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液牌号上的一个字,为何会牵动千万人的神经?从围不雅观网友举出浩瀚奇葩例子便可见一斑。从最早的“康顺傅”到后来的“雷碧”“六个核弹”,到近几年大家比较熟知的“三只松鼠”被“山寨”成“三只狐狸”、“老坛酸菜”有个表兄叫“脑残酸菜”,乃至玩法越来越天马行空,玩绕口令似的“阿达迪斯、阿迪阿达斯”,秀文化水平的“察言观色”,修图高手“三叶狗”,发福版“乔丹”……
不能说“类似”,只能说完备以假乱真的“李鬼”品牌一贯“鬼影重重”,即便购物平台从批发市场,变成了电商网购,它们却一贯跬步不离。
“蓝月壳”,只是再次点燃了大家议论的激情亲切。
1、“蓝月壳”牌号为“驳回”及“申请中”
在“蓝月壳”的事宜中,当媒体咨询商家是否是正品时,对方竟言之凿凿地回答“是蓝月壳正品,质量非常好的,不好用包退包换”。事情也因此变得有趣起来,“蓝月壳”难道真能算是一个正品牌号?
查询到的结果并非如此。国家知识产权局牌号局牌号网显示,名称为“蓝月壳”的牌号有两条记录,为不同的申请人所申请。申请人为“石家庄盛升日化有限公司”的牌号末了状态为“驳回答审2019年03月08日”,牌号状态图标为“申请被驳回、不予受理等,该牌号已失落效”。另一条申请人为“石家庄市美岚日化有限公司”的牌号显示,正处于“申请收文结束”的状态,牌号申请日期为2022年09月22日。
上游新闻又通过天眼查APP理解到,上述两家“蓝月壳”牌号的申请企业之一的石家庄盛升日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从事化学质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书籍钱30万公民币,实缴成本30万公民币,其知识产权方面有牌号信息8条。然而8条牌号信息中仅3条状态为“已注册”,别的均为“异议中”“无效”等。个中除了“蓝月壳”,还涌现了“蓝月星光”“超熊”“趈能”等疑似“傍名牌”的牌号名称。
之后,上游新闻通过搜索关键字“蓝月壳”创造,在京东和淘宝两大电商平台上均无牌号为“蓝月壳”的洗衣液售卖,而在另一家电商平台上,虽已无法搜索到“蓝月壳”牌号的洗衣液,网站却给出了另一款洗衣液的发卖链接,名为“篮月竞”。
在“篮月竞”洗衣液的商家首页标注有“正品洗衣液薰衣草大桶家庭装”“4桶共20斤”等宣扬笔墨,其售价为18.9元,已售出1301件。通过天眼查APP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牌号局牌号网查询创造该牌号没有任何记录。
蓝玉轮官方旗舰店一客服职员在回答媒体以消费者身份讯问时表示,“蓝月壳”不是他们家的产品,他们没有单瓶2.5kg的瓶装洗衣液。但网上类似蓝玉轮的产品,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建议消费者关注官方店铺。
上游新闻随后通过裁判文书网进行了查询,结果显示“蓝玉轮”牌号持有者广州蓝玉轮实业有限公司涉及大量牌号权侵权诉讼,但从内容上看,被起诉者大多数是直接假冒“蓝玉轮”品牌进行发卖的商家,而非“山寨”品牌。对此,蓝月亮相关事情职员在回答媒体采访时曾回应,公司已经采纳法律手段,武断保障消费者权柄。
2、一样的味道“李鬼”的配方
“蓝月壳”事宜登上热搜后,一位媒体人士见告,这个案例让他想起了2006年旁边,自己刚刚入行时曾做过的一次采访。由于接到消费者反响,在某火车站附近的店铺中,买到了“康帅博”方便面。现场的采访让他大开眼界,“太白兔”“大白免”“旺子”“王仔”……相似的字体,难辨的包装,稍一轻忽便能被忽悠过去。当时,他搜集好证据关照工商部门进行了查处,将发卖“山寨”商品的店面险些一锅端。
2021年,险些相同的一幕又涌如今了昆明官渡区新广丰综合批发市场。央视财经频道以《“山寨”食品以假乱真,一天可卖上百箱》宣布了此事,“益达”口喷鼻香糖变“益得”口喷鼻香糖,更有奥利奥、澳丽粤、奥克力等各种饼干让人眼花缭乱,一种品牌的零食乃至有三四种不同山寨品牌。司法职员对涉事经营户进行现场检讨,对涉嫌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进行了扣押,同时按照干系规定备案调查处理。
这样的情形不但在食品和小商品领域。长沙市工商部门曾查处仿冒泸州老窖的酒类产品,正品“泸州老窖”被偷梁换柱成“泸洲老窖”“泸州古窖”等;有名体育用品牌号“Kappa”也曾碰着过“Kobbo”,同样是两个背靠背的小人,只是盘腿而坐,多了一对天使的翅膀;至于大家熟习的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也有不少“随处颂扬”的“山寨”品牌。
这些“山寨”品牌险些都没有逃过被查处、起诉乃至倒闭的命运,但彷佛仍有类似的情形在不断地涌现。海内某全国连锁超市采购卖力人夏林(化名)先容说,以日用品为例,一些市场占比高的大品牌花费了大量的财力进行宣扬,并且由于市场表现好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以是,另一些商家就动起了歪心思,仿冒、山寨一个牌号,相称于白白借用了对方的口碑与宣扬,本钱低、收益高,这是他们进行山寨最大的动力。
3、关键词、图片检测均有空子可钻
“蓝月壳”堂而皇之地发卖,让很多消费者对平台产生了质疑,为什么这么假还能够上架?如今的商超、网购平台无论是规模、销量还是审核都远非小商品市场可比。那么,他们能否从平台层面进行阻断,不让“李鬼”招摇过市呢?
