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油画《中国,崛起!
》亮相广东画院新址,画作由广东画院副院长、油画家冯少协历时两个月完成。画作以波诡云谲的大海为背景,海面上乌云滚滚,兵舰驰骋;前方是一头鬃毛浓密的雄狮,它迎风瞩目,目光坚毅。这幅画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
在近日接管澎湃新闻采访时,冯少协表示,“我以创作油画《崛起!
》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同时也表达对天下和平发展、阔别战火威胁的良好欲望!
”
1964年,冯少协出生于广东普宁,自幼听祖辈们讲述战役年代的往事,虽然没有亲自经历,但对“兵荒马乱”的“惶恐”深深刻进他的脑中。日后,他在艺术创作中常常融入了对时期的关怀与思考。艺术批评家邵大箴曾评价道:“到现实中去,还是要让作品说话。冯少协用美术作品切入现实的胆子非常大,他有这个能力。”
2021年伊始,美国航母接连驶入南海的新闻搅动了画家的神经。一次,冯少协听到经典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义务,这睡狮渐已醒”的歌词激起了他创作冲动。
冯少协油画作品《中国,崛起!
》
冯少协油画作品《中国,崛起!
》(局部)
冯少协见告澎湃新闻,他先用寥寥几笔在一只烟盒上起稿,迅速勾勒出想表现的氛围和雄狮形象。“歌词中‘这睡狮渐已醒’让我遐想到以‘狮子’为主体形象进行创作。以是,当时一回到家,就立马查找了很多资料,看《动物天下》,揣摩狮子形象。全体创作过程,也是一边拿起画笔,一边循环播放这首歌。”画作中狮子代表有着五千年历史、崛起的中华民族,以勃发的英姿、坚毅的眼神,特立在世界东方,守护山河边陲。
对付雄狮的刻画,冯少协表示,这是一头有聪慧,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狮子,“狮子的鬓毛在海风中迎风直立,展现了它大胆无畏;狮子的眼神是整张画的灵魂所在,是我着力要表达的地方,透过眼神人们能看到它的武断镇静和高度当心;狮子脸上和身上的伤疤则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尽的苦难和累累的伤疤,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驾驶坚船利炮便是从海上而来,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伤疤便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要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冯少协
冯少协对表现大海的办法也作了数次调度。“一开始,海面上画的是滚滚乌云和行进中的龙卷风,之后我又将龙卷风改成了滔天巨浪,巨浪虽然看起来气势磅礴,却有些喧宾夺主,掩蔽了狮子的雄伟,以是又将巨浪改成了航空母舰,以此来表示当下的时期背景和国际场合排场。”
这张画的创作经由了反反复复考虑、修正,春节期间冯少协险些没有安歇。他希望以作品中清醒的雄狮唤起民众对付国家和民族历史和命运的关注,“面对目前的国际形势,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有血性,铭记历史,联络对外”。
冯少协特意用一段笔墨表达了创作感想:“中华民族历尽苦难,那曾经全身伤痕的睡狮早已清醒,并巍然䇄立在世界的东方!
一个充满活气与希望的中国,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天下和平和人类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如今面对西方霸权主义,理性、镇静的狮子绝不会有丝毫畏惧!
那百年屈辱的历史虽已远去,但干系的影象却刺痛无数中国人的心。本日,当我们再次面对西方反华势力的无理挑衅,同等联络对外的民族气节将被再次引发!
作为一个画家,我以创作油画《崛起!
》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同时也表达对天下和平发展、阔别战火威胁的良好欲望!
”
冯少协在创作中
冯少协现任广东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2003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英国皇家歌剧艺术博物馆、喷鼻香港大会堂、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多地举办展览,油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
任务编辑:陆林汉
校正: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