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糯穗一座城。打开应城糯稻家当的发展轨迹,一组数据令人侧目:2015年创建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质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2016年应城糯稻“荣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引进“业界大咖”浙江中磐粮油落户,2020年糯稻面积达37万亩,年加工发卖糯米、元宵粉等产品总额达到12亿元……
暑热中蒸腾弥漫着糯喷鼻香,走进鄂中腹地应城,下田埂、进工厂,入村落组、访庄家,求解这个传统粮食产区糯稻家当升级的密码。
“家当振兴是村落庄全面振兴的根本和关键,我们立足长远与现实,瞄准糯稻家当,着力打造‘全国籼型糯稻第一市’。”应城市委布告程涛与一见面便直入主题,“应城市农业根本资源得天独厚,地处北纬30度,在地球的‘脐带’上,是籼糯栽种最适宜区域之一。”紧接着,他从全市主导家当的定位逻辑作了先容。
应城素有“三宝”——石膏、岩盐和汤池温泉,地下矿产较多,一贯是石膏、岩盐的富集出产地,“膏都盐海”曾是应城的“金名片”,应城化工家当集群曾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支持家当集群之一。
石膏、盐化工对应城工业化进程的贡献毋庸置疑,但给当地人带来的影象并不都美好。粗放的生产过程,曾让应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遭受寻衅。
毫无疑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当下,以捐躯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办法难以为继。随着石膏资源的资源化利用,原来的石膏矿区已培植成为矿山旅游景区,盐化工也不断完成升级改造。曾经的“金名片”褪色后,应城势必要探寻一条新的发展路子。
踏上全面推进村落庄振兴的壮阔征程,应城市在新时期的不断变革中探寻发展路径。湖北省委布告应勇关于“做强龙头打造品牌着力提升农业家当化水平,以农业屯子当代化促进县域经济打破性发展”的总体哀求,为应城村落庄振兴指明了方向。
在城乡一体、工农折衷中,大开大合的应城人把眼力放到了“糯稻”家当上。它既如一根线贯穿农业屯子农人等主体,也像一张网覆盖全城,既有群众根本和家当潜力,又能整合提升多元市场要素,将之转化为强市富农的发展动力。
从家当角度打量,应城地处北纬30度,江汉平原和鄂中丘陵的过渡地带,阳光充足、雨热丰富,地皮肥沃、土壤酸碱度适中,是海内籼型糯稻最适宜栽种的区域之一。应城糯稻栽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国家糯米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历史传承不雅观察,应城市所在的孝感地区,素有栽种食用糯稻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习气,过年吃年糕、月半尝元宵、端午品粽子、休闲吃麻糖、平日饮米酒,糯稻家当与应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说,一部应城水稻史,便是浓缩版的中国水稻史。
更为关键的是,糯稻不仅本身家当链较长,还可以嫁接到酿酒、副食品、扮装品等家当上,与之长成一体,为其锦上添花。
“糯稻不仅是粮食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更在调度粮食构造、提高种粮效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浸染。”应城市市长徐长斌表示,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公民消费构造不断改进,从“吃得饱”向“吃得好”不断迈进,应城糯稻家当的高质量发展既顺应消费潮流,也是主动入位国家粮食安全计策的应有之举。
“经由统筹考虑,结合市情实际,应城下决心以糯稻家当为抓手,以延伸家当链、提升代价链、融通供应链来破题村落农户当振兴,由此去考试测验旋开村落庄全面振兴的阀门开关。”应城市委副布告田洪年说。
如今,糯稻已经成为了应城的第4宝。从工矿型“银色经济”到粮作型“绿色经济”,应城家当构造的成色更足、品质更高、前景更好,“华中糯稻第一市”的称号由此叫响全国。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景象条件,应城糯稻面积和产量一贯位于全国前列。但过去由于品种分散、品质不高,价格比不过临近的云梦、孝南等周边县市。
