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飘雪,金戈铁马。倾城之泪,血染樱花。娟然如拭,舞祭天下……”
——题记
时间一步一步吞没像流沙,曾经勇敢的心无法自拔,流过的泪水拭不掉的伤疤,原来天空海阔难寻神话……
当我转身倔强离开考场的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变了,丢掉了曾经的自己,丢掉了那个不可一世的自己,如今的自己,似乎已变得伤痕累累,有了太多的敏感和疼痛,那些年错过的机遇也已然消逝,难道,信仰光明也是一种错吗?!
梓莘花又开,努力守候花期,却在最后一刻凋谢了,无尽的折磨,痛苦的撕裂,为它执着开放的人儿,亦存亦灭,如同战败的城池,血染天际,永留哀伤。
转眼间,我们的季节过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奈和伤害,下一年的春天还会为我们而来吗?曾经的繁星还会为我们闪耀吗?恐怕这只是美好的意愿吧。夕阳西下,只留下空蒙的影子,成为蓝天下我们搏击的动力。
那些年,我们有过冒险的梦;那些年,我们有过曾经的辉煌;那些年,我们有过自己的花期;那些年的记忆,还会回来吗?我曾经一次又一次的追问自己,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是一直到现在,我根本没有确切的答案,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八年级一班,这个我和大家奋斗的地方,有过伤痛,有过辉煌,有过奇迹,这里留下了我们太多辉煌的记忆,可是,它们也会随着时间之轮的转动渐渐的流逝,直到湮灭为止。既然我们不能改变时间之轮的转动,那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不要在九年级的时候留下最后的遗憾。
那些年已然逝去,只剩下了自己对灵魂的谴责,绝望的孤独琴师奏响死亡之曲,那些年留下的,只有无言的殇和用不完的想念。难道生命的奇迹只是一场意外吗?生命的旅程只有未来这一张单行程票吗?
绽放本来无须悔,雨后芬芳更憔悴。红尘痴笑等人归,几番轮回桃花醉?
一颗宝石悄然落下,那是一个男孩拭去的泪花……
篇二:那些年的我们
那些消弭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满尘土的玻璃,花非花,雾非雾,一切愈见朦胧。那些年的我们,终于也只剩下背影……
开始的开始,我们是陌生人,定是前世回眸了几千年才还来今生的相遇。任烟花绚烂了一段又一段青涩年华,我们苦苦追寻着梦想。
那些年,我们编织着六瓣雪中的美梦,胸怀那份年少轻狂的负气。我们迷恋那片空灵唯美的烟花海,我们踮起脚尖眺望摩天轮的终点,我们对前程充满期待。那年的叶虽已瑟瑟随秋风,我们依旧带着一份纯真去拥抱自然。我们相信友谊地久天长,我们可以没心没肺地大笑,我们曾幼稚地以为年少就是资本,却在不经意间走过岁月的渡口,等待着下一个又不知道是怎样的旅程。
那些年,我们穿过年少的风,我们懂得了几多愁,愁字拆两半,一半化时间,一半化思念。有点彷徨,只是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忧伤,常常感叹“老尽少年心”。将自己埋葬在题海中,可是至始至终我都带有一丝倦怠感,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过。我只想一个人过安逸平淡的生活,却在初考幻化成的汹涌潮流中,被成群结队追赶的人们推搡得不知所措。我站在另一个角度看着那个狼狈不堪的自己,大笑而已。可是生活还是一如继往地进行着,没有丝毫改变,只有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不知何时由三位数变成两位数,红色的数字刺得人心惶惶。每天都有梦在心里头死掉,很多年前王菲的歌里曾这样唱过,对于成长,那是一种让人绝望的悲哀的预言。总是在不经意间看到一起看过的风景,走过那些一起走过的路,听到一首一起唱过的歌,想起那些熟悉的面庞。热闹的操场已经不再有我们的笑声,宁静的湖边是无尽的沉默。也许“少年不识愁滋味”再也不能标榜我们了。
那些年,我们终于变得成熟了。懂得了漫漫人生路,我们都只是过客。不再感叹季节的轮换,因为我们已懂得,经过冬的蛰伏,春的萌动来年夏天的叶又会撑起一片绿茵。澄澈,又充满希望。总感觉,如今的心境就像经历过沧海苍田的洗礼,已然平静。
那些年,沙漏流淌了一段又一段时光,时光疲惫了一个又一个沙漏。那些年的我们,也许才是生命最初的模样……
篇三:那些年的记忆
我坐在写字台前,手举着书本,紧捏起一张糖纸,回忆起那些年我们生活的记忆,那些回不来,找不到,已经溜走的过去和一个越走越远的你。
