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新疆行(二十三)天山脚下创伟业,戈壁荒滩建新城—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位于新疆石河子市城北三路,国家4A级景区。
2004年由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改扩建成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2008年向社会免费开放。

万里新疆行二十三天山脚下创伟业 作者/褚丽君 汽车知识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被新疆生产培植兵团命名为“兵团爱国主义屯垦戍边传统教诲基地”。
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诲示范基地”。
还是全国百家赤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016年12月,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入选《全国赤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石河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第八师实施师市合一管理系统编制,由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管理。

石河子市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部,阵势平坦,自东南向西北侧斜。
辖区总面积460平方公里,间隔乌鲁木齐158公里, 总人口5681万人。

最早的石河子原来只是戈壁滩上的一个荒野小村落,玛纳斯河的一条支流贯穿市区,枯水时令时岸边的一条由山洪造就的卵石沟宛如一条流淌的石子河,称为“石河”。
再加上当地人的措辞特点,便是在一件事物的后面加上“子”来表达,比如著名的新疆皮牙子,拉条子,遂起名石河子,一个形象又苍凉的名字。
石河子是共和国军垦第一城,“天山脚下创伟业,戈壁荒滩建新城”。
当年王震将军率中国公民解放军官兵来到玛纳斯河西岸,打响了拓荒建城的会战,绝不夸年夜地说,石河子是疆场老兵一锹一锹挖出来的。

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矗立着王震将军的雕像 ,王震将军站在他的战马旁,手握望远镜眺望远方,运筹帷幄,谋划未来。

铸剑为犁

展厅一楼劈面是群雕,再现了兵团战士艰巨创业的进程。

新疆生产培植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兵团承担着国家授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施党政军企合一系统编制,是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法律事务,在国家实施操持单列的分外社会组织,受中心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是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前辈生产和前辈文化的示范区。

屯垦戍边,源远流长,萌发于先秦,形成于汉,发展于唐 ,兴盛于清,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繁荣发展。
屯垦戍边是中国自秦朝以来各个朝代开拓边陲 ,巩固边防的计策举措。
新疆地区大规模的屯垦活动始于西汉,往后历代相袭,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国家统一 ,边防巩固,促进新疆地区发展,保障丝绸之路畅通 ,促进东西方文化互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浸染。
屯垦兴, 则西域兴,屯垦废, 则西域乱。

清朝是历代王朝中屯垦戍边管理制度最为完善、系统编制最为健全、成效最为显著的期间。
1758—1759年,清朝在平定阿古柏,大小和卓叛乱后,大力兴办屯垦戍边。
晚清期间为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左宗棠命清军与民团在西域大兴屯田。
1884年新疆建省到1905年全新疆新拓荒地960万亩 ,达到历代王朝屯垦的顶峰。
清朝屯垦稳定了新疆场合排场,促进了民族领悟,掩护了国家统一,改变了新疆南农北牧的格局,匆匆使了乌鲁木齐等大批屯垦城市崛起,在新疆屯垦史上具有划时期意义。

1949年4月23日,中国公民解放军盘踞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9月25日、26日,以新疆省防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沙赫德拉为代表的国民党爱国职员通电叛逆,新疆和平解放。
在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声中,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第二兵团第六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兵临玉门关, 直叩新疆大门。

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心军委决定西北军区与第一野战军合并,称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彭德怀兼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

1949年9月,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穿越百里草地挺进祁连山, 向新疆进军。

1949年9月,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五师十三团(原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营以上干部庆祝陕、甘、宁、青全部解放在酒泉留影纪念。

1949年底,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教导团女生大队从吐鲁番徒步向喀什行进。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先头部队第四师十二团及战车团抵进哈密。

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六军车队穿越天山峡谷。

1950年5月,为完成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任务,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以一团持续为根本组成由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族7个民族共139人的进藏先遣连。
1950年8月1日该连在团保卫股长李狄三率领下重新疆于田的普鲁村落出发,战胜了高原缺氧,风雪寒冷等困难,艰巨跋涉了数百公里,翻越终年积雪,海拔6420米的昆仑山,到达藏北草原。
一起上先遣连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藏族公民风尚习气 ,宣扬并严格实行民族政策,受到藏族公民欢迎。
途中李狄三等40人光荣捐躯。

