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玄月份接连三场台风导致玉米大面积倒伏,吉林已经十多年少有人工收玉米的情形了。
长春岭镇玉米栽种大户张志胜见告我们,他种的11晌(注:1晌为10亩)玉米原来用联合收割机两天就收完了,但现在,较往年提前一周开始收割,4口人干了5天也只收了不到1晌,“家家户户都有收割压力,一天的工钱开到200块,还是没有人来。

这才有了国庆假期第四天的凌晨5点40分,长青村落15位村落民结伴去收玉米的事。
天刚蒙蒙亮,他们坐上一辆装玉米的货车,前往14公里外的巨发村落。
这场致18人去世亡、1人受伤的惨烈车祸,就发生在去往玉米地的路上。

18人去世亡吉林扶余车祸背后300万亩玉米的抢收压力 汽车知识

农用车事件

对付吉林省扶余市长春岭镇石桥村落靠近514省道(以下简称S514)附近的大部分村落民来说,10月3日至4日的夜里,会是最近难得的寂静时候。
在这条公路旁拥有一家农机修理部的王文秋在睡觉前把稳到,凌晨旁边,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了起来。

王文秋已经好几天睡不好觉了,现在正是玉米收成的时节,S514作为连接松原市区与扶余市北部一些村落镇的主要道路,从玄月底就没有消停过。
东北地区天亮的早,屯子房屋隔音又差,每天五点钟,王文秋都能听到拖沓机马达的轰鸣声、铁质农具磕碰的声音,还有喧华的人声。
他想着:这雨假如能下到来日诰日清晨,自己该当能睡个安稳觉了。
如果雨下一夜,玉米地里全是泥,是进不去人的。

事实上,在王文秋的感知里,4号清晨的噪音确实小了很多,直到那声巨响传来,他从睡梦中惊醒。
履历见告他,那是撞车的声音。
他出门前看了眼韶光,刚过五点半。

事件发生在间隔他家不到150米的位置,他看到三辆车撞在一起,一辆拉着矿泉水的大货车同小货车劈面撞上,车身严重变形,驾驶舱完备叠在了一起,还有一辆农用拖沓机被撞翻在一旁的沟里。
雨该当是没下多永劫光,刹车痕、碎片和血迹遍布在那片路面。
“最触目惊心的还是人”,他说,两辆车的驾驶员被困在驾驶舱内,死活未卜,还有很多人被创造躺在小货车的货斗里和地面上。

巨大的响声使附近村落民很快聚拢起来,人们报了120和交警。
王文秋说,最开始大家是准备急救的,一度有人喊他回修理部拿工具破拆车辆,但是这些伤者的情形实在是太严重了,绝大多数人已经没有反应和意识,普通村落民完备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内脏损伤,能不能按压,以是大家实际上也做不了什么。
不久后交警和急救职员赶到,在现场设置了保护区,开展急救,并开始指挥车辆绕行。

“大家都吓懵了”,王文秋说,石桥村落的村落民们乃至没来得及清点伤者和去世者的数量,“大家最开始以为是本村落的,很快意识到不是,但是由于这些人大都也没有反应,无法应答,以是也不知道关照谁。
”后来才知道,小货车上的农人,险些都是长春岭镇长青村落的,一个石桥村落东10公里之外的村落落,而他们是要去石桥村落西4公里的巨发村落帮人收玉米。

10月4日19时30分许,扶余市公安局发布情形解释称,当天5时40分许,在514省道39公里处扶余市长春岭镇石桥村落附近,由西向东行驶的号牌为吉A1E19W小型普通货车撞至前方同向行驶的农用四轮拖沓机尾部后驶入对向车道,与对面驶来的吉JMK350小型普通货车相撞。

目前,该起事件致18人去世亡,1人受伤。
个中,经初步勘查创造当场6人去世亡;闹事车辆驾驶室严重变形,经拆解后又创造2人去世亡;因伤送往医院有10人经抢救无效去世亡;另有农用四轮拖沓机驾驶员1人受伤,正在积极救治,无生命危险。

长青村落不算大,10月4号这天,本来是村落里一位过世老人下葬的日子,险些所有人都在那边参加葬礼,由于十一假期从打工地回到家中的唐云鹏也在个中。
他见告,葬礼中途,溘然有人说村落上去收玉米的车失事了,许多人都是从葬礼现场奔到事件现场的。

在长青村落,人们还来不及去想是哪里出了问题。
由于这起车祸,村落里十几个家庭瞬间破碎。
唐云鹏失落去了自己的六个亲人,两个侄子,两个叔侄,还有一位叔叔和一位婶子。
或者说,小货车上这16个人,本便是亲戚或邻居。

300万亩玉米的压力

最初,人们关注的焦点都在这辆车和这条路上。
不少长青村落村落民提到,S514是这两年新修的,路况在村落庄公路中算是相称不错了。
在今年7月份当地交管部门颁布的《关于514省道限速、测速的公告》中,该路段被限速70km/h,“这是针对松原4月份拿起交通事件整改的结果,证明路面本身该当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地村落民提到最多的,是人为成分。
“为什么要五点多就去收玉米,由于收不完啊。

