。心中一直回味着那糖葫芦的甜蜜。直到后来才在长辈之间的闲谈中,得知那老人早已离去。心中一股心酸涌上心头,眼角也早已湿润。
在普通人眼里,年的味道总是幸福的,是温暖的。而在穷苦人眼里,却是辛酸的、辛苦的。仍然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取那微薄的积蓄。但正是因为有苦有甜,年的味道才更令人回味,难已忘怀。
篇六:年味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给家家户户都送来了浓浓的年味儿。
除夕几天,大街小巷到处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过新年。红彤彤、圆鼓鼓的大灯笼,高挂在屋檐,喜鹊不时从旁飞过,说不定是过新年的好兆头呢!城里人纷纷提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最初的故乡。街道的行人,也买了各式各样的年货,喜笑颜开,碰上个亲戚,总要唠嗑几句家常。香喷喷的香肠、腊肉悬挂于厨房外。寻味儿闻去,啊,年味儿愈加愈浓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新的一年,在喧天的鞭炮声中迎来了,烟火却渲染着独一无二的气氛。小卖部挤满了乡亲们,都嚷着喊着要买烟火,细细一瞧,花样儿可真多:“冲天炮”、“满天星”、“小火箭”……琳琅满目,可真让人眼花缭乱。等许久,掏出钱,我迫不及待地打量着“满天星”,点上火,真的有满天闪闪发光的星星么?哎……这多吓人,一例例数不计数地事故,浮现在我眼帘。瞬间,一位农村小朋友,便像箭一般朝我冲来,一手夺过地上的“满天星”。还没缓过神儿来,“满天星”绽开了笑脸——“呼”一声,她腾空升起,后冒出阵阵金星。“哇,真美……”我早已不管烟火是我的还是她的,对美不胜收的景象,发自肺腑地赞叹不已。
“吃年夜饭啦!”老辈舒展开年兽走过的痕迹,笑逐颜开。忙里忙外的父辈母辈人,也停住了脚步,等待孩子玩耍归来,静候新年的钟声敲响。我寻着香味儿,坐在圆桌前,目不转睛地望着桌面上的美味佳肴。“动筷子吧!”妈妈“一声令下”,大伙儿便开始了“光盘计划”。一碗碗、一份份喷香的菜肴,非山珍海味,但这是年的味道啊!不甜,不辣,不腻,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饭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着天。
“叮当——叮当——”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来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还在响。
篇七:年味_1200字
晚风渐暖,年味淡。
——题记
熹微阳光透过纱窗,惊扰了新春的清晨,丝丝缕缕粲然的光束映照街边的花丛,一派别开生面的繁饰。如初景象,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借着新年的喜气,一草一木都颇具喧宾夺主之范。我深呼吸,极力适应着空气里弥漫的烟酒味道,换上母亲为我精心准备的新衣,对着镜子勉强露出微笑,这个年,似乎很沉重。
一样的街道异样的氛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尤在,只不过缺少了往日的会心浅笑,行色匆匆。生活到底给了他们多大的压力,年节里,依旧疲惫落寞。扑面的浓烈香水味令我嗤之以鼻,杂糅的味道似乎在故弄玄虚,我微微蹙眉,她的“盛装”实是“别有洞天”,粉墨登场,自命不凡也。不由自主地远离她们,目光久驻于一个身着红袄的孩子,恍若兀地点燃了这一片糜静,他天真的笑容盛若灿烂的夏花,手里拿着嵌有金边的“福”字,摇头晃脑,为这压抑的清晨平添了生机活力。
悬挂的横幅上刻着祝福的话语,墨色铅字嬉闹着说恭喜,可是,轻启朱唇,千言万语哽咽在心底,再也无法流露出暖心的问候。回到家,手机荧幕泛着微光,短暂的旋律突兀响起,苦笑着用指腹滑过,向来我所珍爱的文字此时却冰冷如雪,毫无温度。我在想,如果把这千篇一律的字形化成萦绕耳边的熟悉嗓音,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连祝福都索然无味。
是时代的潮流蜕为牢城,封锁住人心本来的纯真,还是我陈旧的思想早已脱离时代的轨迹,变得虚无缥缈。
罢了,过好生命中第十五个新年吧。
