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西湖的美景总是赞不绝口,苏轼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次,我便和妈妈一起去如同仙境一般的西湖。

  下了动车,我便和妈妈来到了西湖有名断桥残雪,好像中国有名的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即发生于此。看到断桥我心中充满了疑惑,:“妈妈,这桥不是没断吗为什么还要叫断桥?”妈妈笑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我想:要是冬天到断桥残雪看看那就太好了。

西湖之行作文600字 知识百科

  西湖四周紧紧地被树环绕着,柳树格外引人注目,那修长又看似柔软的枝条轻轻地拂过水面,泛起点点涟漪。从树梢看到湖面,像是少女正梳妆洗发呢!我看向了湖面,马上被眼前的美景所深深陶醉。西湖仿佛就像一面镜子把蓝天都给装了进去。这时一条小鱼浮出了湖面,平静的湖马上出现了许多波纹,一环连一环,这些波纹使云和太阳似乎都动了起来,宣染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

  我抬头望向远方,只看见有一座塔,每向上一层则空间越狭窄。我想:这应是为了塔的牢固吧,这难到是……?我马上看了看地图说的位置,这座塔就果然是鼎鼎有名的雷峰塔。远方的山淡淡的呈现在眼里。如果下雨的了,那几座山峰就应该像苏轼所说的一样“山色空蒙雨亦奇”时而有,时而无。

  这次的西湖之行不仅丰富了我的见识,提高了我的眼界。这次的西湖之行收获可真大。

  篇二:西湖之行

  车子在高速路上疾驰,快得几乎只能捕捉到残影。在我的满心期待中,小轿车开始横跨钱塘江。钱塘江真宽啊!一望无际,江面波光粼粼,乳白色的雾气笼罩在上面,如同仙女的轻纱,黎明的曙光透过层层云雾,更显得江面闪闪发光。远处,几艘渔船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跟随着长长的车龙,我们缓缓驶进了杭州市区。一幅繁华的大都市图逐渐在我们面前展现,穿过一条条热闹的大街,与一栋栋高楼大厦擦肩而过,终于来到了西湖景区门口。

  西湖边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熙熙攘攘的。好不容易挤了进去,西湖真美啊!湖面微波粼粼,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仿佛撒满了闪闪发光的珍珠,显得绚丽无比。

  不一会儿,我们就组成了一个30人“江南三号”旅游团,团队里的人都是从天南地北赶过来的游客。一路上,我们去观赏鱼池,有些游客往池水扔鱼食,金黄色的小鱼一下子都聚在一起,欢快地跳跃着。一棵棵参天古木矗立在路边,树叶茂密,层层叠叠地交织成了一把绿色的大伞。我们怀着兴奋舒畅的心情踏上了苏堤。

  苏东坡是北宋大文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也是我最喜爱的诗人。苏堤就是苏东坡用西湖底下的淤泥搭建而成。阳光透过大树的枝叶,在地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光点,柳树优雅地舞动着她的头发。这条由南向北2800米的堤是我见过最具有诗情画意的湖堤了。

  我们浩浩荡荡地到了码头,踏上了游艇。船缓缓启动了,我好奇地探出头去东张西望。西湖的确名不虚传,湖面波涛起伏,水面上有许多乌篷船,每艘船里都大约载了五六人。游客坐在船里观赏着风景,喝着茶,与朋友悠闲地谈笑风生;船夫卖力地划动木桨,船身摇摇曳曳,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划出一道优美的波浪线。有些船行于柳荫下,显得若隐若现。远处,一座座翠绿的小岛,似碧玉一般镶嵌在水面上。多么和谐的画面!

  船行驶了大约二十分钟,只见不远处的湖面上,有三个葫芦状的石柱,上面有五个圆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三潭印月!石柱像仙女一样,亭亭玉立在湖面上,我仿佛看到周围有一颗颗宝石围绕着它们,形成一条宝石项链,美丽极了。因为三潭印月的美丽,就连国家也采用了这幅景象,印刷在一元人民币纸币的后面。

  西湖真是人间天堂呵!它的美丽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来形容最恰当了。

  以上就是关于西湖之行作文600字的分享,更多初一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