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音乐,生活便是一个缺点 ◯

TAOLU MUSIC

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 休闲娱乐

鸿蒙初辟原无姓,冲破顽空须悟空。

每次看《西游记》,都会被个中的音乐打动。

一首首经典的旋律,如嫦娥轻舞,似天瀑倾泻,即便时隔多年,也常常在我们的耳边响起。

然而,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西游记》的浩瀚神曲,竟然出自一人之手。

而此人的生平,也如西天取经一样磨难重重。

当《西游记》播出后,他就有了举办音乐会的动机,然后他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行。

历史上的唐僧取经也不过用了19年,而他居然走了30年,才终于实现人生梦。

在2016年的《西游记》音乐会上,西行的师徒四人再次重聚。

每个人先容自己时,都会引起台下的一片欢呼,大家已经记不清有多永劫光,没有看到过他们师徒的聚首。

伴随着主持人的先容,这场音乐会的举办者缓缓走到台前。

这位顶级大师,便是许镜清

百年西游

曾经有外国朋侪拜访许镜清,看到他简陋狭小的屋子后大吃一惊:“我以为你是亿万财主。

为什么这位外国朋侪会这么认为呢?

由于《西游记》音乐经典的程度,用十年一见都无法赞誉,只能用百年罕见来形容。

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冲动大方高亢、雄浑深奥深厚,是天下范围内流传最广的华语歌曲,据统计,海内外90%的华人都听过这首歌,而且能够哼唱。

片头曲《云宫迅音》,则是盛行度最高的纯音乐。

整首曲子雄浑有力、缥缈空灵,尤其是53秒处的女声响起,给人一种仙女吟唱的觉得,传说中的仙乐也不过如此。

浩瀚的插曲也都格外经典,比如《天竺少女》。

至今听来,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华美和欢畅。

“沙里瓦”的反复涌现,增加了几分天竺风情。
李玲玉模拟印度女声的粗哑,听起来像未熟透的葡萄般酸酸甜甜。

《吹不散这点点愁》,仅看歌名就有数不清的忧闷。

在《三打白骨精》中,猴哥为保师傅三打妖怪,但师傅肉眼凡胎,赶走了重交谊的猴哥。

猴哥风雨飘摇,三拜师傅,与师弟殷勤嘱托后黯然拜别。

当然我们也忘不了女儿国,九九八十一难中,小时候总认为这是最大略的一关,终年夜后才创造这是最难的关卡。

妖妖怪魅只能侵害唐僧的身体,只有她如火的眼眸灼刻在他的心中。

《女儿情》与《别亦难》这两首歌异词同曲。

从“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引人醉”到“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再到“人间事常难遂人愿,且看明月又有几次圆”,末了只剩下梦萦魂牵。

唐僧的心中有十万大山,但女儿国国王是一泓无法遗忘的清泉,只管他取来真经渡天下,但他的心又由何人渡?

谁也不知道,他的心中留下若何的遗憾。

功底非凡

《西游记》的涌现成为了无可匹敌的经典,许镜清也因此走向了人生顶峰。
他究竟是一个若何的人,又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创作出浩瀚神曲呢?

许镜清出生于1942年,山东龙口人,同许多资质奇绝的音乐人不同,小时的许镜清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分。

在他上中学和大学的时候,调皮的同学乃至给他起了一个“小傻子”的外号。

当他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由于性情耿直,并不受领导的看重。

但凭借着一股子执拗劲,他从戏曲、交响乐、电声音乐、民族管弦乐中汲取养分,不断地提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早在1972年,他就已经创作了盛行全国的民乐合奏《大寨红花各处开》。

进入80年代后,他又陆续为8部电影创作音乐,但很可惜的是,这些电影音乐都没有流传。

“那时大家唱得最多的是王立平的歌,《大海啊故乡》、《少林少林》、《驼铃》等。
我还想过,如果哪一天我能写出一首这样的歌,也知足了。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指立德、立功、立言。

作为一个艺术家,谁不想创作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呢?

在1983年的时候,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1983年春天,许镜清被推举至西游剧组。

《西游记》的拍摄是一件国家级的大事,剧组请了很多作曲家,由于当时的他名气一样平常,以是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几个月之后,他收到了剧组的一篇歌词《生无名,本无姓》,许镜清很快完成了创作,交给了导演杨洁,杨洁听后连声惊叹。

等到夏天的时候,许镜清正式成为了剧组的音乐设计。

只管多年以来,许镜清没有扬名立万,但是他早已打下了踏实的音乐功底。

△许镜清与杨洁

一代宗师

天下上有功底的人很多,但成为大师的极少,这是为何呢?