对内是整合家当资源的平台,对外是代表地方文化的符号,重任在肩的应城糯稻家当,还面临着国内外的竞争和需求侧的升级。既要稻花飘喷鼻香,还要“艳压群芳”,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打好糯稻翻身仗,应城市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以前都是打乱仗,最多时50多个品种,乱七八糟,卖不出去。”回顾起20世纪90年代去广东推介应城糯米的情景,应城市糯稻协会会长朱剑满是感慨。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抓家当必须从品种入手,否则就如无根之木难以长久。
位于黄滩镇上河村落的祥丰家庭农场,是应城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稻田里一株株中稻茎秆挺立,上千亩稻田成网格状分布,数十个水稻品种标注清晰、分列展示。
“应城从引进的数十个品种中不断筛选淘汰,从适应性、品质、抗性、产量等多方面考量,选育出更适宜的糯稻品种。”应城市农业屯子局局长王志伟对表示,农业屯子局定期组织种粮大户等到农场不雅观摩、培训,栽种户根据水稻长势看禾选种。
稻田里建成了“种子超市”,稻田也吃上了“自助餐”。随着应城糯稻品种持续更新换代,高产和优质得到同步提升,逐步形成“红糯一号”“珍糯”“糯两优喷鼻香6号”等主打品种。
稻田阁下,伫立着新建筑的塔式烘干机。目前祥丰农场已托管稻田8000多亩,随着飞防、机收、烘干等社会做事化内容不断丰富,曾经单一的家庭农场早已变身全能“农管家”。
“栽种户预知栽种风险,收益稳定年底稳稳赢利,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职员返乡种稻。”王志伟说,自今年起至2025年应城市财政将每年列支“以奖代补”资金2000万元用于国家级、省级、孝感市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认定,以及糯稻当代农业家当园区培植、“二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展示展销等,以此支持农业家当化龙头企业发展。
应城糯稻主产区之一田店镇,栽种大户黄水望和老伴种了80亩糯稻,从种到收全程机器化。“每年至少有十几万元赚头,比过去的日子好多了。”黄水望对糯稻栽种收益相称满意。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规律和发展大势使然,决定着一地家当的未来走向。高质量紧张“高”在哪里?高出发点方案、高标准培植、高效益运行。
“市场是无形的手,政府勾引扶持却是有形的手。除出台专门的糯稻扶持政策外,我们还通过立项争资,为糯稻核心产区争取高标准农田整理、郑家渠道除险加固、农资种子量身定制等项目,融资2亿余元,为糯稻家当发展赋能助力。”应城市副市长徐安平先容。
2020年,应城市建成无公害优质糯稻基地21.4万亩,杨河、田店、杨岭三个州里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质料(糯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不断壮大,由点及面不断推动应城糯稻家当向高而行。
种得有劲,销得火爆。品质优秀的应城糯稻得到了市场的青睐,业已成为诸多有名企业的主要质料供应基地。
数据统计显示,每年销往三全食品、思念汤圆、吉安庐东食品等大型副食品加工企业的糯米,应城糯稻就占到孝感市糯稻低级产品总量的60%。
“应城籼型糯稻含有10多种微量元素,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8%,出酒率逾51%,是食品加工和酿酒的优质质料。”田店镇党委布告李艾平表示,糯稻既可作为酿酒和食品加工的优质质料,又可作为主食直接食用,田店镇农人栽种糯稻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应城稻喷鼻香想要飘得远,必须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全面推进村落庄振兴之年,应城着力向外递上“糯稻名片”,开释出聚力打造优质糯稻之乡的强烈旗子暗记。
绍兴黄酒、四川五粮液、河南思念食品……一个个蜚声国内外的品牌在今年3月齐聚应城,共襄一场糯稻行业的盛事——中国·应城糯稻家当产供销深加工招商推介对接会。
应城糯稻“粉丝”纷至沓来。绍兴黄酒集团、孝感米酒集团在应城市落实订单生产5万亩,收购价格每百斤赶过市场价6-8元,仅此一项为农人增收400万元。
连一向用料严格的贵州酒业也循味而至。贵州仁怀市茅台镇金园台酒业总经理丁琦表示,操持在应城采购糯稻等农产品作为酿酒质料。
可以说,这次酝酿已久的推介会甫一推出就结出好果,更推动了城市消费与村落庄供给、城市成本与村落农户当的全方位嫁接领悟。
回顾升级之路,不难创造,正是秉持“路难行行则至,事难办办则成”的钉子精神,应城糯稻家当方能星火燎原、势不可挡。
从海内实际情形看,种粮比较效益偏低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粮强民不富也曾是很多产粮大县碰着的难题。抵牾要怎么解?