1951年5月28日,进藏先遣连和后续部队在扎麻芒保会师后又连续提高,超过了海拔7615米的冈底斯山脉的东君拉达坂。
8月3日,进藏先遣连抵达阿里首府噶大克,为中国公民解放军胜利进军藏北做出了贡献。
在抵进和驻守藏北的短短一年间,进藏先遣连先后有63名官兵光荣捐躯。
1951年1月31日 为表彰先遣连的功绩,西北军区电令付与该连“进藏先遣英雄连”名誉称号, 全连每个官兵分别荣记一等功。

新疆军区生产培植兵团司令员陶峙岳。

1949年10月12日,中共中心发布民族军应改名为公民解放军的指示。
12月7日,中心军委批准赞许新疆叛逆部队改编为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
12月20日民族军改编为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五军。

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第一兵团先后从二军、六军抽调一批精良的政治事情干部到五军的军、师、团卖力政治事情,建立各级党组织和政治委员制度。
通过埋怨教诲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知识教诲,五军各部队政治觉悟提高很快,一些指战员被陆续接管到中国共产党组织,到1951年基层连队已普遍建立了党支部,五军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间。

1949年中国公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后平叛剿匪,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实施民主改革,巩固新生政权,充分发挥了战斗队、事情队的浸染。

1950年2月,中共中心新疆分局决定成立南疆、迪化和伊犁三个区党委,南疆区党委在喀什,由第二军党委兼任,迪化党委由第六军兼任,伊犁党委在伊宁,由第五军兼任。

1949年11月14日,毛泽东在西北少数民族事情的指示中指出:“要彻底办理少数民族问题,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
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中共中心新疆分局决定从民族军,战斗社,先锋社等组织中表现突出的精良分子入党。
同时在剿匪、减租反霸和地皮改革中培养和提拔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发展2000余名党员和1.4万名团员,在屯子建立340个党支部,为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创造了良好条件。

驻新疆的国民党部队通电叛逆后,少数坚持反动态度的军官和特务分子,利用解放军尚未入疆之时,制造反革命爆乱,企图阻挡解放军进疆。
解放军闻讯提前入疆, 迅速平叛。
各级党委根据党的联络改造政策, 帮忙叛逆部队妥善处理了叛兵抢劫烧杀事宜,场合排场逐渐平定。

解放军进疆之初,新疆匪患迭起,骑兵第七师中的少数反动军官与新疆的匪徒相勾结,利用部队中的宗教宗族关系鞭策叛乱。
为了担保建党建政事情的顺利进行,在新疆军区统一支配下,由第七师政委袁学凯率部平叛。
根据王震司令员指示,及时采纳有力方法,加紧对叛逆官兵的改造事情。

从1950年3月初至6月20日,在王震将军的指挥下,六军军长罗元发任北疆剿匪前哨指挥,分东西两线进行大规模剿匪战斗, 取得重大胜利。

1950年3月26日,第十六师第四十六团第二连由副营长胡青山带领进驻伊吾,与主力部队相距100公里。
在主力部队进剿骑兵七师叛乱时,二连溘然被尧乐博斯匪帮包围。
仇敌毁坏了交通,割断了电话线,使二连完备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二连孤军与匪作战,大胆地坚守伊吾40天,击退仇敌7次大规模进攻,毙匪53人。
直至5月7日始与东进部队汇师,完成了保卫伊吾的光荣任务。
5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来电奖励二连,后又付与“钢铁二连”光荣称号,付与胡青山“战斗英雄”称号。

新疆和平解放时,经济掉队, 公民生活贫苦不堪。
为加快发展,减轻当地政府和各族公民的经济包袱,驻疆部队展开了大生产运动,不仅拓荒发展农业,同时还兴办工、交、建、商业和科教文等社会奇迹

根据毛主席关于军队参加生产培植的指示,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于1950年1月21日向驻疆部队发布开展大生产运动命令,动员11万名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戈壁荒滩就地屯垦,创建军垦农场。
农场成立初期,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风头水尾的沙漠边缘,边疆沿线白手起身,开辟新绿洲,新良田,培植当代化团场和军垦新城。

