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人在北京系列
林 荫 道
文/李巧艺
我在北京的寓所阁下有一座定慧公园,定慧公园阁下有一条永定河引水渠,引水渠畔有一条林荫道。
引水渠是南北走向笔直的,林荫道“客随主便”也是南北走向笔直的。
便是这条清幽的林荫小道伴随我度过了这抗疫的分外期间 。
林荫道,是繁华喧华的城市洗濯带。
清晨,林荫道凉风习习、气温适宜,在这里闲步,不失落为一件爽歪歪的事。
林荫道是黑洞洞的柏油路面,平整干净。道路两侧整洁地排列着高大的柳树和杨树,在渠水的滋润津润下长得枝繁叶茂,浓荫如盖,像一把把撑开的防晒伞,把林荫道遮得严严实实的。
“竹深树密虫鸣处,日光星点叶隙间。”
走在林荫道上,沐浴着微曦初露的温顺阳光,呼吸着花草树木的负氧离子,闻听着不绝于耳的鸟啼歌唱,弥漫着童话的色彩......
淡淡的花喷鼻香随着微风迎面而来,沁人心脾。这北京市市花逐一月季花。月季花从4月到11月都开不败,开起来五彩缤纷,姹紫嫣红,鲜艳热闹得有点让人眼花缭乱。望着月季花,朵朵都娇美无比,我彷佛失落去了审美能力。周围的统统犹如伊旬园一样平常地美好。
走着走着,从后面跑来两只可爱的小狗,一大一小,一黑一白,像两个顽皮的孩子欢畅地边跑边东张西望.....
“慢点,小心摔跤!
”
我感到诧异,小狗又不是小孩还怕摔跤?
我扭头一看,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在后面心疼地在提醒她的“心肝宝贝”。听到主人的喊声,这两只演习有素的小狗,立马停下来,围着主人鞍前马后摇头摆尾地献殷情,然后大摇大摆地随主人缓缓前行......
这时追上来一个年轻女子,抚摸着小狗的头说:“跟妈妈先走,外婆在后面,妈带你们去吃早点”。
想不到他们还是祖孙三代。
“别给它们买煎饼、油条这些油炸食品,吃了不康健......”“外婆”在后面不放心地叮嘱说。
我想:人都能吃,这两只狗真是太贵气了!
“奶奶......”
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小孙子扬扬和他爷爷来了。我们一起坐在林荫道旁的木长凳上,阁下有位奶奶逗扬扬说:“小朋友,你几岁啦?”扬扬伸出食指和中指说:“两岁”。又伸出四个手指“四个月”。“哟,这么乖”老奶奶伸出拇指赞不绝口。
这时来了个四岁的小男孩,走到扬扬身边问:“你是哪个国家的?”这题可把扬扬难住啦,只好举头向我乞助。
小男孩的奶奶笑着对小男孩说:“他和我们一样,也是中国人。”“那他怎么眼晴有点大,头发有点黄......”小男孩有理有据的负责地说。
我们都被小男孩天真可爱的样子惹得笑起来。
......
清晨美好的光阴眨眼就过去了。太阳放射出万丈光芒,不再是温和的笑脸。
人们都陆续回家,不敢轻易露面了。
一贯到下午 吃了晚饭后,暑气开始退去,我又来到林荫道上闲步。
只见一道残阳从西边斜射照过来,照得荡漾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片片金黄。
林荫道最热闹的是薄暮的时候。遛狗的人也多起来,在家里关了一天的狗出来好愉快,欢畅地奔跑着,主人都快追不上来。
老公拉的“二泉映月”,也开始在渠水上空柔柔地随风飘荡起来......
走了一会,膝枢纽关头又酸痛起来,只好坐在林荫道旁的木凳上歇息。
望着面前的景致,真是:蝉噪夕阳里,人坐阴凉处,石边看清泉,风过闻花喷鼻香。
这时只听见头顶上传来一阵阵“叽叽叽叽”的叫声,我不由得仰头不雅观望,只见一只只小鸟飞进头上高大茂密的杨树冠中,这声音是多么温馨,仿佛是鸟妈妈在欢迎小鸟归巢,一家鸟团圆的欢呼声。我不由得倾慕疾妒起小鸟来,“小鸟不知疫情恨,傍晚犹唱团圆歌”。
唉,有妈的觉得真好!
八十岁也想有个妈......
当残阳收起它末了一丝光亮时,夏夜的帷幕就完备降了下来。公园里的灯不知什么时候也亮起来了。
陡然“呱呱呱呱.......”的麻拐嘈夏声此起彼伏,这声音把我带进了七十年代的知青岁月......
林荫道啊,林荫道!
你这个安谧清幽、蕴藉妩媚,盛饰淡抺总合适的“万人迷”,勾去了无数相机的镜头,迷醉了多少闲步游客。文学爱好者遇见你的风采无不醉倒在你的石榴裙下,灵感大发,文思泉涌。
我正陷入沉思和遐想......
“来,跟上来,和我们一起走!
”溘然一口标准的京腔传来,原来是擦肩而过的老两口向我发出的交情约请。
虽然他们头发花白,但从一身优雅得体的着装和笔挺均匀的身材,可看得出是北京本土的白领阶层。
我加盟了他俩的闲步军队,好奇地问:
“我们在哪里认识?”
他俩笑了笑说:“不认识。我们每天晚上在这溜弯,瞥见你也在溜弯(北京人把闲步称为溜弯),就认识了你这条裙子。你是南方人吧?”
“我是毛主席家乡湖南的。您怎么知道我是南方的?”
“看你小巧玲珑的样子估计得到。哦,原来和毛主席是老乡,不错!
”
男的又笃定地说:“你该当喜好照像?”
这就有点奇怪了,萍水相逢,连我的人都不认识,只认识我的一条裙子的人,还知道我喜好照像。
人真是奇妙!
我问他们住哪?男的指指阁下的北大医学院说:
“就住那。”
“您是北大医学院的年夜夫?”
男的笑笑说:
“可能是吧”。
回答得这么谦逊低调。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虽然只有一壁之交,但可看出他的为人间处已臻化境。我不由得肃然起敬起来。真是:一起行走,一起学,人间点点是生活;一起行走,一起歌,身边处处是欢快。我们边走边聊,直到茶凉言尽,月上柳梢,才在影影绰绰的树影下挥手告别。
洒满清晖的林荫道在抗疫的分外期间带给我的温馨和欢快将永久留在我的影象中。
2022年6月10日写于北京寓所
【作者简介】
李巧艺,湖南省城步县小学退休西席,县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纸媒体《苗岭文艺》《新花》《小学生作文辅导》《文萃报》等报刊杂志及“苗乡城步”、“湘楚山地文学”“美篇”等网络平台。作品曾获全国散文大奖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