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的天空比想象的更蓝一些。阳光轻抚着海滩、草木、旅人,问候着这座依然沉睡在朦胧晨雾中的城市。
这是一个静谧的夏日。
我独步岸边,晨曦把影子拖得很长。不远处,灿烂的朝霞在召唤着浪花拥入南太平洋的怀抱,潺潺流水向未知的前方远逝,不等我跟上它们的步伐,便只留下了粼粼的波光。梦中的悉尼是繁闹而喧杂的大都市,而展现在我面前的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反倒是葱翠欲滴的浓绿满满地谱写着画面。
或许,这片风情万种的土地,还在微芒暮色里小憩,亦或是我,扰了她的清梦?
而她,似乎在用满怀的柔情呼唤我的名字,让夹带着丝丝咸味儿的海风轻拂面庞。
这里亲切的仿佛故地重游。
沿着海岸线矗立着鳞次眦比的高楼大厦,马路对面却如浓墨渲染一般泼洒着如青葱般鲜嫩的新绿——草坪,树木,野花,还有雍容踱步的老人。办公楼与树林被作为底色的蓝天白云涂抹成了水乳交融的风景,远处的公路上车来车往,一仰头,便是大海浩瀚无际的深蓝。
我感慨于这少了几分炙热、多了一丝柔情的夏天,却一眼瞥见一辆停泊在湖畔的冰激凌车。经不住诱惑,和朋友牵着手走了过去。
“爷爷,有什么口味的?”
卖冰淇凌的老爷爷,至少有五六十岁了,穿着一件极休闲的汗衫,眼睛如大海一般闪烁着宝蓝色的光芒,头发则是和阳光一样洒满明媚的金黄。
“有香草,巧克力,草莓,小姑娘你要哪一种?”
那就香草的吧。
很熟练地,他捞起了一个香草冰淇凌球,用大铁勺扣在圆筒蛋卷上,笑盈盈地递给我。忽然,像是想起了某件重要的大事,他叫住我,问道:“你是中国人吧?”
我舔着冰淇凌,点了点头。
“你好!”他用生僻的中文跟我打了个招呼,笑容和他头顶的阳光一样灿烂。
满口咂着清甜的奶油,偶然看见悉尼歌剧院的灰白翼翅在繁枝茂叶的间隙中隐隐闪烁。她曾经多少次携着温柔似水的阳光步入我的梦乡,而今,又是怎样真真切切以至恍然如梦。走近她,抚摸着细腻而厚重的白砖,似乎能够听见莎士比亚戏剧里忽而婉转忽而凄惨的歌声,闲庭信步的人们会在这里停下脚步品一场经典老剧,总理先生也会因为迟到而被拒绝进场,每一块石、一把泥都是音乐的守护者,承载着这个城市最珍贵的灵魂。
我静静凝望着湖面上的层层涟漪,忽然想起了什么……
“妈妈,和我一起找猴面包树吧!”
暑假的时候,朋友们来这里旅行,对悉尼歌剧院旁的猴面包树津津乐道,还兴致勃勃地提醒我:“来悉尼,别忘了去看看猴面包树。”
上科学课,老师讲到水资源的贮存时,也提到了这片乐土。
寻找猴面包树,仿佛是在完成一个美丽的承诺,赴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约会。
而他们还会在这里等我吗?还是和我一样,早已踏上了新的旅程?
