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柜台、木头货架、芦席顶棚、青砖铺地……这是昔日屯子供销社的“标准形象”。如今,有这样明显时期烙印的老店多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临猗县孙吉镇王显庄村落,近日记者又见到了两家这般样子容貌的老店,置身个中,给人以恍如隔世之感。而更令人感慨的是,这两家老店40年来演绎了一段“变与不变”的时期佳话。
这两家老店,一家是孙吉供销社农资连锁店,一家是孙吉供销社王显庄便民店。其前身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王显庄供销便民店,当时只有两间瓦房。1975年,孙吉供销社将便民店扩建为有11间房的中央店,设立了生产、生活资料供应两个门市部。从当时起至今整整40年间,这两家老店经营职员换了几茬,店牌换了几块,连经营系统编制也发生了改变,但场所没变、店面样子容貌没变,艰巨奋斗的作风、做事“三农”的传统和诚信经营的理念等“样子容貌”更没变,成了当地群众公认的放心店、知心店。
艰巨奋斗的作风没有变。40年来,两家老店每天清晨5点定时开门,而后清扫门前及附近街巷的卫生,晚上11点关门。农资连锁店经理张百强虽已年近花甲,但常常为客户搬运货色,肩扛百十斤重的化肥不喊累,被人们称为“老搬运工”。
做事“三农”的传统没有变。两家店里都备有三轮摩托车,长年坚持送货上门,随叫随到。便民店经理王锁稳,20多年来责任为村落民家庭红白喜事当总管,在当地享有荣誉。张百强在农资连锁店里摆了个免费茶水摊,供来买农资的乡亲们安歇谝闲,韶光一长,茶水摊成了一个固定的农业科技知识互换点。便民店还成了村落里小学生乘车上学的“候车室”。一些孩子放学后家里没人,便民店便是他们的落脚点,在店里做作业、玩耍,家长十分放心。
诚信经营的理念没有变。两家老店始终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货,确保商品质量,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出售商品始终保持较低的利率,在质优的同时实现了价廉。“虽然到镇上或县城的大型超市购物很方便,但更多时候大伙还是喜好到这两家老店里来消费,除了这两家老店货真价实信誉好,还由于这里承载着大家几十年进进出出留下的消费念想和浓浓的乡愁。”村落民王向峰说。
“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发挥供销社在屯子流利的主渠道浸染,不断做事好父老乡亲。”张百强见告。
编辑: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