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王钟宝表示:“永康的五金企业须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校只有随着经济发展办法转变而‘动’,随着家当转型升级而‘走’,环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永康技工’”。
老总担当班主任
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
今年3月,永康市职技校与超人集团互助,成立了“超人机电班”,并共同订定了《超人机电班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内容、传授教化操持及师资团队等进行了详细规范。超人集团副总裁金天鸿担当这个班的名誉班主任,由6位企业技能专家组成“讲师团”也定期参与日常传授教化。据统计,在上个月举行的演习招聘中,这个班有29位同学进入超人集团演习事情。
在永康市职技校,像这样的特色班还有很多,如“尤奈特机电班”、“正阳机电班”、“宏远数控班”、“众泰汽修班”等,涉及十多个行业,形成了“课程内容共定、师资军队共育、传授教化过程共管、演习基地共建、教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荣”的校企全方位互助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永康市职技校秉承“企业须要什么,我们请教什么”的传授教化理念,大胆改革传授教化内容,大力开拓校本课程,形成了校企互助开拓课程的新机制:
一是聘请课程专家、企业界人士组成课程开拓辅导委员会,让企业有决策权;二是形成了“企业调研—事情岗位剖析—岗位技能确定—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标准体例—传授教化内容开拓—课程审定”这一课程开拓的基本流程,让企业有全程参与权。
近两年,学校编写完成并公开出版的校本教材有24种,个中校企共同编写的《模具构造与设计》、《模具加工技能》等7种教材已在全省中职学校内推广利用,《模具专业传授教化辅导方案》被评为浙江省精良传授教化辅导方案。
引企入校办“校中厂”,学天生为闇练工
永康市职技校从生产性实训中找到了校企互助的切入点,采取校企共建的办法,引企入校办起“校中厂”,变实训工场为生产车间。“引企入校的切入点便是校企共赢,‘校中厂’既能发挥企业的特长与上风,又能让师生顺利参与到设计、生产等环节中,在企业得到效益的同时,学生也能取得真经。”副校长徐晓光说。
2013年3月,慈溪市锋锋模具厂入驻永康市职技校模具产学研中央,建立了“校中厂”。学校无偿供应了企业所需的生产园地及100多万元的设备,企业也投资近80万元,引入部分设备,并将13名技能职员派到学校事情,使“校中厂”成了名副实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一年多来,学校安排两个模具班全程参与到模具设计、模具编程、精雕机操作、线切割等工序中,师生们不仅帮企业完成了生产任务,还自主完成了100多套模具的设计与生产。
2013年8月,学校汽修实训中央与永康市聚车宝汽修有限公司互助,建立了“汽车做事中央”,做事项目包括车身修复、油漆钣金、轮胎、内饰的清洁和保养等。今年3月,汽修专业组以“汽车对外做事事情室”作为技能互换平台,在原有根本上又增加了汽车常规保养及疑难问题办理等新项目,使这个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与汽修实训中央一样,各专业的实训基地也广泛开展生产性实训,比如,与尤奈特公司互助生产新型电机配件,与博特休闲用品公司互助生产铝轮芯,与宏远齿轮厂互助生产平板齿轮、四角齿轮……互助企业越来越多,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越来越成熟。
徐晓光认为,学校与企业互助在校内建立生产车间,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对企业来说,节约了生产本钱,缓解了用地和技能工人短缺等问题,可以腾出更多的韶光与精力投入到其他产品的开拓生产中;对学校来说,把花费性演习变成生产性演习,实施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不仅节省了演习本钱,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实践中理解企业,闇练地节制生产技能与操作技能,未出校门就成为技能闇练的师傅。”
重视技能做事
校企深度领悟
在校企互助的不断深入中,永康市职技校逐步意识到,传授教化性演习场所、生产性实训场所的互助只是初始阶段,要使校企互助迈向更高层次、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就要在技能做事互助等方面进行深层次领悟。
学校有一幢占地6000平方米的模具研发中央大楼,完备按照企业生产哀求进行建造,就连地坪厚度的设计、地下管线的铺设、消防举动步伐的配备等,也完备符合企业生产的哀求。大楼内设模具制作、数控加工等4个实训车间,每个车间摆满了各种高精尖设备,仅设备总投资就达到2500多万元。
学校采纳各种方法营造“崇尚技能”的氛围,号召各专业西席都要研讨某一个技能领域,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西席在专家和企业师傅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技能做事,学生也以工学结合的办法参与个中。
模具研发中央主任陈雄伟老师带领学生组成的项目组,承接并顺利完成了金华市兆发工具厂的技改项目,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同时提高了生产安全性,降落了产品报废率;今年9月17日,学校有21项发明创新及生产工具改造作品参加了永康市中职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生组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依据现实须要进行发明创作,如“高空摘果器”、“紧急充气救生腰带”、“干电池更换装置”等作品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学校还组建了“五金技能做事队”,通过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做事永康平台、西席企业实践、行业展会等多种渠道征集技能技改项目,然后根据西席的技能水平对项目进行挑选,采取双向选择的方法落实给某个项目小组进行研发。今年上半年,学校已完成了金华市兆发工具厂、永康市东信工具厂、江苏昆山绿遥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7项技改项目。
永康市职技校在技改领域的不断创新研发,引发当地企业界的关注,有企业老总坦言:“永康职技校的一个技改项目,彻底改变了我厂沿用了20年的的生产办法。”如今,哀求与永康市职技校互助的企业越来越多,干系的技改项目也纷至沓来,目前又有30多项技改项目摆在了“五金技能做事队”的案头。(任务编辑:应蓓蕾)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