夏林先容说,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例,商品进入时有专门的质检审核组,对商品的质检证明、牌号注册情形进行严格的审核,如果牌号处于过期或失落效状况,那么肯定是不许可上架的。而超市自己的电商平台上架的产品均为上架产品,这一点有名品牌的超市险些都是做得不错的。
但这样的审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超市。在一些小型的、私人的或者不规范的超市中,是没有这样的审核流程的,以是买到“山寨”乃至是假冒伪劣的产品是有可能的。
对付网络平台,彷佛情形又有所不同。“审核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海内某有名电商平台卖力人见告,平台对付“山寨”、假冒商品是有相应的审核机制,但这些“山寨”者却也有自己的方法进行规避。例如他们在商品上架时的笔墨描述中,一样平常是绝对不会涌现“山寨”品牌名的笔墨描述的,取而代之的是“正品保障”之类的词语。乃至在商品图片处理上,都会很有讲究地在去山寨化的同时,留下他们所谓品牌的痕迹,躲避平台的核查。
以发卖“蓝月壳”的商家为例,不仅商品笔墨描述中没有“蓝月壳”的字样,其在图片中奥妙地用“买一次用一年”的字样,挡住“壳”字。按照平台卖力人先容的逻辑,平台无法通过关键词第一韶光创造,图片审核的难度也将增大。
如何维权?
状师:涉嫌侵权、敲诈可主见惩罚性赔偿
买到“山寨”产品如何维权?
上游新闻采访到从事职业打假的邵师长西席。他表示,该情形应为误导消费,属于一种敲诈行为,应该可以主见“退一赔三”。维权的方向有两种,如果从行政惩罚的角度来维权,按照属地原则,那么首先要找到发卖者所在的地域,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另一种办法则是直接起诉生产者与发卖者,乃至可以起诉电商平台。邵师长西席称,由于“蓝月壳”的包装和“蓝玉轮”极其相似,乃至可以考虑起诉蓝玉轮,由蓝玉轮自己来维权证明“蓝月壳”侵权造成丢失,这样对造假者打击力度更大。
重庆市九龙坡区消费者权柄委员会秘书长陈涌表示,“山寨”品牌其质量如何暂且不论,其存在虚假宣扬,误导消费的嫌疑。这种“山寨”品牌常日都比正规品牌便宜,合营包装、牌号上的稠浊,常日消费者很随意马虎上当。而实际上,这样的所谓“品牌”牌号,常日是无法注册成功的。消费者可以向行政机关进行举报,哀求行政机关予以查处。
根据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对商品或者做事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扬的,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业务执照。
陈涌说,也可以通过法律路子来起诉维权,但他表示,就“蓝月壳”的情形商品发卖的双方和“蓝玉轮”正品生产者无关,以是应该无法用起诉蓝玉轮的办法倒逼对方维权。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只能通过社会公益机构出面提起公益性的诉讼,或者是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来督匆匆对方(被“山寨”方——编者注)维权,并以此清理稠浊视听的“山寨”品牌。
重庆市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愙之状师事务所主任向兵表示,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蓝玉轮在广告宣扬上投入巨大,在行业内非常著名,在法律认定上认定其为驰名牌号问题不大。如果有“山寨”品牌“碰瓷”,这是范例的侵权行为。这样的侵权行为是有收益的,如果金额足够大,可能会涉及到刑事任务。对消费者而言,买蓝玉轮买到“蓝月壳”是一种敲诈行为,按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应给予消费者赔偿,且是惩罚性赔偿。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山寨”品牌“散而小”,企业和品牌探求线索、组织和固定证据的过程是比较难的。他认为,从利于企业培养、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应该对付这样的情形予以重办。
上游新闻 彭光瑞
来源: 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