“让种粮农人有钱赚、让地方政府财政能增加,才是治本之策。”程涛表示,农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构建百口当链条,没有一批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标准化、品牌化、家当化无从抓起,农业转型升级将会成为空谈。
“大农业、大粮食、大家当、全链条”,应城市委、市政府一贯在强调糯稻发展理念的转变,要把糯稻当成家当来抓,进一步凑集多元主体、聚合多方资源、打造龙头企业,才能带动资源、要素、技能、市场需求在应城村落庄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
诸多问题指向了同一个答案,即必须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有名品牌。事实上,环绕家当振兴、农人增收和唱响糯稻品牌,应城早已进入实操阶段。
2019年,应城市糯稻当代农业家当园应势而生,力争成为湖北省当代农业的示范窗口、家当领悟的展示基地、农业高科技聚拢区和创新企业的发展平台。从家当区的四大定位,足以感想熏染到应城人的信心满满。
种好梧桐树,自有金凤凰。2019年,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应城市。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发卖做事体系,“互联网+电商云平台”……“强势外助”为应城粮油产供销一体化打造出了优质样板。
走进中磐粮油,一座座当代化加工车间由空中管道相连接,稻米在园区内“足不沾地”即能“洗手不干”。一粒粒精挑细选的稻米,经由20多道工序变身为数十种精湛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好米酒、好汤圆一定是‘种’出来的。”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杰先容,公司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导入佳构粮油栽种标准,供应栽种技能保障,勾引农人生产办法的升级改造。目前已推广优质粮订单栽种5万余亩,带动庄家1.5万户,增加农人收入1500万余元,联农带农示范浸染得到较好发挥。
发轫于粮油入口业务,中磐粮油从前端向后端持续延伸的同时,持续推出温泉稻喷鼻香米、黏米粉等适宜电商渠道的小包装产品,与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密切互助,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做事。
在3月举办的对接会上,应城市和京东物流达成计策协议,深化应城糯稻家当在品牌打造、智能供应链等领域的互助,重点打造应城市智能电商物流供应链体系、打造以糯稻为主的电商物流家当带。
一根线随意马虎断,万根线能拉船。“外来伙伴”持续发力,应城本土市场主体也相时而动,从传统发展向多维拓展转变。
湖北晶润泰粮油株式会社一贯都在探索粮油百口当链发展,坚持“公司+基地+庄家”的栽种模式,在应城发展糯稻订单栽种2.4万亩,通过培养农业经纪人,供应技能支持,从品种选育、栽种管理到收割收购,形成了一条龙家当运行模式。
有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品牌亮了,根本家当活了,家当链更完善了,农人收入增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应城市委常委、宣扬部部长鲁晓丽表示,新科技、新模式、新业态渗透到传统村落庄,这给应城市家当升级、构造调度、农人增收带来倍增效应。
糯稻飘喷鼻香出实绩:2016年,“应城糯稻”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牌号,2020年,“应城糯稻”申获应城糯米国家地理专用标志。
数据是历史最老实的记录者。
2017年至今,应城市粮食家当经济总值由15.6亿元增加到18.1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优质原粮基地从54万亩提高到62万亩,增加了14.8%,较好地实现了粮食安全和当代高效农业发展雷同一。
莫道田舍无宝玉,沃野千里皆是金。如今的应城大地,一个个种粮大户争先恐后,一家家精良粮食企业竞相呈现,一张张农人的笑脸写满幸福。承载俏丽传说和富民梦想的应城糯稻,正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也必将在新的来日诰日,书写村落庄振兴新的荣光、新的辉煌。
农人日报·中国农网 李炜 王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