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百转千回,
《我的中国心》气贯山河,
《明星》诉尽心中情……
这些都是黄霑的作品,厉害的风骚才子便是这样的。
他的一支笔,可以写出“豪情还剩一襟晚照”的悲壮,也能写出“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当年情再度添上新鲜”的江湖情怀……豪情与柔情在他的笔下交相照映,见证了喷鼻香港乐坛最为繁荣的年代盛景。
2004年11月24日,黄霑因肺癌逝世,享年63岁,至今刚好16年。
黄霑的离世,也为喷鼻香港乐坛的黄金时期画下了句号。
梳理他的所有音乐作品,我们能从中看到喷鼻香港乐坛的各类变迁,霑叔更以歌手、作曲、作词、监制的全能身份参与乐坛,谱写出无数金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或许他的名字和面孔有些人已经不再熟习,但他留下的宝藏,一定曾经影响过你。
以下就借用霑叔曾经写过的几首歌曲,回顾他伴随喷鼻香港乐坛走的黄金岁月。
01 《问我》
70到80年代的喷鼻香港,到处存在着变革与未知。此时的黄霑已从广州移居喷鼻香港二十余年,目睹了社会的一系列变迁。他用自己的歌曲书写家国,用侠客的办法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绝不动摇的民族精神。
光阴倒流至16年前的这一天,他去世时很多媒体用了他的词作《问我》来思念他,歌词中所说:“我仍旧能够讲一声,我系我……”
这首歌是他生平的写照,也可以称作他电影音乐创作的出发点。歌曲创作于1976年,当时他打仗电影配乐没多久。这首歌是电影《跳灰》的主题曲,由黎小田配乐,曲调欢畅中带着一丝忧伤,歌词一喜一悲,阐述着生活中的悲欢忧喜,也彷佛在回顾生活的点滴。歌词顽皮中带着一丝随性,也是黄霑人生态度的折射。
在他生平中,考试测验过主持人,当过老师,演过电影,有无数的角色涌如今他的生命中,但他还是那个无论世事如何变革,“我还是我”的那个黄霑。
他这样形容自己:“我做人,没有什么操持,统统顺其自然,随缘信步,接管命运缘法的奥妙安排,甘心承担所有用果。这样,倒也活了半生。而且,苦少乐多,完备无悔。”
02 《狮子山下》霑叔创作的歌曲与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喷鼻香港电影及电视剧交相照映,他的一些经典影视歌曲不仅传唱至今,影响力有时乃至远远超过影片本身。
黄霑《狮子山下》手稿
《狮子山下》因此电影办法拍摄的电视剧,1973年首播,这部写实电视剧讲述的是那些住在公屋或是铁皮屋里的普通居民的平凡生活。黄霑写出来的歌词十分励志,“放开彼此心中抵牾,空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为听众带来极大鼓舞,险些每一个粤语地区的听众都能哼上几句。
至今,传唱不衰。
03 《倩女幽魂》
黄霑生平为人处世风骚倜傥,他的作品大多带有光鲜的个人特色,而且他这人写词不为名利也不为钱财,只假如喜好,不收钱也做。
《倩女幽魂》这部电影的配乐,便是他求了徐克三次才得到的机会。
“我一听到徐克搞《倩女幽魂》,立时自动献身。但徐克说导演程小东找了人,半年后我再问,仍旧说已找了人,如是者问了三次都给谢绝了。我喜好做的事情就会求人家来让我做,险些不要钱都乐意。”
后来原版配乐徐克不满意,这差事才落在了黄霑身上。
黄霑创作时喜好饮酒,不仅爱自己喝,更是爱和好友喝,拍电影就跟导演喝。拍摄《倩女幽魂》期间,他和导演徐克喝了不少,半梦半醒之间写出了《倩女幽魂》这首作品。
若不是黄霑的这般匠气才情,《倩女幽魂》哪得如此悠远苍茫!
