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星夜兼程,一边赶路一边计算,老天子眼看就弗成了,接下来该是吕后执掌江山了,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假如把她妹夫斩了,恐怕自己的头也保不住。

于是他和周勃商量,樊哙是陛下的连襟,现在陛下一时糊涂,让我们去杀樊哙,万一哪天他后悔了,定会杀我们为樊哙报仇。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先把樊哙关进囚车,送到长安让陛下自己处置。

人彘 吕后吕雉 休闲娱乐

果真,当陈平一行人押着樊哙走到函谷关时,就收到高祖刘邦驾崩的。
刘邦临去世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只因他得到一个小道,在燕地平叛的樊哙,准备等他去世后,领兵杀害自己的爱子赵王刘快意。

当然,刘邦知道太子刘盈生性仁弱,而刘盈母亲吕后很有政治头脑,手腕也很强硬,为了不让吕氏一族过于强大,他也想在活着的时候,削弱吕氏家族的力量,节制兵权的樊哙自然首当其冲。

可惜刘邦千算万算,所托之人是“两边谄媚”的陈平。
吕后翻身做主人后,立马让人剃掉刘邦宠妃戚夫人的头发,让她穿上囚犯的衣服,脖子套上一个铁圈,罚她在永巷里做苦役。

戚夫民气有不甘,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歌词大意是:儿子做王,母亲做囚徒,谁去见告我儿赵王啊,回到长安替我报仇呀。

吕后听到戚夫人的歌词后,知道赵王刘快意是她的心腹大患,便下旨召回十岁的赵王。
赵王的天子哥哥惠帝是个年夜大好人,知道母亲要谋害赵王,就让他同自己一起吃住。

一天清晨,惠帝出门打猎,看赵王睡得正喷鼻香,就没忍心叫醒他,等到回来时,赵王七窍流血,已经被毒去世了。

吕后对戚夫人母子的恶毒,全都来源于刘邦的换太子闹剧,刘邦一贯不喜好太子刘盈,以为刘盈性子弱爆了,一点都不像自己,他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快意做太子。

吕后可以忍受刘邦的无情无义,她的底线,便是儿子。
为了保全儿子的太子之位,她殚精竭虑,乞助外廷大臣,制造舆论,让哥哥问计于“谋圣”张良,在张良的指示下,请出世外高人“商山四皓”,造成太子羽翼已丰的假像,如此才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

刘邦自然知道吕后的手段,废立太子失落败后,为了保护爱子刘快意,他将爱子封为赵王,又派有恩于吕后母子的周昌去赵王封地做国相。
虽然他采纳了一系列补救方法,但却奏效甚微。

吕后替刘邦蹲监狱,做项羽的人质,从项羽的俘虏营回来,却创造刘邦早已温喷鼻香在怀,好不容熬到皇后位置,儿子的太子之位又差点被废……

她受了那么苦,得势后把“最毒妇民气”演绎到了极致,她把戚夫人的手脚剁掉,熏瞎双眼,毒哑嗓子,扔进厕所做成了“人彘”!
更为变态的是,她还请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前往不雅观赏,结果把惠帝吓得大病一场。

大概当初吕后只想罚戚夫人在永巷做苦役,但戚夫民气有不甘,唱起了《舂米歌》。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去世为伍!
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如果这是真实的历史,那么戚夫人的悲惨结局很大程度是她自己造成的,在那个时期,她只能寄托男性生存,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刘邦驾崩靠山已倒,还无知到唱那样的歌,害了自己也害了儿子。

吕后却是真正的政治家,她颁布过很多惠民政策,轻徭薄役,与民安歇,放宽做生意政策,她主政的那些年里,人口、经济迅速增长,边疆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

但她也是孤独的,她的儿子怨恨她,那些当了诸侯王的庶子们,当心翼翼地防着她、厌恶她,她的吕氏族人只想利用她……

他放不下手中的权力,只能选择先下手为强。
大概她也曾想过放下,却创造没了退路。
他只能一直地给吕家人更多权势。

他的侄子们却是恃宠蛮横的纨绔子弟,她去世后,吕氏一族惨遭灭门,就连儿子惠帝的孩子,都被斩尽杀绝。

如今,人们一说到吕后,就会想到“人彘

”!
实在,男性帝王手中的鲜血,怎么会比吕后少?只不过,古代男女地位相差太大,女人的狠,更随意马虎被历史记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