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积极参与绝版木刻画
张有青等村落民在县文化馆老师辅导下创作
三月莺飞草长,从思澜高速往糯扎渡方向出口行驶,看到波折的山路两旁的行道石头灯,就进入了澜沧线路渡江后的第一个驿站——大歇场。打陀螺、爬竿、喝普洱茶、山歌对唱、三脚歌、绝版木刻展示……茶马古道的重现让有81户294人的大歇场从藏在深隐士未识,转变成日子越来越甜蜜的网红村落,四面八方的游客来这里感知茶马古道曾经的繁盛。
繁盛的驿站再次热闹
1314米海拔的草皮街是大歇场最具“味道”的地方,蜂蜜、糖梨花、橄榄树皮、大白花、羊奶果、烤豆豉……这里店铺里的小食和满山的野果野菜让游客流连。当年的马锅头在渡过了澜沧江,准备翻越崇山峻岭之际,是不是也被这里的美味所吸引而容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规模,成了商贾、马帮固定的站点和歇脚之处,当年的驿站大歇场之名由此得之。
茶马古道跨过澜沧江的第一个驿站
顺着幽幽的石阶古道而上,步入“驿风往事”匾额的茶马古道博物馆,少数民族杂居、马帮往来、长期刀耕火种等历史,以及不同民族文化、马帮文化在此博物馆得以展陈,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生态文化秘闻在当下得以“规复”。
1314米的海拔,让这里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目的地
“秉持‘艺术赋能,振兴村落庄’的核心理念,以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赤色文化、马帮文化、生态文化为基底,捉住都邑人‘归园田居’的人文情怀,多方协力将大歇场文化资源上风转化为经济上风。因时制宜的挖掘村落庄个性,培植了茶马古道上既实用又简朴的特色村落寨,以村落庄文化旅游开启了大歇场村落庄振兴的大门。”县文旅局干系卖力人表示,把村落庄文化振兴贯穿于大歇场村落庄振兴的各领域,生动再现了百年前“山间铃盗贼帮来”的热闹景象。
村落庄里的茶马古道博物馆
在古时的驿站可以喝到适口的烤茶
2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央发布的国家公共文化云榜单中,澜沧“村落晚”成功入选榜单TOP20。“马帮铃响古道春回”村落庄“村落晚”中,便是以糯扎渡镇雅口村落茶马古驿站大歇场的一口古水井为线索,将当地流传的山歌波折衷当代盛行元素相领悟,用演出的形式展现了往昔茶马古道的盛况,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独具乡土魅力的文艺演出。文化的植入和滋养,让当地百姓和游客有不同的感想熏染,并共同感想熏染到烟火气息重回驿站带来的美好生活。
旧时马锅头的用户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茶马古道
鸟瞰糯扎渡水电站,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秘闻,充分挖掘茶马古道文化,以当地群众的资源为生产基地,将田园变景区、咖啡茶园变公园、发展休闲不雅观光体验旅游,以村落庄茶马古道博物馆为文化名片,2023年,全村落总收入663.8万元,人均纯收入11879元。
草皮街也成为了打卡地
紫色的春花唤醒了“古道第一村落”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四季村落晚”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做事水平,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村落庄新风貌、百姓新生活,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大餐”,丰富和生动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以特色文化旅游为打破口,打造农人创业平台,以三产带二产匆匆一产,实现三产领悟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屯子环境改进、家当多元发展、农人持续增收,全方位展现马帮铃响古道春回的文化魅力。
很多绝版木刻画,不仅获奖,还有很好的市场价格
云南网 王毅 拍照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