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芗剧的发源地之一,龙海曾走出邵江海等名家,历经百年景长,如今有芗剧演出团体多家,有“戏窝子”的美誉。戏团生动厦漳泉等地,每年演出2万多场,创下产值亿元以上。
对剧本近乎严苛的打磨、对演技的不断精修,是芗剧走出龙海、名扬海峡的主要缘故原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芗剧进入壮盛期间,两次进京申报请示演出。
看到民营剧团发展态势不错,不少人纷纭投入资金创办民营职业剧团,但芗剧市场演出业务毕竟“僧多粥少”,剧团一多,问题就涌现了。
大部分剧团一场演出收入4000到4500元刚好够本钱。但有些团竞相压价,戏金乃至只收3000元旁边。剧团无序竞争,让全体演出市场都受到了影响。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芗剧这一地方特色技艺名片,近年来,龙海对芗剧扶持动作频频。依托龙海职校,连续多年举办非整日制芗剧职业中专班,为民营剧团供应免费艺术培训。
据理解,目前为止,芗剧职业中专班共招生360多名,已有163逻辑学生毕业。
在积极培养后备人才的同时,为了规范民营职业剧团的发展,龙海市在今年举办了民营职业剧团“百团汇演”。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百团汇演由政府兜底——每个民间职业剧团演出一场,政府补贴五千块。
百团汇演,实在是通过政府搭建一个擂台,一百多家民营职业剧团上台较劲,一方面引发了各个民间剧团的创作激情亲切,另一方面也是良好劣汰,逐步规范演出市场。
传统戏曲如今大多生存不易,难得百年芗剧在民间还有不小的关注度,政府的公共做事及时跟进,扶上马送一程,芗剧或容许以逐渐走上复兴之路。
点击下方视频,不雅观看《新闻启迪录》宣布《百年芗剧:“戏窝子”能否走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