一路上,轻歌行步,和海鸥逗乐嬉笑。
远方圣玛利教堂传来虔诚的祷告。
蜿蜒小径上,金发碧眼的小男孩时不时发出铜铃般的笑语。
老人在成片的树荫下席地而坐,为一局国际象棋耗尽整个下午的光阴。
帆、船、影,消失在洒满余晖的港湾尽头。
落日交融着灿烂的昏黄缓缓地沉落,我倚着栏,任凭调皮的夕阳把影子无限拉长,拉到澄明的湖水中。
此刻,贪婪地,独享这一米阳光。
(二)2月16日
遥遥地,教堂响起了清晨的钟声。
停驻在港湾的海鸥踢踏着弗拉明戈的舞步,帆船徐徐消失在洒满阳光的海平线,早起的人们在咖啡馆惬意地啜着果汁。
而我,只是这个城市匆匆的过客。
迎着远方缓缓升起的晨光,拥抱海风,驱车远行。一路挥别悉尼那如水墨一般铺展开的湛蓝,蓝山浓抹的翠绿将我相拥入怀。谁说只有清流才能汇成瀑布?这里,分明就流淌着森林的悬泉。
粗壮的藤蔓像是飞檐走壁的蟠龙巨蟒,垂荡峡谷,险攀断层。
繁茂的枝叶如同哥徳建筑的华盖穹顶,阳光熠熠,深浅不一。
几乎全部脱皮的桉树依然面向头顶那片醉人的天蓝挺直身板,难道“人要脸,树要皮”是我们忽视了大自然的魔力?
铺天盖地的全是翠绿,为何一伸手,却抓到一大把金黄的阳光?
我带着一丝敬畏行步在山林间的小径上,时不时被脚底光滑的青苔和破碎的石块挡住了去路。小道旁,初出泥土的幼苗急急伸展着枝叶,一棵棵老树直指蓝天,纵有路径横断,依然不管不顾地将枝蔓在半空中紧紧缠绕。闻者异之,美其名曰:夫妻树。
树之间也有倾城的情爱么?
风尘湮没了不能言说的故事和佳话么?
空谷冷峻,沉默无言。
乌黑亮泽的煤裸露在杂草丛生的岩石缝隙,不远处随风摇曳着一片淡白色的野花。我看着她们,好像一群群飞扬的舞女,爽朗,大气,自知渺小却不卑不亢,在高大的莽林之中,始终明媚地笑着。
清风携走了她们的籽粒,自由地播撒在天地之间。不久后,哪里都是春花烂漫。
岁月冲去了属于这个世界的全部铅华,草木生灵掌握着造物主告诉他们的生存密码,小心谨慎地延续着他们自己的生命传奇。或许很多年以后,他们也会成为那迎着艳阳灼灼生辉的黑煤,他们的后代会长成苍天的树木,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这些又都是过眼烟云。
深林莽莽,浅影幽幽。
金黄的时光会停滞在今天。
漫步到汝拉小镇,所谓的“市中心”,竟是一条不足百米长的街道。一群金发少女互挽着手推开了服饰小店的红木门,里面传来典雅的提琴音乐和薰衣草的阵阵芳香。我循声而入,店里的服务员一脸阳光,大大咧咧地向我打招呼,仿佛是阔别多年的旧友。
“这是最新潮的,羊毛质地也非常不错……”
“谢谢,我真的不需要。”
“没关系,你慢慢逛。欢迎来到澳大利亚!”
闲逛到邮局,带着厚厚的眼镜片的老奶奶和蔼地递给我邮票,微笑着问我:“享受旅行吗?”
碧海蓝天,绿树翠林,风景未尽人已醉,怕是最冷漠的心都要被融化了。
享受人们的步履从容。
享受遍地的阳光灿烂。
(三)2月17日
凯恩斯小镇,寂静得近乎荒芜。偶尔看见行步的老人,也是形单影只地与家犬相伴,两个黑影在椰树下被柔暗昏黄的光晖拉成了凄冷的长条,宛若苍穹中一抹绚烂而孤独的虹。
昨夜来到这里,天空中早已是繁星迷离。清晨,推开窗,惊喜地发现酒店门前便是浩瀚无际的深海,宝石般的湖蓝满满当当地铺写在棕榈树碧绿的间隙之中,只留下了星星点点的角落送给明艳的朝曦。酒店厨师为每一位旅客置备了精心的早餐,鸡蛋、肉卷、培根、豆酱都是双份儿,服务员每次送上来都会一脸灿然地问好,前台的工作人员也不忘笑盈盈地说一句:“Have a good day!”