1953年5月 ,新疆军区奉命将所属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培植部队。
第二十二兵团及第二、第五、第六军各部改编为农业培植第一师至农业第十师,建筑工程第一师以及工程建筑团, 汽车运输团。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中心军委总参谋部电令,发布成立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的命令,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与二十二兵团合并,驻新疆公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 、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分开国防部系列, 组建“中国公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培植兵团”,实行屯垦戍边任务。

兵团成立初期,党政事情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心新疆分局领导,生产管理受新疆省政府领导,1956年6月,国家农垦部成立后,新疆军区生产培植兵团受农垦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
1969年12月16日,国务院、中心军委指示,为适应边陲培植和战备须要,兵团重新划归新疆军区建制。

为迅速改变新疆解放前基本无工业的状况,驻疆部队官兵节衣缩食,每年2套单军装改为1套,每年1套棉军装改为3年1套,军服双层衣领改为单层,4个口袋改为2个,均匀每个官兵每年节约用度91.2元,用节约下来的资金培植第一批当代工业企业 ,奠定了新疆当代工业根本。

1952年至1955年,生产部队为了增援新疆经济培植,把节衣缩食培植起来的19个大型企业无偿移交地方政府。
之后兵团又连续发展工业,许多工业企业补充了新疆空缺,多种工业产品创造了新疆第一。

  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军大衣

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有着296块补丁的军大衣。
新疆解放前农牧业生产趋于破产,几个工业小厂管理掉队,产品质次价高,不能适应供求须要,为了迅速改变新疆工业掉队面貌 ,新疆公民解放军独立重生艰巨奋斗,把国家拨付给他们的军费作为培植资金,广大指战员把自己的津贴投入互助社,节约菜金、粮食和衣帽鞋袜用度,累计每年每人节约90余元投入新疆工业当代化工业培植,就这样铢积寸累,积少成多,驻疆部队建起了一座座工厂。
军大衣上的片片补丁,陈说着军垦人不求所取,艰巨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八师121团王德明师长西席捐赠

  军衬衣,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这件有着146块补丁的军垦战士穿过的军衬衣,经由多年的浆洗和缝补,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样式,看起来更像一件夹袄。
为了发展经济,开办互助社,指战员们节衣缩食,军服的双层衣领改为单层,四个口袋改为两个,这件军衬衣便是军垦战士们独立重生,艰巨奋斗的最好证明。

第八师121团王德明师长西席捐赠

嘠斯六九吉普车 一级革命文物

这是新疆生产培植兵团陶峙岳司令员乘坐过的专车。
20世纪60年代初,陶峙岳察看玛那斯河流域管理处时,看到水利工程职员的交通掉队,常常靠两条腿奔波于水利工程点,就把自己乘坐多年的嘠斯六九吉普车赠予给了玛河管理处,勉励他们为新疆,为兵团的水利奇迹多做贡献。
这辆车赠给玛河管理处后,一贯利用到20世纪80年代初。
1998年军垦博物馆将其收藏,1999年该车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为发展壮大屯垦戍边奇迹,兵团大力凝聚人口,大批复转军人,支边青年,城市知青,大中专毕业生纷纭加入兵团,兵团军队迅速扩大,从成立时的17.55万人,猛增到1966年的148.54万人。

兵团成立后,一批批复员转业军人增援兵团屯垦戍边奇迹,成为兵团发展壮大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1958年2月24日, 中心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干部复员转业参加生产培植的指示》。
1963年到1966年,国务院和中心军委安置给兵团的复员士兵和转业干部8万人,大批复员转业军人来到新疆,成为屯垦戍边的中坚力量。