偶尔回首:已经泛黄的,折卷了边的相片,已经安静无语,和布满尘埃的书本。时间总是掩盖了许多东西,而我依然记得记忆中的你,记忆中的我,记忆中的过去,记忆中的糖衣。其实我们早已预料到了结果,却不知如何说起,当你吃着那一块块糖果,我忽然明白糖衣意味着离别与思念。当我看着你那越走越远的背影,忽然间才懂得所谓的缘份真的只是一场回忆——你我那共同的记忆,是那逐渐消逝的往昔。
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我们同样喜爱的风景?曾答应我要一起去西双版纳旅行,一起去杭州西湖体味真情。或许我们的骨子里都有着一股他乡风情,即使有的地方我们一生都不会涉足,我们仍存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将风尘刻画在肩头。
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我们同样喜爱的音乐?熄灯后我们躺在床上静听着田一龙的《一定要爱你》,踏着月色幻想自己是那《孤独的人》。仍记得你总是一遍遍轻哼小虎队《蝴蝶泉边》,还有那刘德华略带伤感的《冰雨》,我不知道你到底听懂多少,只明白你一味地享受沉浸在里面。
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我们同样喜爱的文笔?我们不读老舍、郭敬明。我们读柳宗元、韩愈,我们的品味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很怪异,但我们是真的喜欢,也许我们看不懂《荒原狼》,对《静静的顿河》也同样不能理解。但我们着实同情那鲁滨逊的漂流,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
我不知道仍然是否已经忘记了那些曾经,就像你带走我们的记忆那样不留痕迹,在窗口中模糊了那一起欣赏风景的画面,模糊了那共同聆听音乐的日子,在追寻回望中模糊了你的身影。
别人说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虽然无须打着灯笼去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需要长时间的洗涤,一旦铸成了友谊,更会金石同坚,永同退转。
或许有一天我会再次遇见你,你是否会像初遇时那样说声:“你好,朋友!”但愿:青春年华切勿虚度,咱俩的友谊之树常青永驻。
篇四:记得那些年
今天,天气很好,没有一丝风。一走出宿舍,看着那两棵光秃秃的银杏树,心中忽然意识到,冬天到了。
生活从来没有如此无趣。无趣到天天过着三点一线的日子,“教室、食堂、寝室、教室”天天这样循环。现在,只希望能够好好睡一觉,可是闭上眼,听到的还是干枯的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它们像是已经逝去的蝴蝶,从空中飘落下来,被人无情地踩在脚下,发出“咔吱”声。
睡不着起来走走,站在偌大的操场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想到这儿,突然好想见到她,和她倾诉,把心中的不爽全部掏空,可是,我们却再也回不到那些年。
记得那些年,我们手拉手,走在上学的路上。记得那些年,我们手拉手唱着属于我们童年的歌谣;记得那些年,我们手拉手,坐在草地上讲那些有趣却幼稚的故事;记得那些年,我们手拉手跳着专属我们的舞蹈,即使两张小脸冻得通红,也不肯回去。
你还记得吗?我们窝在被子里,从对方的瞳中看着自己。我们看喜爱的动画片,看得不亦乐乎。你还记得吗?我们唱过的“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记得那些年,有我们的空间,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可是,现在的我们,褪去了当年的稚嫩,现在的我们,懂得了太多太多,这一切让我们之间变得陌生。现在的我们,都受到了大人们的影响,金钱、利益观早已植入我们体内,对于现在的我们,我无话可说,我也无可奈何。
还记得当年的我们,喜欢下雪,讨厌下雨,喜欢冬天,讨厌秋天。
还记得,那些年……
篇五:那些年那些事
往此多年,记忆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和不堪。尽管生活如此的破败,表达如此的苍白,但生活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向上。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永不能忘的深情。
