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尾,宝胜集团第二根长度约40公里的220kV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将要交付。
“宝胜靠着创新走到现在,也必将依赖创新迈向未来。
”站在高达201.68米的海缆交联立塔上,董事长杨泽元见告,20多年前,宝胜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竖起了108米高的高压交联电缆立塔,铸就了扬州第一个百亿企业;进入新时期,宝胜与央企中航工业互助重组,向科技要出路,以创新谋未来,进军海底电缆、航空电缆等高端领域,今年产值会超过500亿元,“十四五”将向着千亿目标迈进。

抓创新便是抓未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当代化培植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主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计策支撑。
迈向“十四五”,扬州如何以创新为动力,武断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家当构造优化,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培植新兴科创名城?环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总投资超2500亿110月扬州新签约重大年夜项目238个 汽车知识

创新是第一动力

聚焦家当科创、科创家当双向发力

“‘核心地位’和‘计策支撑’是大家议得最多的两个词汇。
”市科技局副局长赵浩岭见告,“四个面向”“三大计策”与“加快培植科技强国”,是五中全会对推动创新发展作出的重大支配。

详细到扬州怎么办?赵浩岭表示,扬州本日的发展得益于创新,未来的发展更取决于创新,必须紧扣培植新兴科创名城不动摇,家当科创与科创家当双向发力,自主创新与互助创新紧密结合,加快推动创新链家当链代价链深度领悟。
他供应了一组数据:2019年,全市高新技能企业数较2015年的640家实现翻番,高新技能家当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2%;创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杨玉坤认为,坚持创新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突出哀求,对付扬州来说,必须把创新着力点放在做大做强家当上,便是要加快形成与“323+1”家当集群发展相衔接的创新链,推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家当科创上,突出补链扩链强链,提升传统家当,造就新兴家当,打造家当“升级版”;在科创家当上,突出科技综合体、重点实验室和各种研发平台培植,加快科研成果的孵化、转化、家当化,加快造就“爆发点”。

广大企业家要争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企业技能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主力军,企业只有始终坚持创新发展,舍得研发投入,才能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亚威股份董事长冷志斌表示,“亚威机床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从单一的‘卖产品’向供应综合办理方案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

促进新家当、新人才、新城市互动并进

“人秀士才,有人才行。
”提起在扬州的发展,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总经理陶晓洋感慨颇深:“初创时,团队只有18人。
短短一年多韶光,就集聚了100多名来自985名校的大学生,个中不乏来自清华、中科大的硕士、博士。
”去年一场招聘会更是让他津津乐道,刚开始还担心“被冷落”,没想到“英雄帖”一发出,就收到了4000余份简历。
扬州航空家当处于蓄势待发的关键期间,须要集聚更多精良人才。

正在全力打造新兴科创名城的扬州,急迫须要高本色年轻人才、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加盟”。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康尧先容,“十三五”期间,扬州环绕“新家当、新人才、新城市”,启动履行“绿扬金凤”操持,聚八方人才,走创新之路;面向未来,扬州将聚焦搭建“产才领悟”的人才发展平台、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政策环境、完善“宜业宜居”的人才做事体系,加快构建人才向扬州集聚的“强磁场”。

“招引创新人才,必须有创新思路。
”扬州市技能产权交易市场卖力人马丽敏见告,她和团队来到扬州,接手技能产权交易市场运营后,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项事情便是帮助建立技能经纪人军队,目前已从企业和科研院所招募经纪人近千名,他们散入到创新发展的各个沙场,充当起技能交易的“科技红娘”,催生出了一个个元气满满的项目。
“未来,我们还将招募更多技能经纪人,投身到火热的新兴科创名城培植中。

康尧表示,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强市、人才兴市计策,构建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生态环境,让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在扬州得到大力弘扬,让人才真正在扬州留得住、用得好。

项目是第一抓手

坚持重大项目培植、招商引资攻坚、园区“二次创业”一体推进

“创新是帆,家当是船。
只有筑牢船身,才能抗住风浪,扬帆远航。
”扬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吴进红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对扬州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一体化推进重大项目培植、招商引资攻坚、园区“二次创业”的做法予以点赞。

吴进红把稳到,今年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之后,扬州召开的第一场大会便是“招商引资暨项目培植攻坚动员大会”,9月和10月又先后召开“工业企业技能改造补链强链推进大会”和“推进开拓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连续几场大会,都将重点锁定实体经济和家当发展,既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也表示了创新发展、系统推进的思维。
创新不是空喊“口号”,必须要落地生根。
对扬州而言,便是要坚持项目培植、招商引资、开拓园区“二次创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努力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当代家当体系。

今年以来,虽然面对疫情大考,但扬州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不断线、项目培植一直步。
1-10月份,全市新签约重大项目238个、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15个列省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23个、已完成投资463亿元,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速达68.1%。

“对江都而言,当前要务是面向经济发展这个主沙场,牢牢扭住项目培植、招商引资、开拓园区发展不放松,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江都区委布告张彤表示,“十三五”期间,纵向比,江都发展有进步,但横向比,江都发展有差距。
下一步争先进位,就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家当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抵家当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没有创新就不能称之为高新区。
”邗江区委常委、扬州高新区党工委副布告、管委会副主任叶华生说,扬州高新区从当年几家机器装备龙头企业、几家外来疫苗研制新军,发展到如今的国家高新区,是扬州开拓园区创业、创新、创造的一个缩影,落实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的支配哀求,高新区将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前,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