小镇静谧一片,和那黄金般的笑容相衬的,只有茫茫大海上粼粼闪烁的水波。
踏着朝霞出海,寻向我梦寐的大堡礁。一路惊涛拍打,风起云涌,船身颠簸仿佛在跳拉丁美洲的swingdance,唯有徐徐拂面的海风带给翻腾的胃一丝慰籍。同行的朋友早已兴致勃勃地换上泳装、带好潜水泳镜,我却孤伫船头,痴望着海天一色的碧蓝,向灼灼的艳阳挥手问候。远方的海面暗暗浮动着金黄的光芒,或许就是在那里,美人鱼将英俊倜傥的王子救起,女巫奸笑着将她夜莺般的歌喉收入囊中;小丑鱼尼蒙躲过千万只鱼鹰的血盆大口跃入人类的世界,尼蒙的爸爸费尽周折随暖流直抵澳洲……
童话如水,清清纯纯的美好随着水波在阳光下微憩。
坐上游船,透过船底的玻璃,看见大石块上成群成片飘逸舞动的珊瑚群。人们赋予了他们简约而特别的名字:“意大利面珊瑚礁”披着及腰长发,随风摇曳,尽情欢歌;“大脑珊瑚”如大脑皮层一般沟壑纵横,沉默冷峻,铁骨铮铮……一丛珊瑚随着海波消逝在视野里,又有一波在不远处招手相望,属引连绵,宛如水中的万里长城。
导游介绍,白顶的珊瑚礁已经沉淀了千年精髓,在人类社会中可谓“老之将至”;而蓝、红顶的珊瑚依然蓬勃地生长着,敏感而细腻地捕捉着每一个生命镜头。
想不到如此安静如钟的珊瑚,也在悄悄地、缓慢地向阳生长。
或许穿梭其间的鱼儿会为他们点燃梦境中的烽火吧。
祝福这片洒满光芒的土地。
(四)2月18日
迎着海风,一路驾车来到热带雨林。
军车沿着杂草丛生的泥泞小路缓缓驶入一片浓郁的翡翠瀑布,巨大的芭蕉叶在轻风中惬意地摇摆,云霄里的桫椤微微颤动着枝蔓,一切林木都仿佛在向我们摇曳曼舞。熠熠闪光的宝蓝蝴蝶翩翩飞舞于碧丛之间,金灿灿的阳光从繁叶的空隙中抖落下来,轻抚着仲夏日放声吟唱的生灵。
大自然的天堂,或许会有旅人的足迹?
两条悠长的辄痕隐隐浮现在深深浅浅的翠绿尽头,泥石小径渐渐消失在了碧水清潭中,太阳一出,微微雾起,便隐匿了。
这里盛放着一片由林木和虫鸟共同织起的灿烂而辉煌的葱茏。
潺潺的溪水流淌在苍翠碧玉间,洁白的微浪飞溅在融融青绿里,蜥蜴趴在河畔的绿叶上沐浴着温暖的日光,不知名的虫儿纵情哼唱着森林狂想曲……
两只蝴蝶穿着花裙在繁茂的树丛中流连,是在商量着飞往梦中的乌托邦?
绿草茵茵,蝉鸣阵阵,是在挽留炙热如火的炎夏?