十二岁时,乡下冬天的天空是白色的。清晨太阳逾越过树梢照进小院里,阳光下的院子里充满了孩童的嬉笑声,还有一些细碎的对话。一阵冷风吹过,这些对话散落到我的耳边。我侧目看了看。姥姥安详的坐在有太阳的墙角处。妈妈为她梳着那花白的头发。姥姥含糊的说了几句话。或许,是冬天的冷风比较凛冽,也或许是姥姥的声音早已失去往日的清晰感。我模糊的听见姥姥小喊了一声:“影梅……”深冬季节这个名字异常厚重,仿佛碾压了这一地的沉寂。妈妈应了声:“嗯”。随即停下手中的动作说:“妈,当年您也是这样给我梳头,那时您总问我,等您老了之后会不会给您梳头?那时我只是乐呵呵的傻笑,而现在我早已明白:情到至深处,花已璨然开。”妈妈扶了扶眼镜,慢步移开到厨房。
我开始想起自己,那时妈妈问我这个问题时,我也没有张口就回答。虽不知怎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即使终在心底留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以后我也像妈妈给我梳头一样,每天清晨为妈妈梳头。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早已不能忘怀的俗语,那些早已埋下的深情,如今却无处安放。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永远回不去的童年。
十岁时,村子里的小路还不是水泥钢筋的构造。小路还是原始的泥巴,因为土地没有被水泥覆盖,所以摔倒了也不会受伤,自己还可以重新站起来。屋后有一棵百年槐树。夏天一到,许许多多的孩子便会乘着槐树的荫凉玩耍,而大人们则会搬出自家的凳子在槐树下闲聊……
现在,记忆中的沙包变了形状,穿行在树荫下打玻璃珠的人儿换了模样……时光几度轮回,早已惊艳岁月的年轮,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去。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早已流逝的时光,那些早已深种的情愫,而如今却无处寻觅!
篇六:走过那些年
时光流逝,岁月如斯。转眼却已近三年。夫三年,弹指一挥间,莫知将时,顾念及,空余留念,物是人非,人走茶凉。且三年,莫将年华付流水,回想时,悔当初。
我依曾记得第一次站在校门前的情景,望着大理石砖上气势磅礴的四个大字,磨砂石柱赫立眼前,伸手触碰到冰凉的台阶。心中满是激动,夹杂着些许胆怯,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它就站在那,仿佛那么崇高而庄重,却由于我这般亲切。后来,我有幸成了这所学校的一分子。从楼上拾级而下,每一步缓慢而轻盈,按捺着心中的兴奋,四处浏览着我的新校园,梧桐树叶卷过我的鞋边,阳光滋润着我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我深呼吸着属于这学校独特的清新气息,一切都美得那么不真实。
踏进教室的时候,全班的目光移到了我的身上,满是陌生的面孔,我草草找了个缝坐下。脸红到了耳根,紧张和羞涩迷上心来,我身旁的女孩消除了我的忧郁,她侧过身,将一摞崭新的新生资料放在我的桌上,一脸阳光地说:“你好!我是XXX,很高兴认识你!”一句简单的开场白,便使我们结识,获得了初中三年最真挚温暖的闺蜜情谊。
我目光搜索着班上的每一个人,希望能找到一个熟识的人,哪怕是同校的,大家脸上的青涩神情无不说明着,我们尚年轻。
渐渐地,我们亦由一开始的独独自自一个人,熟成了一片,成了一群虽没有血缘之亲却有兄妹之情的兄弟姐妹。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打闹,一起奔跑,一起攻克数学题,操场,小卖部,教室,到处都是我们欢声笑语的影子,我们没有庄严的宣誓,也没有同生共死的深情厚谊,却都悄无声息的走进了彼此的心里。下课后争论题目时涨红的脸,篮球赛上同学们的齐声呐喊和队员们的飒爽英姿,运动场上大家抱在一起的身影,这些都是我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临近毕业之时,似乎平时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一切都那么令人惆怅,伤感。不知下一个秋天,梧桐叶会不会落满校园,不知下一场运动会,还会不会有那熟悉的身影,不知在第二节课后,暖暖的阳光会不会照常撒进教室,不知道那个教室,会不会再传出熟悉的笑声,不知道多年后重回校园,那群兄弟姐妹还在不在。
青春即使如此,分分合合,成长的每一步都有泪水,但,沉湎于失去绝不是我们的风格,擦去泪水,努力向前奔跑,越飞越远,也无愧于初中三年。
希望若哪年重逢之时,我们能像以前一样亲切的说道:“老同学,你好!”
以上就是关于那些年的作文6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美德网初三作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