如我所想,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可餐桌上却出奇的安静,长幼礼节使我愈发拘束,拘谨的礼貌用语无疑拉开了亲戚朋友的距离,没有谈天说地,没有洗杯更酌,没有热闹非凡,反之,他们严肃的面容让我喘不过气。
匆匆的年夜饭了了而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毫无印象。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本想邀友人共享春晚盛典,可结果却让我讶异。
不约而同整齐地坐在客厅,茶水瓜果丝毫未动。他们的双眼紧盯着手机屏幕,瞳孔里反射出五彩斑斓。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他们看来,那虚拟的页面比一家人其乐融融更令他们在乎,或许,真的是我被时代落下,成为独自回忆往日温暖岁月的孤儿。
不知不觉,零点已至,家人早已入睡。响彻云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站在窗边,看天边刹那间的流光溢彩,纵使美轮美奂,却短暂得若过眼云烟,片刻之后即是沉寂与感叹。就像我们早已明白,年兽是个古老的传说,驱赶一年的愁苦辛酸。我们只是擅长把所有希望抑或憧憬寄托在美好的事物里,麻痹自己,然后继续奔波。
岁月的年轮周而复始地旋转,我们在错愕时间易逝的同时,失去了太多弥足珍贵的东西。更为我不解的是,我们没有丝毫感伤,反而乐于接受一切改变,渐渐地,生活开始浮躁,我们所向往的追求的,都敌不过时间,都在变。
晚风倏忽,拂过耳畔,格外亲切,它携来一缕年味,对我说,瞧,我比它更加温暖。
篇八:年味
转眼间,旧年孕育了新春。新年到了,年的味道充斥在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除夕要拜先祖。一到中午,家中的老人就陆陆续续地忙碌了起来。整个厨房由于没有油烟机的,烟雾缭绕,爷爷在这缕缕炊烟中若隐若现,好像太白金星。小时候不听话,每当这时,我就化身为“梁上君子”,乘青烟四绕,偷偷地把门一点一点挪开,俯下身子,掩住口鼻,蹑手蹑脚地爬过门槛,绕道大人身后,偷偷地往那盘里拣起一大块扣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塞进了嘴。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一向和蔼可亲的爷爷一反常态,严肃地说:“你这混小子,这是老祖宗吃的,谁让你碰的?”我并不知道老祖宗意味着什么,只知道那肉的香味才是年的味道。
一切准备就绪后,爷爷就提着一篮子东西,带着我到了祖先堂。祖先堂里更是青烟四起,像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那样神秘,那一团团烟推着,挤着,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父亲拿出一捆香,往祭坛的两根大红蜡烛上接了火,给了我三根,然后向那被烟所笼罩着的神像上拜了三下,神情严肃,嘴中还念念有词。我望着那若隐若现的神像,好像明白了什么。老祖宗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朦胧的名词;而对于爷爷,那就是一段鲜活的记忆。如今奶奶已经走出了时间,只剩他那孤独寂寞的身影,而祖先堂的香熏味,那记忆,那家的味道对于他来说,就是年味。
吃年夜饭了,表弟嗖一声窜上了凳子。大人们可忙,倒酒的倒酒,端菜的端菜。等人齐了,表弟大叫一声:“咦,怎么这么多人啊。”惹得大家都笑了。酒香,混杂着鱼肉、春卷的香味,散在空中,酝酿着,汇聚成一种味道,那是亲人的味道,年的味道。
繁星如冻雨。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们上到天台活动筋骨。须臾,父亲拿来几箱烟花上来,点燃了导线。咻咻咻几声,烟火从这个神奇盒子里蹦了出来,升入星空,未触到天空便突然绽放,火花四溅。未等其凋谢,又有几朵射入星空。远处几户人家就像接到了信号似的,也相继放起了烟花,不一会儿,全村子的人都相继点燃了烟花,十几朵花儿在空中相继开放,一应一和,好不热闹,就连那天上的繁星似乎也被烟火所震撼,眨起眼来。
这,也便是家的味道,团聚的味道,年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更多年味作文600字-以年味为题的优秀作文的相关文章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