电影一开场,在《落魄诗人》的音乐下,宁采臣(张国荣饰)穿着一双露出脚趾头的鞋,啃着比石头还硬的馒头,两袖清风的涌现了,他举着破纸伞独自行走在雨中。
迷蒙的夜雨里,宁采臣与聂小倩两情相悦,叶倩文那首插曲《黎明不要来》悄然响起,面对黎明终将要到来的无奈,一场动人心弦的人鬼情未了上演了,这首歌唱尽了小倩心底那份幽怨悲屈而又无法实现的奢望,将她与诗人宁采臣的难舍难分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黄霑与张国荣
可惜有情人不得终成家眷,燕赤霞说:“有时候人生不逢时,比做鬼更惨。”末了,两个人骑着马,奔向了渺茫的来日诰日,此处又与歌词所描述的 “何去何从,去觅我心中方向,风仿佛在梦中轻叹,路和人茫茫”相呼应,向不雅观众传达人鬼之恋的残酷和俏丽,让人不由浮现小倩的一袭白衣,诗人独行夜路的凶险坎坷,还有燕赤霞的英气冲天、斩妖除魔。
这个时候的黄霑,也进入了创作的盛年。
04 《当年情》1990年是喷鼻香港影视圈周最为繁荣的期间,周星驰的无厘头笑剧大受欢迎,《武状元苏乞儿》的配乐便由黄霑主笔,曲风将黄霑狂放不羁的精神天下完备呈现在不雅观众面前。
另一部片《英雄本色》展现的也是交谊,但我们却看到了另一个黄霑,那个铅华殆尽,有了温顺底色的黄霑。
暴力美学大师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中虽然有不少械斗、枪战和厮杀的血腥场面,但始终弥漫着一股化不开的兄弟交谊,主题曲《当年情》作为背景音乐奏响时,可以说,全体影片的悲情色调被黄霑用一支笔盘活了。
“今日我与你又试肩并肩,当年情此刻是添上新鲜”这首主题曲中没有走那种生猛刚劲的风格,而是用一种内敛的笔调,写出了江湖人物心中的无奈与唏嘘。
05 《沧海一声笑》武侠小说是成人间界的童话,而武侠剧将童话搬进了银幕,黄霑和武侠剧彷佛天然有着不解之缘,他身上存在着一股江湖义气,敢作敢当。
有人用金庸笔下的大侠与之对照,创造黄霑有着东邪黄药师的绝世武功,有着南帝段王爷的悲悯天人,兼具北丐洪七公的济世情怀,却唯独没有西毒欧阳锋的阴柔恶毒。他用超越世俗的歌词讲述武侠天下里的快意恩仇,同时也造就了武侠剧音乐作品的独特天下。
《笑傲江湖》是徐克根据金庸同名的长篇武侠小说改编而成的,《沧海一声笑》正是黄霑所谱的主题曲,歌词颇具唐宋遗风,古意盎然,短短几百个字道尽金庸武侠的精髓,充满中国古典诗词的洒脱豪放之情。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目前。”三人的合唱,声破两岸,将江湖的恩怨纷争尽抛脑后,只记得今日纵情高歌,浊酒一壶,倒也落得清闲。
这首歌直到本日还在广为传唱,黄霑在创作时,先后创作了6个版本供徐克选择,徐克都不满意,黄霑被逼急了,跑去翻古书《乐志》,看到一句话,曰:大乐必易。心想最“易”的莫过于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但怎么用?大家都正用,不如我就反用,改成“羽、徵、角、商、宫”,跑到钢琴前弹一弹,哦?还挺好听,于是就顺着写出了整条旋律。
“羽、徵、角、商、宫”五音,刚好对应于钢琴的五个黑键(从升D开始往下),在钢琴上依次弹出这五个音,恰好便是“沧海一声笑”的第一句。
音乐便是如此大略神奇,但凡人做不到,更学不来,所谓鬼才,大概便是这个意思吧。
06 《梁祝》导演徐克1994年版《梁祝》,在忠于原著的根本上让不雅观众线人一新。影评人这样形容“梁祝传说只有爱情的影子,徐克版的电影使它有了爱情的血肉”。
主题曲《梁祝》中,黄霑的词作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泣如诉的腔调领悟细腻动听的歌词,唱出了爱情的伟大力量。
