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话,实际上是印度教神话,神话繁多壮丽,卖力程度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大部分印度神话都是靠口耳相传,没有依赖笔墨记录,以是神话故本家儿体也随着年代不断发生变革

  萨拉斯瓦蒂是措辞和聪慧的女神,是梵文的创造者,也是艺术和文学的女神,还具备雄辩的能力。
辩才天女身材细长,肤色洁白,俏丽的前额有一轮月牙,生有四手臂,坐于莲花之上。
两只手弹弄一种叫西塔琴的乐器(也是她发明的),一手持着贝叶经,还有一手祷告用的念珠。
她的坐骑是一只天鹅,这只天鹅十分聪明,如果在天鹅面前放一碗牛奶和水的稠浊物,它能只喝混在个中的牛奶。

萨拉斯瓦蒂印度教中的措辞和聪慧女神为梵文的创造者 休闲娱乐

  萨拉斯瓦蒂节

  印度教萨拉斯瓦蒂节(Saraswati Festival)在印历星月,公历一样平常在1月到2月间,是印度教纪念聪慧和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的节日。

  历史起源

  萨拉斯瓦蒂女神(Sarasvati,梵语天城体:सरस्वती,IAST:sarasvatī,藏语:དབྱངས་ཅན་མ།),意译为辩才天女,简称辩才天,或意译为妙音天女,音译又作娑罗(啰)室伐底、萨茹阿斯瓦蒂等,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一个主要女神,不仅代表着医疗、子嗣、财富、仙颜,更作为学问、聪慧、艺术、音乐之神,而常日受到学生、艺术家、音乐家的虔诚供奉。
传统上她被认为是主神梵天的妻子。

  “Sarasvati”最早涌如今史诗《梨俱吠陀》中。
“Saras”有水的意思,加“-vati”后缀后表示“水源充足”的意思,在《梨俱吠陀》中即表称萨拉斯瓦蒂河,也表称萨拉斯瓦蒂河的河神,她能除人之秽,给人财富、后代、勇气,这是辩才天女最初的身份。
经由考证,辩才天女与拜火教的水之女神阿娜希塔同源。

  后来辩才天女逐渐从河神发展为司掌各种聪慧和知识的女神。
从《梵书》开始辩才天女被认为是梵天的女儿,同时又是他的妻子。
史诗《摩诃婆罗多》也说辩才天女为梵天之妻。
梵语被认为是她所创造,梵语中“措辞”一词本身就成了辩才天女的一个称号。
她更是文艺和科学的保护神。
辩才天女的形象常日为一个有四个手臂的俏丽女郎,她皮肤白皙,身披白衣,坐骑是一只天鹅(有时是孔雀)。
各手中一手持吠陀经典,一手持维纳琴,一手持念珠或莲花,别的一手拨琴或持装圣水的水罐。
辩才天女也有两臂、八臂的造像,中古期间的印度文艺理论著作在开头处常常仪式性地赞颂辩才天女的名字。
如,檀丁的《诗镜》,曼摩吒的《诗光》等;更有一本综合性的文学理论书名为《辩才天女的颈饰》。

  大乘佛教的密宗,接管印度教的辩才天女为菩萨,称大辩才天女或妙音佛母,是文殊菩萨的妻子,作为增长聪慧、增长福德的女性本尊供奉。
密宗东传入唐时,初期还传有妙音天为男性,《大日经疏五》中说:“次北置萨啰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谓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
”。
但大多数的佛教经典,提到的妙音天与印度教相同,为女性,如《金光明经·大辩才天女品》中所描述。
唐密记载之心咒与印度教大体相同,都以妙音天女的神名作为咒体。
在藏传密教中,称为妙音天女,是藏传佛教的“财宝十八尊”之一,将梵文的元音字母作为心咒持颂。
在汉藏佛教中,女神手中所持的乐器已经从维纳琴改为汉地的琵琶琴。

  辩才天女的形象东传至日本后,称为“辩才天”、“辨财天”或“辩(辨)天”,简称为“弁天”,为日本民间崇奉的七福神中唯一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