“吉林有十多年没有过人工收玉米的情形了。
”长春岭镇的种粮大户张志胜种着11晌玉米。
然而9月上半月,罕见的连续三场台风打击东北,先是9月初“巴威”温顺打前阵、接着9月8日“美莎克”来势汹汹接棒,再之后“海神”北上追赶。
三场台风过后,扶余乃至全体松原市近九成的玉米涌现倒伏。

扶余市农业专家团的成员,农技专家王文禄当时接管媒体采访时,就已经明确表示,由于玉米已经进入成熟期,棒头变沉,秸秆变硬,已经没有扶正的可能,减产已成定局,“减产至少有两成”,他说。

王文禄见告本刊,当时他们也预见到了倒伏对收割可能的影响。
玉米不像棉花或小麦,有横跨全国的收割军队,其依赖的多是本地区庄家自有的农机具。
对付张志胜这种规模的种粮大户来说,每年9月26日,黑龙江农垦的1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会提前一周旁边到位,但是今年的测试收割当中,险些所有的收割机面对倒伏的玉米都无能为力,“一晌地统共能收7车玉米,最好的一台,机器能收回来4车,人工还得捡3车。
今年到位那12台收割机,第一天就回去了10台,第二天剩下2台也回去了。

但今年从创造倒伏到收割,景象只给农人留下了20天旁边的韶光,“无论是研发还是改装机器,韶光上都没什么可能。
”王文禄说。
根据松原市农业屯子局供应的数据,2020年扶余市栽种了300万亩玉米,占到全部粮食作物的7成,而全体松原,则有1189万亩玉米处于待收状态。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工收割成为了末了的选择。
因此王文禄等农业专家才决定,将原来十月中旬的收成日期提前两周,为人工收割留出韶光。

不过,韶光仍旧相称紧张。
张志胜见告本刊,机器收割时,他11晌地只须要两天,均匀每晌地收割的本钱是600元,而换成人工收割,一个人1天只能收6-7分地,“而且基本上是六点钟之前肯定得进田,然后一贯干到五点多入夜,这样每晌的收割本钱高达3500元。

“纵然是这样,”张志胜说,“今年这个局势,你拿着钱也找不到人,我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招工,能稳定干三四天的险些没有。
”他的田里4口人干了5天,也只收了不到1晌。
如果再这样下去,他说,根据预报全体10月都多雨水,而且今年10月尾就要下雪了,不少玉米可能会烂在地里。

“在今年这种情形下,想组织一支16个人的军队,这个卖力人一定是下了一番力气的。
” 张志胜判断。

抢收

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的,是唐云鹏的叔侄唐东,他今年37岁,十多年前与妻子结婚后住在巨发村落,两人育有一儿一女。
唐云鹏见告,唐东搬到巨发村落是照顾到爱人是独生女,有两位老人须要赡养。
唐东是一位村落庄年夜夫,在村落上算是比较受尊敬的人。

失事的这辆车前几年就买了,“买这种小卡车也不是说想着要营运,便是村落里边买个大件东西啊,包括拉拉粮食啊,轿车用着肯定未便利。
”这次,是他侄儿和老丈人承包了大概三晌地种玉米,由于倒伏后收割机指望不上,这才请唐东帮忙联系长青村落的村落民。
“之以是联系长青村落,是由于长青村落离长春岭镇更近,村落上做生意的人多一些,相对种地的人不太多。
”而巨发村落由于更偏远一些,像张志胜那样种地的家庭居多,遇上现在农忙,没有空闲人口。

今年由于须要人工收割,险些能回家的壮劳力都回来了。
唐云鹏说,他印象里唐东组织这一批收玉米的人并不困难,“虽然农活确实是苦活,收玉米的时候,又得掰,又得砍,很辛劳;但农人们也朴实,大家都是想着假期闲在家里也是闲着,不如去把这200块钱挣上。
”终极,承包地皮的两兄弟亲自参与,唐东叫了他的弟弟,还有他的父母。

青云村落另一位村落民张杰见告本刊:唐东请了16个人去帮忙收3晌地,想的该当也是快一点收完,“所有人都是在抢收,只要地里还能进得去人,都是想着赶紧把玉米收回来。
”他说,按照4号的雨势,如果雨一贯下到清晨,或许他们就不会去了。

至于坐在小卡车的货斗里是不是违法,彷佛没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卡车是帮助往谷场运玉米的,它彷佛天然也就承担着运输农人的浸染,在张杰心里,屯子人都是这么用车的,无论劳动的地块间隔村落落是1公里还是10公里,也没有人想过要买意外险之类的。
然而,意外就这么发生了。

事件现场图(图源:视频截图)

人们震荡于一起交通事件带来的惨痛伤亡。
利用农用、货运车辆载人,究竟是必须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还是一种因广泛存在而应该默许的农业生产现实情形,在网络上一度引发了广泛的谈论。
也有人提到在今年4月份,松原市发生一起去世亡12人、伤4人的重大交通事件,与该起事件极为相似,也是由于事件发生在一辆核载5人,实载15人的小货车上。
长青村落村落民称,从10月6日开始,当地开始严查农用车、卡车超载征象。

(文中王文秋、张杰、唐东为化名)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我们那些不敷齿数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