王震将军率领大胆的官兵屯垦戍边,守护家园。
然而面对20多万尚为婚配的官兵,王震将军深知没有家的顾虑,心便难以安定,没有后代的延续,根便难以扎深。
于是他向上级申报请示了新疆的现状,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党中心高度重视特批准新疆军区从内地各省征召未婚女青年参军,增援新疆培植。
这一迅速传遍了湖南大地,1950年3月8日,第一批湘妹子登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于是8000湘女上天山便成为新疆屯垦史上最为滚烫的故事。
青春年少没有人去想卫国戍边须要多少年,离去亲人须要多少载。
到了新疆之后,她们住进了地窝子,点起了石油灯。
连长在地上画了一个框框,见告她们说:“这便是你们的家”。
然而她们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用她们勤恳的双手和武断的信念,在万古荒原上开垦出了一片片希望的野外。
继8000湘女上天山之后,山东、江苏、四川、湖北、上海、广西等地四万多名女青年都参加到屯垦新疆的培植奇迹中来。
1966年万余名上海知识青年、温州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在叶尔羌河边万古荒原创建一个新的团场—新疆兵团农三师215团。
她们扎下了根,终于有了第一块钢,第一块糖,第一缕电,第一块布。
她们以母亲的坚韧,战胜了当代女子无法想象的困难,孕育了新疆下一代,她们是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的第一代戈壁母亲,她们的故事让人泪目。
如今戈壁早已换上了新颜,昔日的荒原早已成为绿州,而那些戈壁母亲们早已白发苍苍,但是她们的精神永存,她们的故事将永久传颂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成为屯垦史上最动人的篇章!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公民解放军从甘肃、湖南、山东等地招募大批女兵进疆,参加边陲培植。
1949年从陕西、甘肃青年女学生中征兵千余人,1951年从华东野战医院征调未婚山东籍女医护军人2000余名,1950年至1952年从湖南征青年女兵数千人,1952年从从老解放区山东征召女兵6000人,1954年从山东征招青年妇女近7000人,她们成为发展壮大兵团奇迹,推动新疆培植发展的主要力量。

1951年9月,新疆军区运输部汽一团政治处主任郝正元与从湖南参军从军的同乡周镜月结婚,他们是由王震与陈实(兵团规复后第一任司令员)牵线作媒成家的。
照片为郝正元与周镜月新婚夫妇与王震母亲合影。

陆振欧、孙玉兰夫妇结婚照。

兵团遵照中心和自治区党委果指示,从1957年到1970年共安置内田主动支边职员21.5万人。
在兵团奇迹感召下,1963—1966年,上海、天津、北京、武汉、浙江、江苏约12万知识青年,相应国家号召投身兵团奇迹,个中上海知识青年达97048人。

屯垦戍边是党中心授予兵团的职责义务,从1956年开始中苏关系恶化,兵团在发挥生产队、事情队、开拓培植新疆,推动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同时,武断屡行战斗队职责,为巩固西北边防,掩护国家统一,守卫祖国领土主权完全,兵团加强武装力量培植,成立武装机构,组建发展壮大民兵军队和值班部队。

1958年,毛主席号召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
1961年1月兵团党委印发《关于组建基干民兵事情的指示》决定在兵团司令部设立武装部(师级),各师和管理处设立武装科(团级)团场设专职武装干部,同时组建13个武装基干民兵营,另组建5个武装基干民兵连。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安全形势严厉,面对周边敌对势力南北夹击的威胁。
1966年9月15日,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心军委决定在兵团新增建10个步兵师,1个地面炮兵师,1个高射炮师,1个坦克师。
后由于文革这13个师没有组建起来,只组建了12个步兵团,1个工程团,2个独立营等部队,共1.9万余人为现役军人报酬。

从1960年起,苏联方面就不断在中苏边疆挑发难端。
1962年4月至5月间,在新疆伊宁霍城,塔城等地区涌现了3.6万居民在苏方策动下越境前往苏联的情形。
在伊宁市乃至发生了一些不法分子冲击政府机关,打劫政府档案的事宜。

“伊塔事宜”发生后,4月26日,兵团在奎屯农七师师部召开北疆农业师紧急会议,哀求各师立即组建值班部队,准备开拔边防前哨。
5月5日起,根据中共中心、西北局、自治区党委和公民委员会的指示,兵团立即组建了6个独立营共21个民兵连,奔赴中苏边疆布防,建立边防哨卡,检讨哨和巡逻点共82个,兵团民兵合营国防军在边疆线上昼夜巡逻,保卫了边陲各县公民政权,有效劝阻了边民越境。

