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这些视频是想让更多人低本钱、零门槛理解潮剧艺术。”生于1990年的揭阳姑娘黄晓佳13岁时便拿下全国性戏曲少儿大赛的金奖,成为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潮剧童星。崭露锋芒后,她花了9年的韶光在上海学习,得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曲演出专业的本科学位。
黄晓佳向南都感慨:“很多人看潮剧只是看热闹,有些戏迷想随着台上的人唱却唱不出来,这很可惜。”2016年毕业后,黄晓佳回到了揭阳老家,她没有加入剧团,而是开了培训班教潮剧爱好者和年轻一代唱潮剧。在她看来,潮剧不雅观众的欣赏水平的提高,或许会利于潮剧艺术的发展。
10岁看DVD学唱潮剧上台,13岁夺全国少儿戏曲比赛金奖
21世纪初那个DVD还盛行的年代,潮剧专辑是潮汕地区老人家们的日常消遣。在当地,潮剧被看作是“老人戏”,或作为祭拜神明时所用的奏乐。
潮剧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门艺术在年轻群体中的接管度并不算高。
黄晓佳向南都回顾,小时候家里大人听潮剧时,她总忍不住要把电视的音量调到最小,“那个声音‘咿咿呀呀’刺耳得很”。那时的她绝对想不到,自己竟会是个唱潮剧的好苗子。
2000年,黄晓佳10岁,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晚会缺一个节目,身为班干部的她被班主任点名上台演出,“当时老师哀求我演出潮剧,回家找个潮剧碟片模拟着学一下,能学成哪样算哪样。”
那是黄晓佳第一次开口唱潮剧。没有专业的老师辅导,她只有对照着潮剧专辑一板一眼模拟着画面里演员的一颦一笑,挤着嗓子试唱每一句台词。
那时的黄晓佳自然无法透彻地理解唱词的要义,但一个小学生上台唱“老人戏”毕竟是件稀奇的事,她的节目让台下的老师们面前一亮。于是,在学校老师的推举下,她被保举去参加当地电视台的节目,并得到电视台专业老师的启蒙。
或许由于有较高的悟性,黄晓佳的多次表现引起了不少潮剧演员、戏迷的把稳。她向南都回顾,当时,一位做家私买卖的资深戏迷还曾登门找到黄晓佳父母,说服他们让黄晓佳接管专业的潮剧学习,“他不仅亲自辅导我,还请到林蕴育、林舜卿等专业潮剧演员来为我做指示。”
随着圈内多位潮剧演员的推举,黄晓佳在潮汕地区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多的不雅观众认识了这张唱潮剧的年轻面孔。
2003年8月,黄晓佳被汕头市文联选送参加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大赛,那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理的一项全国性少儿戏曲艺术比赛。
她作为当时唯一一名潮剧小演员与京剧、越剧、豫剧等剧种少儿演员同台竞争,她凭借一曲当代戏《红灯记•恨不得把爹爹的铁链来扯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当年业余组最高奖“金花奖”。
在这场全国戏剧界瞩目的比赛中夺得头魁后,黄晓佳很快成了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潮剧童星。
很快,黄晓佳在专业老师辅导下演绎的30多个潮剧的经典片段,被先后收入进7张潮剧音像碟片,个中3张为个人专辑。一韶光,在潮汕地区大街小巷的多家唱片店都在播着她演唱的潮剧片段,包括《江姐上山》《井边会》《孝妇杀家姑》《苏六娘》等选段。
赴沪9年学习戏曲演出专业,连续5年6点早起练功
年少成名的黄晓佳并没有心浮气躁,当时才十几岁的她开始思考,是否有机会找到更高的平台学习潮剧?她深知,要把潮剧这条路长久地走下去,唯有接管更系统的学习。
2007年初中毕业后,黄晓佳决定前往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下称“上海戏校”)求学,“上海不少学校重视戏曲专业的发展,学习氛围也是其他地方戏校很难企及的。”
黄晓佳见告南都,学校哀求学生每天清晨6点半到操场练早功,除了学习基本的文化课,还要不雅观看不同的戏曲作品,晚自修要负责背戏。
黄晓佳读的是昆曲专业,昆曲与潮剧在唱腔上有所不同。为此,她不仅要节制昆曲演出技能,还不能丢了自己的“老本行”,练好潮剧声腔、身体基本功。5年间,黄晓佳没少跑专业老师的办公室,请老师辅导潮剧唱腔。
从上海戏校毕业后,黄晓佳已经打下了踏实的基本功,本有资质加入潮汕地区的剧团,但她依然不愿愣住学习的脚步。
