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曾巩的《怀友》后,朋侪回答:“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曾巩与好友虽不常见面,但相互怀念,书信往来,畅谈道义,同学于圣贤之道。他们这种“相慰且相警”的交友之道很值得今人学习。
事实上,真正的朋友就应这样。当朋侪碰着烦懑事、委曲事、忧郁事时,作为好友就该当及时劝勉,使其免于冲动、免于悲哀,从而笑对坎坷、直面风雨。当朋友志得意满、身居高位、有所骄傲时,身为朋侪就该当及时予以提醒,防止其任性妄为、走上歧途。
人生路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朋友的关心帮助对个人修身养性、发展成才极其主要。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个朋友叫张怀民,二人十分交好。当张怀民仕途不顺时,苏轼虽然自身一样遭到贬谪,依然对张怀民予以很大的宽慰。苏轼将张怀民建筑的亭子命名为“快哉亭”,并请弟弟苏辙写了《黄州快哉亭记》,鼓励朋侪寄情山水,旷达自适。苏轼的宽慰,让张怀民得以纾解烦闷、淡泊明志,度过人生的困难时候。
“士有诤友,弗成不义。”朋友相交,不是相互吹捧,而应相互帮助、相互提醒;不是你好我好,而是及时创造各自缺陷和不敷,予以纠正改正。历史上不少人平时骄横无比、贪欲无度,末了落了个可悲的了局,缘故原由有很多,个中一条便是没有朋友“相警”。朋友相警,便是要做到“道义相砥,过失落相规”。如果像南朝梁墨客刘峻在《广绝交论》中讲到的“势交”之友,追权逐利,阿谀奉承,那就违反了交往之道,终极损人害己。
交上一个好朋友,就即是多了一壁镜子,多了一个知音,多了一位同道。值得交往的朋友,总是为对方着想,同时也会得到好友的宽慰和诤言。历史上,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相互理解,管仲和鲍叔牙肝胆相照、彼此信赖,范式和张劭死活之交、相互珍惜,柳宗元和刘禹锡有难同当、相互鼓励……他们的友情彰显了“相慰且相警”的交友之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道。”我们党历来提倡善交良朋、乐交诤友。如果党员干部长期听不到朋友的提醒、督匆匆和劝告,就可能自以为是、无所顾忌,进而犯下大错,走上不归路。反之,常常有朋友的监督警策,人生之路每每走得更稳。正所谓,“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朋友很主要,而能够给予自己安慰和良言的朋友更名贵。事实证明,“最能保民气神之康健的预防药便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党员干部不妨多交几个能够“相慰且相警”的朋友。(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