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是属于比较好养也是许多公园里比较常见的鱼种。但是有的时候由于在喂养管理过程中对锦鲤的密度、混养问题,以及捕捞过程中处理不当就会引发锦鲤得各种各样的疾病,最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水霉病
常传染体表受伤组织及去世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个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缘故原由:池塘锦鲤密度高、水质差、皮肤有外伤时易传染。
症状:皮肤上有白色斑点,就像长了一层“白毛”。
治疗方法:利用孔雀石绿0.2ppm~0.4ppm浸泡鱼体;还可以用食盐400ppm~500ppm和碳酸氢钠400ppm~500ppm合剂,对锦鲤鱼机体施药。本病紧张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易发病,以是提高水的温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锦鲤鱼肠炎
鱼肠炎病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传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在全国各养鱼区均有盛行,严重时全部去世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
缘故原由:水质恶化、溶氧低、饲料变质等引起的鱼体抵抗力低落,继发细菌传染。
症状:体色发暗、发黑、肛门红肿、腹部胀大、腹腔肠壁会有黄色黏液外溢。
治疗方法:选用黄粉配置成0.1ppm—0.7ppm的浓度浸泡,还可以配上土霉素拌饵料投喂;选用大蒜头捣烂少量拌饵料投喂,连续三天投喂。同时改进水质也是很关键。
锦鲤竖鳞病
又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竖鳞病由点状极毛杆菌(PSEUDOMONAS PUNCTATA)引起,紧张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紧张盛行于冬末春初。
缘故原由:竖鳞病一样平常是由于人为成分在捕捞过程中造成的。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经皮肤传染。
症状: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直立,向外伸开像松球;常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等。
治疗方法:选用食盐0.5%的盐水喂养,停食2天,每天每条鱼用磺胺嘧啶0.6g配饵料投喂;用红霉素2.0ppm—2.5ppm浸洗30分钟—50分钟。最主要是防止鱼体受伤。
痘疮病
鲤鱼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菌群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紧张危害一、二龄鲤鱼鱼种。一样平常盛行时令在秋末至初冬或春季,水温在15℃以下易发病。
症状:病鱼的体表会涌现许多的白色小斑点,上面覆盖有一层白色块状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向外扩展。体表病处的表皮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形状是痘疮。
缘故原由:由鲤疱疹病毒传染引起。疱疹病毒可在锦鲤皮肤的上皮细胞上成长,病毒复制的适温是15~20℃,当喂养水质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时随意马虎发病。
治疗方法:用氯霉素治疗,每条病鱼注射25毫克,同时用0.2ppm氯霉素水溶液药浴,有一定的疗效。将喂养锦鲤的水温升高并降落喂养密度。
锦鲤烂鳃病
引发烂鳃病的是一种嗜纤维黏细菌,传染迅速,病程长,也是比较常见的鱼病,一经发病便难掌握其蔓延。烂鳃病紧张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该病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和盛行。发病韶光南方在4-10月份,北方在5-9月,7-8月为发病高峰期。
缘故原由: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蚤引起的各种鳃病。
症状:烂鳃病会使锦鲤鱼游动缓慢、呼吸急匆匆、体色和头部发黑,严重时,鳃丝糜烂。
治疗方法:选用黄粉1.5ppm—2ppm浸泡 ,或是红霉素0.3ppm浸泡。同时对鱼池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病菌发生的机会。
日常检讨很主要
很多人以为养锦鲤是一件很随意马虎的事情,但如果护养不当,它们的康健一样很随意马虎受到威胁。
冬天在室外养锦鲤时,一定要担保池塘要有足够的深度来担保锦鲤不会被冻结在冰里。如果是在酷热的景象里,水温的上升会使池中的氧气减少,我们须要用挡阳板来挡住养鱼池,为那些浅色鱼种供应一个躲避阳光的地方。
日常我们必须有规律性地帮锦鲤检讨身体状况,一旦有任何生病迹象应及时采纳治疗方法,避免锦鲤之间相互传染而引发严重后果。
• end •
图源 / 网络(侵删)
笔墨 / 小胖(欢迎示正)
排版 / 嘟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