1962年5月29日,数百名暴徒企图冲击伊犁区党委办公楼,兵团农四师派师部警卫连一个排和干部轮训班一个排,农八师两个基干民兵连参与平息暴乱。

新疆生产培植兵团副政委张仲瀚与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第一政委王恩茂。

在平息暴乱的同时,兵团还要实行“三代”任务。

1962年4月,周恩来总理召见兵团副政委张仲瀚,指示新疆生产培植兵团要承包管持治安,劝阻边民越境的任务,对边民越田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和基层事情实施“代耕、代牧、代管”等“三代”事情。
根据党中心和西北局、自治区党委果指示,兵团党委决定从农四师、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和兵团直属单位抽调干部310名,职工16750人组成“三代”事情队,带着自备的汽车、拖沓机和康拜因奔赴塔城、裕民、额敏、霍城4个县12个公社,6个牧场实行“三代”任务。

1962年5月,周恩来总理召见张仲瀚,指示兵团在实施“三代”后,要沿着中苏边界建立国营农场带,兵团边疆团场带,成为抵御外敌入侵,掩护边疆安全的樊篱。

1962年11月,张仲瀚指出:边疆农场即搞生产,又做地方事情,又搞武装担负边防任务,这条农场带,不是纯挚的生产带,而是战斗与生产相结合的边疆鉴戒线。
1962年到1988年底,兵团在新疆西北、东北和西南的边疆地区先后建立起58个边疆团场,形成了纵横10—30公里的边疆团场带。
边疆团场职工一手拿锹,一手拿枪,采纳以民对军的斗争办法,坚持种“政治田”放“精神牧”筑起了一道屯垦戍边的国防樊篱,在保卫边陲,培植边陲中发挥了主要浸染。

1969年6月10日,苏军溘然侵入我国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塔斯提河地区,绑架兵团一六一团牧工,驱赶羊群。
一六一团职工孙龙珍为保卫祖国领土不被陵犯,在对苏军进行斗争时不幸捐躯,年仅29岁,捐躯时还怀有身孕。
6月14日,兵团党委追任孙龙珍同道为中国共产党党员,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付与孙龙珍革命义士称号,随后一六一团组建了以孙龙珍命名的女民兵班。

1988年4月23日,我国与苏联的界河阿拉克别克河爆发特大雪融性大水,咆哮的河水冲毁了我方桑德克龙口堤坝,大片的房屋草场良田被淹。
如果不能使大水重归故道,根据以界河中央线划界的国际老例 ,一但河流向我方境内改道,将有55.5平方公里的地皮变成邻国的地皮。
存亡关头,十师一八五团干部职工与各方增援力量一起奋战十六个昼夜, 终于堵住决口,让界河重归故道。

兵团人在戈壁滩上没有地皮自己开荒,没有屋子搭帐篷,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蔬菜打黄羊,修水渠,打田坎,种粮食,栽瓜果,戈壁滩上盖花园。
在艰巨奋斗的日子里,兵团呈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故事感天动地,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公民币1960版壹元的正面图案便是采取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第一代女拖沓机手为创作元素。

王孟筠,湖南人 ,1940年出生,1952年3月,不满14岁的王孟筠虚报年事,来到农六师八一农场增援新疆培植。
艰巨的生活 ,繁重的劳动使她患上了风湿性枢纽关头炎等多种疾病,但她仍旧忘我坚持事情。
作家邓普以其业绩为原型创作出电影剧本“生命的火花”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 ,鼓舞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奔赴边陲。
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王孟筠发明了治疗风湿的“蜂毒治疗法”,王孟筠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1958年在兵团农一师开拓塔里木挖大渠的劳动竟赛中,王世卿、王华玲、赵桂荣、郭桂荣和赵爱莲创下了人均每天搬运沙土72立方米,超过男战士 ,夺得良好红旗。
全体工地被她们的精神所冲动,工效猛增。
她们受到自治区兵团领导王恩茂、陶峙岳的接见。
她们合影的照片刊登在公民画报上,被誉为“塔河五姑娘”。

魏德友 ,1964年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农九师一六一团,与妻子一起来到萨尔布拉克草原 坚持在边疆线上放牧巡边,巡边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称于饶地球赤道五圈,堵截越境畜生恒河沙数,劝返临界职员千余人次,未发生一起涉外事宜。
曾得到“时期模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等光荣称号。

兵团成立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科技奇迹的发展。
建立连有农业技能员,团有农业试验站、良种站,师有农科所,兵团有农科院相对完全的科研体系,呈现了一大批精良的科技人才,取得了大量前辈科研成果。