“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清中有浓意,流出心底醉,不论冤或缘,莫说蝴蝶梦,还你此生此世,今生前世,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由作品见人,这也是黄霑用情至深的生平。
黄霑和林燕妮,相恋14年,起时轰轰烈烈,终时狼狈不堪。
大家都知道,他与喷鼻香港才貌双全的女作家林燕妮分分合合,造诣过文化界的一段佳话。他多次向林燕妮求婚不成,还使出狠招:在报章上登出两人结婚的喜讯,而证婚人是德高望重的金庸,随后,林燕妮也在报章上登出个人声明,表明黄霑只是其一厢宁愿,与她绝不相关。此后,两人彻底分离。
07 《上海滩》对内地不雅观众来说,80版《上海滩》承载了整整一代人的影象,多年过去,大家依然记得那熟习的画面与音乐:震荡民气的三声枪响后,冲动大方的音乐响起,造就了万人空巷的盛况。
这首“浪奔、浪流”的歌词,便是黄霑替顾嘉辉救场而作,听说灵感源于一次拉肚子的经历,一泻千里,经典出身。写这种荡气回肠的歌词,黄霜是喷鼻香港一绝 。
黄霑回顾和顾嘉辉创作情景时说:
写《上海滩》是非常赶的,我写了20分钟,差不多是我写得最快的一首歌。那时候没有传真机,我跟顾嘉辉凌晨两点钟打电话,他在那边:“mi半拍so半拍一个小节la三拍。”把歌唱出来,我就抄下,唱一次给他听,他再唱一次,对对有没有错。
我没有去过上海,就想:黄浦江出海有没有浪?可能没有浪吧,大江出来该当是很沉着的。一开始就写浪奔浪流,到底有没有呢?”
08 《明星》黄霑还有一首歌曲广受歌手欢迎,那便是《明星》。“当你见到天上星星,可有想起我?可有记起当年我的脸,曾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
”他自己也说:“《明星》这首拙作,最受歌星欢迎,不少朋友都唱过。大概由于内容适宜,娱圈中人,都希望大家不要忘却自己吧!
”我自己很喜好张国荣版本的《明星》
这首歌,本来是当年喷鼻香港佳艺电视的时装连续剧的主题曲,原唱者是电视剧女主角张玛莉,可惜她唱得不好,便改由宝丽金的陈丽斯重录,可是陈丽斯也没有把歌唱好。后来叶德娴打仗了这首歌,用非常自由的方法演绎,再后来,翻唱的越来越多。
“这首歌的走红经由,给我带来不少启示。原来,歌曲本身,也有自己的运道与生命。好的作品,唱不坏。不好的作品,什么天王巨星也唱不红!
以是,写歌,不必追求噱头。只要努力追求高水平,歌自然会有知音赏识。”这是黄霑的感悟。黄霑生平创作了2000多首歌,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汪洋肆意、快意恩仇,抑或是浪漫写意还是嬉笑怒骂,都诠释着多变多面的人生个性。
著名词作家阎肃这样说:“一个人写一辈子歌词,如果有一首能够被大家接管,能够流传,可能是碰上的。如果有两首歌大家都冲动都记住了,也可能是有时的。但是当三首四首五首大家都记住得话,那就十分不屈常了,那就解释他的功力了。”
黄霑正是用他的功力,优雅地还击了喷鼻香港歌曲“格调低下、肤浅空洞、千篇一律”的说法,他用粤语的韵味、中文的典雅,发出了属于喷鼻香港乐坛的声音。
这16年来,黄霑的作品并没有由于他的去世和时期的变迁而被听众所遗忘,相反,那些经典的歌词和旋律,很多时候仍旧萦绕在耳边,勾起我们对喷鼻香港乐坛盛世的回顾,对写下千古绝唱的霑叔的回顾。
历来喜好用“万般”一词的黄霑, 如今已是万般风骚化尘烟,但从那一首首有着不朽词句和绝美音符的歌曲中,曾经的乐坛盛世依旧清晰可见。
此时,未有感叹一句:沧海笑声渐远去,江湖不闻丝竹声。
永久怀念,黄霑师长西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