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有 8500多万名残障人士,约占人口总数的6%。《中国残疾人奇迹研究报告(2023)》显示,目前仍有1000多万名就业年事段的持证残障人士尚未实现就业。即便是已经列入就业范围的,也有相称一部分残障人士面临收入较低和岗位不稳定等问题。
在探索残障人士就业路径的过程中,有两个案例挺吸引人:长沙职业技能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听障)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达到100%;回绝收小费的“喜憨儿洗车中央”已有37家复制店成功运营。
但在专家看来,这部分成功案例并未成为残障人士紧张的就业办法。实际上,残障人士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而这部分企业在招聘残障人士时仍存不少顾虑。专家表示,应该引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残障人士就业,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冲破部门之间的隔阂,让残障人士的就业培训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
听障学生的“贴膜”专业课
针对残障人士就业问题,日前来到长沙职业技能学院分外教诲学院采访。从2018年起,该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听障)专业就业率均达到100%,实现了“专业对口”,且毕业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现在讲起来是故事,当时看上去都是事件。”实际上,第一届学生的就业情形让专业卖力人严爱芳焦头烂额。汽车的维修和发动机声音关系密切,也须要与人互换,因此听障学生开展维修事情的难度较大,就业形势严厉。
2018年,严爱芳调研数百家企业后,确定了一个能够发挥听障学生上风的专业方向——汽车贴膜,培养出中国首批聋人贴膜技师。教室便是事情间,操作办法编成口诀印在卡片上,贴在显著位置。教室上,学生们像是在车行事情一样,以小组形式用烤枪对膜面定型、用净水和刮板清洁膜面……
长沙职业技能学院分外教诲学院辅导员张晶见告,听障学生们都很坦直、纯粹、激情亲切,他们渴望和周围的人做朋友,也会顾虑如何与对方沟通的问题,但实在无需任何同情或是怜悯的感情,只要尊重、信赖彼此,就能通过大略的手语或是笔墨、肢体措辞等形式沟通。
正好相反的是,在残障人士就业上,社会企业惯用“问题视角”来看待这个群体,过分强调了他们的分外性。严爱芳表示,对付残障学生来说,将来他们须要面对客户和企业的高标准、严哀求,以是在传授教化时该当比普通高校更为严格,让学生做到“极致”,才有利于残障学生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在社会层面探索残障人士就业路径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少发展为“可复制”模式的案例。这些就业模式从“上风视角”出发,认为残障人士能够依赖自身的上风来发挥潜能和应对寻衅。
严爱芳正在授课
不卖惨,用劳动得到肃静
“喜憨儿洗车”项目创办者曹军的儿子,便是一名喜憨儿。
喜憨儿是指患有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分外人群。在我国,1200万心智障碍者的就业率不敷5%,远低于其他残障种别群体的就业率。《成年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状况和需求调研报告》显示,无论是监护人还是心智障碍者,他们对就业的需求都很强烈。
曹军也曾抱负过,经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后,儿子能够规复到和普通人一样的程度,但随着年事的增长,曹军开始顾虑自己和妻子离开人间后,儿子该由谁来照顾?2015年,曹军联合别的9位喜憨儿家长一起,众筹成立了海内第一家“喜憨儿洗车中央”。开业至今,全国通过“深圳喜憨儿洗车中央”的无偿帮助和支持,已有37家复制店成功运营,为400多位喜憨儿供应了就业岗位。
一贯以来,“正常收费,回绝小费”被张贴在“喜憨儿洗车中央”的门上。曹军给喜憨儿们传达的理念是,想要得到别人尊重,不是靠卖惨,而是要靠劳动证明自己的代价。其他洗车行洗一台车常日会用两名员工,而喜憨儿洗一台车却须要五六个人一起操作,但这样就能担保和同行比较,效率是相同的,收费标准也一样,能够有底气去和同行业竞争,而不是靠获取别人的理解和同情来坚持买卖。
曹军希望有一天,能够建立起一家专门为喜憨儿们供应托养做事的中央。这样,当喜憨儿有能力参与到洗车这类事情时,能够空手发迹,养活自己,在他们年迈损失劳动能力时,也不会流落失落所,无依无靠。
“喜憨儿洗车中央” 内,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提示
仍待办理的残障人士就业难题
实际上,残障人士就业“招工难”与“就业难”共存并不新鲜。一方面,随着残障人士就业政策的出台与实行,企业招收残障人士的意愿增强,但部分残障人士不符合招工条件。另一方面,从目前残障人士就业岗位的培植情形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知足残障人士群体的需求。
李萌的亲戚李楠(均为化名)是一位听障人士,为了帮李楠找到事情,半年来李萌的鞋磨破了几双,车胎也报废了两个,结果大部分工厂都明确表示不接管,有些工厂乐意供应试工机会,但这样的岗位又缺少稳定性。李楠在一家工厂试工十几天后,对方以招聘到了“更适宜的人”为由辞退了她。
一位残障大学生见告,在读书期间,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她专门考取了很多资格证书来提升自己。但在找事情时,她所能选择的就业范围非常有限,“在学校学习了那么多课程,到头来却只能困在工厂里。”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将残疾人就业提升到更加主要的地位,并提出一系列推动企业落实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方法,对企业共同分担促进残障群体平等就业的社会任务提出更加明确的哀求。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残疾人奇迹发展研究中央研究员曲绍旭在接管采访时表示,在残障人士就业方面,涌现了一批可以复制的成功案例,但这些案例还并未成为紧张的就业办法。目前残障人士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的数量较多,受企业的现实情形影响,此类就业办法的质量并不理想。
曲绍旭表示,大多数企业配套的无障碍举动步伐有待完善,且长期以来不少企业总认为给残障人士供应事情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无法提升残障人士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残障人士长期的职业方案。曲绍旭认为,应该引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残障人士就业,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冲破部门之间的隔阂,让残障人士的就业培训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