她两度参加普通高考后,如愿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4年后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本科学历的潮剧演员。她见告南都,正由于学习了关于戏曲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戏曲作品的主体思想,更好领悟人物的性情特点。
“当阐发完一部作品并且完备领悟后,我们再去演出时,便是在重新演绎一个人物形象,这时的演出取决于我们对作品背景和人物本身的理解,而不再只是大略的模拟。”黄晓佳说。
黄晓佳向南都谈到,在上海读书的近10年间,她最大的感想熏染便是上海的戏曲氛围极好,男女老少乐意像看话剧一样走进剧院看戏。
在她看来,反不雅观潮汕地区,潮剧大多数时候只在祭拜时涌现,或是在乡下演出,较少在戏院等文艺场所公开演出。常日演员们的戏服老旧,音响设备状态也不甚空想,不少人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不雅观,也会随着叫好、鼓掌,却很少能明白台上的人在唱些什么,唱得如何。
毕业还乡开班教唱,拍视频教潮剧获好评
“作为演员,如果台下的人不懂自己,那很寂寞;作为潮剧戏迷,想随着台上的人唱却唱不出来,那很可惜。”2016年大学毕业后,黄晓佳决定回到揭阳,开办一家潮剧培训班,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当地人唱潮剧。
“我认为,潮剧不雅观众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可能有利于潮剧艺术的发展。”
起初黄晓佳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老年潮剧爱好者,后来逐渐熟年轻人加入,再到教室上依稀涌现学员们的孩子,这让黄晓佳看到了开少儿班的可能。
黄晓佳向南都谈到,由于这一代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是80后90后,他们从小很少打仗潮剧,自然对此不感兴趣,更不太可能带自己的孩子去上潮剧班,他们更多选择让孩子上钢琴、唱歌、舞蹈等其他兴趣班。
但当黄晓佳真正给孩子们上起课时,她创造孩子们对付潮剧的兴趣点非常多,包括潮剧故事,戏服的水袖、鞋子、上台的妆容等,教室上孩子们常常发问:为什么衣服的袖子要多出一段白色的水袖?为什么演员的鞋子那么厚?
不同于教成年人唱好一段戏,在教小朋友时,黄晓佳更看重带他们认识“什么是潮剧”,让孩子逐步全面认识自己家乡的这个非遗戏种,而不是急于唱出一个选段,“那样孩子的兴趣只会局限于那一小个片段,对潮剧的激情亲切会很快降温。”
黄晓佳坦言,开设培训班4年来,很少有孩子能坚持学下去,这不免让她感到遗憾:“这一方面取决于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我认为这和家长们对潮剧的认知有关系。”
为了让更多人低本钱、零门槛理解、打仗潮剧艺术,今年年初开始,黄晓佳时时拍摄她演唱潮剧经典选段上传至短视频平台,还将一些关于唱腔、身体演出等知识要点言简意赅录制成小视频供网友学习。
让黄晓佳意外的是,这些几十秒的视频动辄收成数千乃至上万的点赞数。评论中不乏有用户谈到“小时候家里有你的DVD”“我妈超爱听你唱潮剧”“晓佳什么时候能再开直播上课”。目前,她已经上传88个作品,收成6.8万个粉丝和近20万个点赞,而在半年前,她的粉丝数量只有1000。
黄晓佳见告南都,现在她已经在考试测验开设网课、开直播,让80后90后的年轻人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在家学习潮剧,她也希望借网络短视频平台让潮剧传授教化被更多人关注。
“开班也好,开直播也好,我始终都是一名潮剧老师,而不仅仅是演员。”她见告南都,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是完善自我,而传授教化不仅须要具备专业的本色,还要有传授教化方法,须要节制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把我有的、我会的转化成学生们的本领,如果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该当便是艺术传承的空想方向吧。”黄晓佳说。
采写:南都 黄小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