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三毛,《如果有来生》一定算得上是她的代表作,收录在她“写给自己”的文章中,这首诗辞藻瑰丽,平实中透着浪漫,让不少喜好她不羁风格的读者手不释卷,那么这首诗,三毛究竟想表达什么?
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在丈夫荷西去世后一年,但专集名“写给自己”让人起初认为是作者的自我勉励。希望自己来生是一棵树,不去依赖,不去探求,做最真实的自己,走只属于自己的路,不依赖别人,不追寻别人的目光。希望自己是一阵风,纵然只有一瞬间,在自己看来也是永恒,不多愁善感,不对万物感情,寂寞的时候就去旅行,不思念,不爱恋。希望自己来生是一只鸟,不因迷途而苦恼,东边是希望,南边是港湾,西边追寻光明,北边唤醒芬芳……
向西逐退残阳
文章总构造利用排比,将自己的希望化身于三种物象身上,实际都是对自己的期许,丈夫荷西的去世对三毛是一种沉痛的打击,日日忍受相思、爱恋之苦,乃至在丈夫去世后对生活充满迷茫,不知将要做些什么,无论是像风、像鸟、还是像树,都挣扎着作者如果像它们一样,现在就不会如此煎熬,不依赖荷西,不爱恋荷西,不专情于荷西,也不会在荷西去世后不知该去向何方。看似充满懊恼的排比,却在末了一处,以大略的一句统统推翻,只希望来生的相逢,能化为永恒,峰回路转,三毛仍旧以为,纵然像风像树还是像鸟,都不如将相遇化为永恒更能得以宽慰,这一处排比比前三处都更显分开实际,但也正是这一处更显三毛对荷西的思念和爱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期,生平只爱一个人变得天方夜谭,也正由于这样人们才会对过去这种生平唯一人的故事不忍卒读,或许我对这首诗的品析也带着浓厚的浪漫色彩,源于对现在时期爱情的名贵,如果是一个被社会的条条框框规范的人,想必更多的会读出一种神往自由的觉得,品析出的情绪也源自于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这本身也是读诗的乐趣。何况这种口语诗不像古代的诗歌,搜一下便能百度出类似思乡之情、爱国之情这种固定的答案,才更值得读者去品味一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