我不会知晓答案,对这个绿意流淌的世界来说,我只是个陌生的来客,偶然叩响了门铃,探身,前行。
这里的一切,恍若晶莹剔透的梦。只有撒在碧绿间的阳光,带着些许暖意,余留在了记忆深处。
呜呜作响的直升机载着我飞向了太平洋的一片湛蓝。远方天空与海洋的界线已模糊成一片朦胧的白色,海面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出彩虹般亮丽的色泽,浅白,淡黄,天蓝,湖蓝,深蓝……那是用水和淡雅的墨色在宣纸上渲染开的色团,由猛虎般的浪涛牵引着向外奔腾,如同蜻蜓点水一般,轻轻一触,便是一圈圈醉人的涟漪。
大堡礁隐隐地浮动在前方。
那是怎样的一片璀璨啊!碧绿的岩缘若隐若现,七彩的珊瑚礁随着海波的节奏轻歌舞蹈,相拥成片,连绵不绝。飞机呼啸着飞过一片珊瑚礁,便有另一片更硕大的堡礁闪着金光跃入视野,像是忘不到头的台阶,一步步通往另一个深邃而遥远的世界。
我想我已经忘记了耳旁直升机翼的隆隆作响。
我听到了遥遥的呼唤,来自大海,来自堡礁。
来到布里斯班时,已是星光灿烂。恍然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正值热闹的除夕夜,或许鞭炮、爆竹声正充斥着华夏土地每一个城市和乡村的空气,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摆好了美味的年夜饭,亲爱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正在举杯欢庆、阖家同乐。
今日的唐人街想必也会灯火通明,饭菜飘香。
愿清风习习将我的祝福带到大洋彼岸。
路远迢迢,我们拥有同一片澄明如水的月光。
(五)2月19日
来到布里斯班河畔。
或许是我的脚步太过匆匆,南岸公园还在朦朦胧胧的细雨中恬睡,像一个安静的婴孩,做着天真烂漫的梦。公园里尽是青翠欲滴的草坪和郁郁葱葱的树林,偶尔可以看见穿着短袖、人字拖的夫妇手挽着手穿过小径,走进一片泉水淙淙般的碧绿。寂静的街头少有行人,叫卖冰淇凌的年轻女孩哼着歌搭起篷帐,长裙飘飘的碧眼姑娘舔着巧克力蛋卷互相说笑,雍容的老人拄着红木拐杖,缓缓走进晨雾中橘红与金黄交融的霞光。
宁静的雨城,幽幽的芬芳。
我步履轻轻,不觉走入了树林深处。一顶红棕色的木屋在繁茂的树冠中隐隐现现,散放着已逝光阴的气息。这是九八年布里斯班城举办世博会、唯一存留至今的尼泊尔馆,精湛细腻的雕刻依然盘旋着木柱,栩栩如生的宗教传说如龙蛇一般爬满了整条木梁,斑驳的石墙上,也正古香屡屡。
想起上海的世博会,这样精雕细琢、人工篆刻的展馆,恐怕不太多吧?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建筑都被闪亮的玻璃大厦替代,人们沉醉于深夜中璀璨夺目的电子荧光,希望这座深匿在林中的写满沧桑的展馆,带着满满的厚重感,把今天的故事余存在金色的阳光中。至少,这份美丽存在过,而且不曾离开。
晌午,街道渐渐地喧嚣起来。
阳光照进了布里斯班上空黯然的白色,枝头的鸟儿浅浅吟唱,吹奏着夏日的琴笛。我从微笑的年轻女孩手中接过雪白透亮的冰淇凌,和闺蜜一起坐上了公园中央的摩天轮。
车如流水穿梭于交错的公路间,少了焦躁,多了从容。
碧绿的树荫下,老人们一脸悠然地踱步,孩子们笑颊灿烂地嬉戏。
遮阳篷上渲染着一片深浅不一的翠绿,点点粉嫩的红花闪烁其间,宛若一杯杯艳丽的琼浆。
远方的来客流连于涓涓流水边,望着星星帆影远逝,暗叹光阴荏苒。
……
摩天轮在半空中徐徐停下。一伸手,便触摸到了这座海滨小城悠然的气息。嘴角的冰淇凌在日光下渐渐融化成甜蜜的清泉,欢快地蹦跳、嬉闹、喊叫,汩汩流淌在阳光融融的记忆深处。
驱车到黄金海岸,灰蒙蒙的天空仿佛随时要垂下星光般的泪珠,大海在风雨的召唤下向白沙滩咆哮而来。我脱下凉鞋,脚丫在沙滩上踩出一条歪歪斜斜的小路,黄白交杂的细沙如同低声细语一般温柔地摩挲着脚底,映衬着浪花高亢的歌谣。望着同行队伍中的两个小不点无比兴奋地向大海奔去,仿佛看见过去那个扎着粗辫子、留着齐刘海的小丫头,手中紧握着一只鲜艳的风筝,咧开嘴欢笑着奔跑在沙滩上……
记忆仿佛是脚底下随浪潮而去的流沙,衬着时光的幻影。
此刻的我,只是痴痴地伫立在海边,任凭大风吹打,失去了幼时逐浪的梦。
是那段金色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么?
