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尾,姚师长西席在衡阳的一家吉利官方4S店购买了一辆吉利博越汽车,今年10月13日在4S店为汽车进行常规保养时,创造电瓶存在漏液的问题。由于此时已经超过电瓶配件1年/2万公里的质保期,4S店只能为姚师长西席供应自费维修的办理方案。然而,姚师长西席却质疑电瓶早在质保期内就已经破坏,双方因此争执不下,姚师长西席还为此在聚投诉平台发帖投诉。
刚出保修期的消费维权轇轕,为何随意马虎成为困局?
保养时才创造汽车电瓶漏液
“这车才刚买了一年,怎么电瓶就漏液了呢?”提及自己汽车涌现的故障,姚师长西席的语气颇显无奈。
去年9月29日,姚师长西席在衡阳运成汽车发卖做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成4S店)购买了一辆吉利博越2018款汽车,购买至今该车辆总行驶里程为17000公里旁边。
今年10月13日,姚师长西席将汽车开至运成4S店,为汽车进行常规保养,然而,这一次看似普通的保养,却检讨出了严重的安全隐患。“4S店的事情职员检讨创造车辆的电瓶存在漏液的问题,我当时听到后吓了一跳。”姚师长西席说道。
▲姚师长西席的汽车电瓶漏液问题严重
姚师长西席供应的照片显示,汽车电瓶涌现了严重的漏液情形,电瓶内部流出的液体已经涌现干涸的迹象,并对电瓶周围零部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堕落。
“我印象中这辆车平时没有涌现过任何故障,我自己也没有对它进行过改装,买车之后的几次保养都是在4S店做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涌现电瓶漏液的问题。”姚师长西席说道。
▲姚师长西席的汽车以往在4S店的保养记录
电瓶破坏韶光成争议焦点
创造电瓶漏液问题后,姚师长西席质疑汽车的电瓶存在质量问题,并与运成4S店协商维修事宜。
“我的车才刚买了一年旁边,总里程才17000公里旁边,不应该涌现这样的问题,我希望4S店可以帮忙免费改换新的电瓶。”然而,姚师长西席的上述诉求遭到了运成4S店的谢绝。
根据姚师长西席的说法,运成4S店表示电瓶的质保期为1年/2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目前由于涉事电瓶已经由保,运成4S店只赞许供应自费维修的办理方案。
然而,姚师长西席并不认同这样的办理方案:“创造电瓶漏液时,可以看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而且当时刚超过质保期十几天的韶光,以是我有情由疑惑在质保期内就已经涌现了电瓶漏液的问题,我希望4S店可以供应关于电瓶漏液的详细调查报告,也便于双方办理维修和赔偿的事宜。”
关于电瓶破坏韶光的问题,姚师长西席还表示自己平时驾驶汽车时并未创造此故障。“我如果自己创造电瓶漏液,一定会第一韶光向4S店反响问题,但是作为普通车主我的确没有关注电瓶的问题,导致没有及时创造并且办理。”
10月20日,《消费者宣布》与为运成4S店售后做事卖力人刘经理取得联系,对方表示姚师长西席的汽车确实存在电瓶漏液的问题,但是目前不符合三包政策中免费维修的条件。
“这辆汽车的电瓶,质保期为1年或者2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我们创造问题时,刚好超过质保期十几天的韶光,以是按照三包政谋划定是不符合免费维修的条件的,车主如果在质保期内及时创造问题,我们一定会按照法律规定供应保修做事。目前,车主碰着的问题我们也已经向吉利厂家上报处理。”刘经理说道。
而关于存在争议的电瓶破坏的韶光,以及电瓶漏液的缘故原由,刘经理则表示“电瓶破坏的韶光不好说,可能是创造问题的几天前,也可能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之前。”
就姚师长西席反响的问题,《消费者宣布》向吉利汽车方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未获回答。
法律从业者、有名法律博主郭小明表示:“在本案中,举证难处在于车主能否供应证据以证明电瓶是在保修期内就开始破坏。根据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干系规定,在消费者接管车辆之日起6个月内创造瑕疵并引发争议,由经营者承担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质量问题发生韶光的举证任务。但是姚师长西席购车韶光已经超过一年,不符合消保法这一规定,因此车主可以考试测验与4S店协商哀求对方供应干系鉴定报告,或者联系第三方威信机构对涉事电瓶进行详细鉴定,以明确双方的任务。”
汽车电瓶漏液可能会造成失火
实际上,汽车电瓶漏液是严重的汽车零部件故障,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汽车高等工程师向《消费者宣布》表示:“一样平常来说,汽车电瓶漏液的缘故原由,包括发电机调节器失落灵导致电瓶充电过多、电池老化等,在正常利用汽车的情形下涌现电瓶漏液的问题,解释干系零部件可能存在故障。”
上述工程师进一步指出:“如果电瓶涌现漏油,一样平常来说会闻到异味,而电池液体会堕落电池接头等零部件,如果漏液过多,碰上明火会导致电瓶动怒或者爆炸,因此车主务必要常常检讨自己汽车的最新车况。”
事实上,姚师长西席反响的问题,也让消费者对部分吉利汽车可能存在的质量毛病产生担忧。吉利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9月,吉利汽车销量达到126365辆,同比、环比增均大幅增长11%,连续成为国产品牌销量冠军。
然而,随着销量的持续增长,消费者关于吉利汽车质量毛病、售后做事问题的投诉也开始增加,这些问题其实须要引起吉利方面的重视。在哈弗、长安等自主品牌的持续追击之下,加强产品品控、提升做事水平才是吉利连续稳坐国产“一哥”宝座的根本。
创造质量问题时刚过保,消费者该怎么办?实际上,姚师长西席的遭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产品涌现质量毛病问题,而此时产品又刚刚超过保修期不久,这就随意马虎导致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产生轇轕,其争议的焦点便是质量毛病发生的日期。
以汽车产品为例,除了上述姚师长西席遭遇的电瓶漏液问题以外,发动机、变速箱、燃油箱等均为故障率较高的部位。然而,上述零部件发生的故障可能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如发动机故障灯亮起,可能在重启车辆之后就会消逝,但是此时发动机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的故障,如果车主不多加留神,可能就会忽略故障问题,直到创造问题时,产品已经超过质保期。
除此之外,家电、数码产品也随意马虎产生关于质量毛病发生韶光的轇轕。《消费者宣布》曾多次宣布,有消费者反响自己的电脑产品或手机产品,其电池涌现“鼓包”“肿胀”问题,不过个中大部分消费者,直到产品外壳涌现变形时才创造电池存在故障,此时商品可能已经超过保修期,而消费者关于电池在保修期内已经涌现故障的质疑也得不到商家的回应,导致自身权柄受损。
对此,郭小明指出:“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韶光已经成为消费维权轇轕中常见的争议焦点,刚超出保修期的产品常常导致轇轕,消费者和商家每每对此各自为政。因此,消费者应该保存好干系购买条约、票据、三包凭据、维修保养记录等证据,并把稳搜集能证明产品是在保修期内涌现质量问题的证据。对付产品涌现的质量毛病问题,还可以考试测验哀求商家出具考验报告,不同意商家处理见地的,可联系第三方威信机构进行鉴定,必要时可要求消协参与调度。”
郭小明认为,与产品刚超过保修期干系的消费轇轕,不可能完备依赖消费者的把稳和商家的自觉来避免,“法律制订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专门的产品质量争议鉴定处理制度,在消费者和商家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争议时,能够通过明确的路子和标准进行质量鉴定和任务认定,以免双方各自为政、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