1950年生产部队在南北疆试种棉花,个中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十五师驻沙湾县小柺部队以由苏联引进棉花种子植棉3亩,收成籽棉200余公斤,均匀亩产67公斤多,首次在新疆植棉成功,为往后玛那斯河流域大面积植棉积累了履历。

兵团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在军队战时卫生事情根本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连有卫生室,团有卫生队,门诊部(所)师有休养所、医院,自下而上一个较为完全的医疗体系。

兵团成立后,教诲奇迹发展迅速,到1966年兵团已形成幼儿教诲、小学教诲、中等教诲、高档教诲和少数民族教诲各门类、多层次的笔墨教诲体系。
兵团共有中专12所,培养了多类中等专业技能职员,兵团成立三所高档院校,即兵团农学院,医学专科学校,塔里木农垦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出身于1949年9月中国公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的行进途中,现在已经是(211工程)重点培植院校。

1959年6月10日,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国公民解放军第二次文艺汇演的全体文艺事情者,新疆生产培植兵团演出《塔里木赞歌》。

1959年兵团成立了绿州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多部反响兵团生活的电影。

1975年3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新疆军区党委联合给中共中心、国务院和中心军委上报《关于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改变生产培植兵团体制的请示报告》,3月25日,中共中心、中心军委批准了自治区党委和军区党委果报告,决定撤销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的领导机构 ,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
兵团机关、团场归所在地(州)领导,现役部队归新疆军区建制领导。
全国其他12个生产培植兵团陆续被撤销。

1981年12月,中共中心、国务院、中心军委决定规复于1975年撤销的新疆生产培植兵团, 这是被撤销的全国13个兵团中唯一规复的兵团。

兵团规复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兵团党委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心关于兵团事情的一系列决策、支配和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克意改革,对国有农牧场实施大包干任务制,兴办家庭农场,企业承包经营任务制,建立当代企业制度,发展多种经济身分等方面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造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革,民族问题 ,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受国际场合排场变革影响,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活动呈上升态势 ,新疆反分裂斗争进入一个比较尖锐的期间。
为了掩护新疆稳定和国家统一,中心决定进一步加强兵团事情, 支持兵团发展壮大。
1990年3月13日, 国务院批准兵团实施操持单列。

兵团规复后,在奋进改革的同时,虔诚屡行掩护新疆稳定,巩固西北边防的职责义务。

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兵团各级建立了公安、检讨、审判、法律、行政、监狱管理等政法机构,并不断完善事情职能。
1984年兵团党委政法委成立,1991年兵团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与兵团党委、政法委员会合署办公,2003年兵团党委戒备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兵团党委政法委员会,2019年兵团掩护掩护稳定和平培植领导小组办公室、兵团边防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兵团党委政法委员会。

提升维稳戍边能力, 1983年7月17日组建兵团预备役师。

1984年4月17日,国务院批准兵团组建“中国公民武装警察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生产培植兵团支队”(正团级)纳入中国公民武装警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系列,受新疆总队和兵团双重领导,以兵团为主。
1988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新疆总队兵团支队调度为“中国公民武装警察部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生产培植兵团指挥所”(副师级)。
1996年2月10日,国务院、党中心批准新疆总队指挥所由副师级调度为正师级,正式纳入武警部队内务系列,由武警部队和兵团实施双重领导。
2012年8月30日,中心军委调度武警新疆生产培植兵团指挥部体例等级为副军级,,2017年10月1日兵团指挥部改称“中国公民武装警察部队新疆生产培植兵团总队”。
2018年1月1日,武警总队由党中心、中心军委统一领导,实施中心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系统编制。

兵团人利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

从博物馆展厅出来,在博物馆的侧面是一个不大的广场,这里是原来兵团陶峙岳司令员和政委张仲瀚的办公和居住场所。
现在广场上有雕塑和一些武器,农机,再现了老一辈兵团人的生活情景。

兵团人的电影院。

兵团人利用过的武器和拖沓机。

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是共和国军垦名城。
1950年初,王震、陶峙岳、陶晋初和二十六师政治委员王季龙等将领选址石河子,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第九军第二十六师进驻茫茫戈壁石河子,开始了屯垦戍边的新征程。
群雕描述了王震将军带领他的部队打消万难,历经千辛万苦穿过茫茫戈壁站在这片地皮上,眺望远方的历史瞬间。
群雕传承了老一辈军垦人的革命精神与信念,不断勉励后人铭记历史,艰巨奋进,爱国爱疆。