看完许镜清的创作过程就会知道,功底只是根本,更主要的是存心和创新。

当许镜清进入剧组后,收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为《猪八戒背媳妇》谱曲。

音乐可以表达各种感情,但表达诙谐诙谐有些困难,许镜清冥思苦想,终于有了灵感。

他从东北二人转中学来了夸年夜的表现方法,用板胡和三弦将曲子谱得非常风趣。

后来,他又接到了一首歌《敢问路在何方》。

许镜清谱曲有一个习气,从不记歌词,更依赖瞬间的觉得,但这首歌中的两句,“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击中了二心坎深处。

在一个细雪轻飞的日子,他从动物园站台坐公交车,看到满街的小商贩在大声吆喝,路上的行人来去匆匆,每个人都为了生活奔波劳碌。

溘然之间,他想到了母亲的辛劳,想到了自己的以往。

不知不觉间,“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的旋律飞到脑海,他立即下车,将烟盒取出,向小学生借了支铅笔。

结果这首原定为插曲的歌,因传染民气的力量被定为片尾曲,成为了传世名歌。

在全体创作生涯中,最难的还要数片头曲。

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形下,许镜清想过把师徒四人当主题,也想过把孙悟空当主题,但总觉得有所欠妥,持续数日没有动笔。

直到有一天清晨,他睡眼惺松地醒来,有光阴听到窗外一群临时工敲打着饭盒,哼着“当啷当啷”的调。

许镜清意识恍惚之间,随着哼了起来:“噔噔蹬蹬,噔噔蹬蹬,洞洞洞!

这种“噔噔”声充满了力量,像极了西天取经的坚韧,许镜清顺着灵感谱了下去,但仅仅有力量还不足,他再次陷入苦思,从清晨想到了黑夜。

当他在夜里辗转思虑的时候,脑筋里溘然飘来一个女声,有种天上来的觉得。

许镜清立即下床记录了旋律,于是有了我们本日所听的《云宫迅音》。

把二人转的曲调引入音乐,从敲击饭盒中找到灵感,持续数日的苦心孤诣,将弦乐、电贝司、电吉他等奥妙领悟。

这种呕心呖血和大胆创新,超过了那个时期的绝大多数作曲家,也造诣了《西游记》的旷世经典。

淡泊清贫

当《西游记》播出后,许镜清有了一个梦想:开一场音乐会。

一个国家级的音乐大师,开一场音乐会,那还不是易如翻掌。

然而,事实却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

由于他根本就没钱,常年居住在仅70平的屋子里,完备无力举办音乐会。

当外国朋侪拜访他时,惊呼他为什么不是亿万财主,而许镜清只能笑答:“我是一万财主。

△六小龄童与许镜清

由于性情淡泊,许镜清对付名利视若浮云。

当《西游记》播出后,许多媒体将《敢问路在何方》评为十大金曲,然而主理单位却总是找不到作者领奖。

在成名之后,许镜清仍旧恪守着清贫,以稿费和人为为生。

拿稿费来说,身为国家级的大师,他从不漫天要价,让很多互助的伙伴都不敢相信稿费如此低廉。

除了淡泊为人之外,另一个主要的缘故原由则是版权。

所谓的“一万财主”不仅指储蓄不丰,更包含一个极其酸楚的故事。

这些年来,主动找到我支付音乐利用用度的只有三部电影,分别是《后会无期》、《无赖天使》和最近上映的《三打白骨精》。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由于就这么几家。

从1986年到2014年,整整28年间,《西游记》重播了3000多次,但是由于当时的电视版权和音乐权版极其模糊,他所得的版税寥寥无几。

长路悠悠

当唐僧前往西天求经的时候,最初只有一匹白马和一些盘缠,但他仍旧无所畏惧地一起前行,许镜清也如唐僧一样平常,为了实现开音乐会的梦,不顾艰险奋力前行。

为了寻求资金,许镜清险些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有次在饭局,一位财大气粗的老板赞许出资,许镜清激动之下,拿出了积攒多年的20万稿费,将西游记的音乐加入当代元素重新编排。

等到请老板试听的时候,对方却以喝醉为由谢绝了许镜清。

面对着如此地戏耍,许镜清倍感心寒,然而他仍旧没有放弃。

后来的他于2012年开通了微博,试了许多朋友和网友推举的方法,在迎来了浩瀚的热心人士,约谈、拜访、喝茶、谈天,然而末了的结果都不如人意。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坚持路在脚下的许镜清,在有光阴试了网友推举的方法:众筹。

结果,无数热血的网友年夜方解囊,仅仅3个月韶光,就筹到了461.5万元。

2016年12月4昼夜晚,许镜清终于如愿在公民大会堂举办了《西游记》音乐会。

演出前二心坎惴惴不安,既怕台下冷生僻清,又怕不雅观众过于激情亲切。

当熟习的音乐响起时,台下是如潮一样平常的欢呼,当一段段经典的旋律响起,无数的粉丝举起手机,留下这一段最美好的影象。

演出快要结束时,师徒四人登上了舞台,昔日风华正茂的他们早已步入了老年。

最年长的马德华已经71岁,刘大刚69岁,迟重瑞64岁,最年少的猴哥也已经57岁。

随后,许镜清也走到了台前,他已经74岁,比马德华还要长3岁。

△许镜清在《朗读者》读《灯》,谈及开音乐会的酸楚。

主持人问道:“您最想跟不雅观众说什么?”

许镜清的眼泪一直地落下:“我就想哭,忍不住了。

然后他开始了感谢,每一次感谢鞠一个躬,到末了已经数不清鞠了多少躬。

从1986年的最初构思,到2016年的实现,他足足用了30年的韶光,才实现了人生梦。

他的人生便是一本《西游记》,即便历经磨难,也要取到真经。

披霜冒露食风饮露,苦海无边甘承受。

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

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找到方向,何妨走上十万八千里路。

淘漉音乐原创 | 转发无需多言 | 转载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