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一款非常另类的铁皮玩具——放在水里可以靠燃油动力运行的小火轮
这种小火轮由于完备是由手工制成,制作技能哀求太高,工艺繁复,以是几十年的韶光也无非一共做了一万多台,目前存世的不过千台,在古玩旧货市场上流传的不超过10台,单台小火轮的价格在千元旁边,要知道,它刚刚出身的时候售价只有一块钱,乃至更低。

(天津火轮赵)

天津最神奇铁皮玩具火轮赵昔时谁拥有它就相当于拥有了一艘航母 汽车知识

这种铁皮玩具俗称“火轮赵”,发明人叫赵振荣,山东临青人。
民国年间,12岁的赵振荣来天津,在红桥区三条石营门东一间小作坊里跟舅舅学白铁手艺。
三年后,赵振荣出师,练就了一手细活儿。

当时,火轮船是最新交通工具,普通老百姓能亲眼看看就开了眼界,乘坐一次回来高兴得能说两个月。
经典电影《小兵张嘎》里,嘎子有一句台词:“大掰、大妈,那时候你们要下天津卫,就用小火轮送你们,担保又快又稳当……”

赵振荣也迷上了火轮船,总去海河码头上看小火轮,回来后就自己琢磨着用马口铁做火轮船模型。
他做的小火轮,甲板上有楼台、桅杆、火炮,船侧面有救生小艇、救生圈,船尾有能改变方向的尾舵。
救生圈黑瓜子大小,炮管像火柴棍那么长,里面还能插一根针。
做小火轮,铁皮咬口要严,锡焊要细,每个环节都不马虎。

(小火轮老照片)

这种小火轮,船舱里装着一根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与船舱内密封的铁盒相通,一端甩在船尾。
铁盒里装上石油或者炒菜用的豆油、菜籽油,船放置在天津人家家都有的大木盆里,点燃油捻儿,船舱里的空气遇热膨涨,从船尾排气管中喷出,轮船烟囱里就会冒出黑烟,船就开始“突突突”地提高。
若调度尾舵,它还能在水里绕圈圈。

赵振荣做小火轮本来是自己玩,被别人看到了,要走给孩子玩。
后来赵振荣做了一批小火轮放在铁匠铺,有人看到就买走了。
再后来买小火轮的人越来越多,赵振荣带了几个徒弟,一起手工制作,每天能做一百多台。
小火轮卖出了名,赵振荣被称为“火轮赵”。

50年代公私合营,“火轮赵”带徒弟加入“六一玩具社”,小火轮的销量越来越广,华北、东北等地玩具商都来订货。
当时小火轮售价一元旁边,但也算是比较贵的玩具。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天津劝业场、百货大楼、中原公司,以及估衣街、北大关等地,凡是卖玩具的地方都能买到“火轮赵”。
这些小火轮造型各不相同,有快艇、帆船、兵舰,最大的二十多厘米,最小的火柴盒一样平常,在当时,这是天津小孩儿最喜好的玩具之一。

(火轮赵)

那时候天津老百姓大多数都住平房,夏天下雨,院子里胡同里都会积水,浅的地界儿一尺多,深的地界儿二尺多,大人们为积水烦恼,孩子们却最喜好玩水。
雨过天晴积水尚未退去,孩子们用各种纸折成小船,或者用冰棍棍儿和猴皮筋编竹排,放进积水里。
这时候如果谁有一艘大号的“火轮赵”,就相称于拥有一艘航母,立时就会成为小伙伴的焦点。

赵振荣被评定为七级钣金工,但他手艺绝伦,同行都称他是“超八级”。
除了小火轮,他还有不少得意之作。
1956年,天津新港船厂参加北京工业展览会,须要制作一艘长150厘米、宽20厘米的拖轮模型,找到赵振荣。
赵振荣用马口铁手工敲打出拖轮上的锅炉、器材、管道等各种举动步伐,用了22天造出拖轮模型。
这艘拖轮模型浓缩了“火轮赵”几十年的手工艺技巧。

赵振荣为天津肥皂厂做过一套铁皮模型沙盘,厂房、厂院,各种机器设备一应俱全。
他还用半年韶光按1:100的比例制成了一座天安门城楼模型,长88厘米,高33厘米,用1000多块小铁片组装焊接,城楼上有八只灯笼,用96片不到0.5厘米的小铁片拼成。

(火轮赵)

天津市首届盆景艺术展览会于1990年举办,“火轮赵”带着他制作的4台小火轮,以及天安门模型、护卫舰模型、民俗帆船、工艺货轮模型参加展览会,得到最高奖。
“火轮赵”“泥人张”“鹞子魏”“灯笼王”成为天津民间四大手工艺制品。

1995年9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付与赵振荣“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1996年,赵振荣制作了一件8厘米长的不雅观赏小火轮和一艘能在水中航行的帆船。
这是他留下的末了作品。

赵振荣住在红桥区大红桥附近,2007年7月去世。
在他的遗物中,还珍藏着他15岁做的两只小火轮——这两只千篇一律的小火轮,长约7厘米,宽约4厘米,高约3厘米,小巧精细,历史感十足。
这是留存至今的最早的“火轮赵”。
(文:何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