地窝子是兵团人最早的家,地窝子不仅是拓荒者居住的宿舍,还是食堂、会议室等,第一代兵团人有不少人就在地窝子里结婚生子。

地窝子便是在地上挖一个房间大小的坑,选择坑的一处挖一条斜向地面的通道,然后在坑沿上架上胡杨木的梁和椽子,再依次铺芦苇和麦草,末了压土封顶。

地窝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供人长期居住,四壁和地面比较平整,屋中用麦草粘土和成草泥抹光封严。
有的在顶上开个洞,铺上一块玻璃,就可以透进光芒。
常日这类地窝子里会有木板床,小桌,板凳,还有锅碗瓢盆和灶台之类的用品。
第二类是开荒、打柴、伐木人的临时住所。
地窝子里面留一个高一点的大土墩,铺上草便是床,留一个更高一点的小土墩,铺上报纸便是桌, 在壁上掏一个洞,放碗筷油灯等杂物。
由于这类地窝子多用于干土铺顶,稍有触动土灰就会从麦草的缝隙中簌簌落下,比较简陋。

窑洞房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办法,多分布在中国陕甘宁地区。
垦区开拓初期,窑洞房因大略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成为继地窝子往后军垦战士最常居住的房屋。

新通航Y—5飞机

运—5(别号丰收—2)是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在苏联安—2型飞机的根本上仿制和发展的小型多用场飞机。
它以农林为主,兼顾地质勘探,探测鱼群,运输救护等多种用场。

1983年新疆兵团航空军队出身,王震将军亲笔题字:军垦农航。
目前兵航拥有两个系列四种机型的飞机35架,共完成工、农、林、救灾翱翔73400小时, 27万架次。
为新疆兵团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12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9位老战士来信上指挥:长期以来,老战士们屯垦戍边,培植边陲作出了主要贡献,谨向老战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祝愿他们身体康健,生活幸福,以老兵精神勉励更多年轻人为中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代屯垦戍边的老兵有许多人从踏上新疆这片热土就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们忍受了思乡之情,离去之苦,在这迢遥的戈壁荒滩扎下根,为了祖国的领土不被陵犯,他们在新疆艰巨奋斗一辈子。

当我站在这里,看着兵团的历史,内心充满敬意,为兵团人的奋斗精神冲动。
纵然本日走在新疆,也常常看到有沙漠荒原,我们无法想象70多年前这里的荒凉与贫瘠,是屯垦戍边的老战士们战寒冷酷暑,在最艰巨恶劣的地方做着最伟大的事情,他们的古迹惊天地泣鬼神!
由于有了他们的奉献,我们才有本日的幸福,屯垦戍边的老兵是共和国的英雄,当世代铭记!

生在井冈山, 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六月穿棉袄,天当被,地当床,以雪为水,以月为光,他们献了青春献终生 ,献了终生献子孙,改写了自汉朝以来对屯垦戍边史一带而过的历史,我国历朝历代的屯垦史都无法与新中国的相媲美。
如今已经有四代人秉承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精神扎根新疆,前有左宗棠收复新疆,现有兵团人培植新疆,守护新疆。

兵团人几十年的奋斗,不仅在开拓培植边陲、促进民族联络、掩护新疆稳定、巩固祖国边防等方面作出了主要贡献,而且铸就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巨创业,开拓进取”为紧张内涵的兵团精神。
兵团精神是公民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战役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等赤色革命精神的继续和发展,是历代兵团人扎根边陲,报效祖国的强大动力,是兵团奇迹薪火相传、经久弥新的力量源泉。

新时期的兵团人走在实现中国百年伟大复兴之路上,弘扬兵团精神,书写时期华章!

走在新疆的地皮上,到处是美景,到处是歌声,一片片绿州草原让新疆格外俏丽,成群的牛羊让新疆不再荒漠,新疆各民族公民像石榴籽一样牢牢抱在一起,培植自己美好家园!

兵团人的精神如天山一样高高的伫立,兵团人的故事如塔里木河水一样永久流淌!

作 者 褚丽君

2024年7月12日

编辑:乐在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