雨终究还是如竹筒里的豆子一般倾泻而下。
我孤伫雨中,望这暮色清明,碧海如天。
(六)2月20日
阳光之洲的最后两天,竟都是在细雨朦胧中度过的。雨幕模糊了昔日人山人海的梦幻乐园,空落落的游乐场里,四处传响着天空的低吟。
有两个年轻的澳洲女孩,结伴来梦幻乐园玩,想要凑齐15个人玩过山车,于是拼命地鼓动我们说:“It's exactly awesome! It's extremely fun!"无奈我们这群流淌着亚洲血液的游客,望着灰蒙蒙的雨天,大都无动于衷,只有我和小伙伴跃跃欲试。女孩们嘟着嘴巴耸了耸肩,但很快又笑若春花,互挽着手奔向了其它的项目,背影逐渐消失在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中。
雨愈下愈大,噼里啪啦浇打着店铺的顶盖。路边有一家冰淇凌店,里面的阿姨探身出来,一脸灿烂地问我:“Honey,你要什么口味的?”
选项里居然有我大爱的曲奇雪糕,太棒了。
阿姨拿起一把奇大无比的挖勺,满满地挖出一球,冰淇凌一下子撑满了整个塑料杯子。然而她似乎依然觉得不够,又挖出了一大勺,“啪”地一下,盖在了原本就鼓鼓囊囊的塑料杯上。
“亲爱的,够了吗?”
我望着她手里那个摇摇欲坠的塑料杯,战战兢兢地摇了摇头。
阿姨哈哈地笑了起来,把杯子递给我。“今天游乐园好多项目都关闭了,真遗憾。不过雨季的昆士兰州也很美,不是吗?”
她双手搭在冰柜上,托着脑袋,温情脉脉的蓝眼睛中倒映着外面倾盆的大雨。
车子在雨中奔驰前行。导游介绍着澳洲的风土人情,言语中不仅一次自豪地称赞,澳大利亚是全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
可我看到在这里,似乎有点凄冷,高速公路上不乏长龙般的车队,冷峻的高楼随处可见,酒店也是无比简朴,和国内的相比实在称不上奢华。
这和我梦想中的桃源差得有点多。
只是——-
这里的公路上从来不会有刺耳的喇叭声,即使是雾蒙蒙的阴雨天,车辆依然有条不紊地前行着,车上的乘客会在充盈着雾气的玻璃窗上画下美丽的图案,司机会互相微笑着问好致意。
这里的高楼总是与成片的青翠相伴,每当工作疲惫之时,抬头便是碧绿无垠的草坪,金发碧眼的孩子在草地上追着蝴蝶,年轻的姑娘拎着购物袋漫步而过,有说有笑,怡然自得。
这里的酒店会在早晨温馨地放上一盒免费的可随身携带的早餐盒,如果客人一大早便要匆匆离去,可以在路途中用牛奶麦片和甜美的饼干把肚子填饱。酒店门口偶遇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太太,看见我和妈妈穿着亮丽的母女装,主动帮我们拍了一张合照,背景是雨幕中的布里斯班河,和河岸满脸阳光的人们。
想不到,一向晴空万里的澳洲也会有阴雨绵绵的时节,黄金海岸也会在乌云的笼罩下有些索然无味。
或许我们来的不是时节?
但这里的人们分明一个个神态自若,淡然从容。
这里的飞鸟鱼群,甚至是草草木木,仰面微笑,无畏风雨。
原来,叫作“阳光之洲”,是因为这片土地会随时随刻在内心深处放晴,与阳光同行。
或许,这就是幸福。文/黄书祺
以上就是和阳光同行作文6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二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