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可以说是郝云之前的大热金曲《结了》的第二部。
两首歌虽然谈论的是完备不同的话题,但是在歌曲的调性和气质上确有互通之处。
同样是一把吉他,一篇锐利却不见尖锐的歌词,大略轻松的氛围让听者在旋律之外依然有一份思考。
但《活着》与《结了》的不同之处在于,郝云经由近三年的沉淀在创作上愈发成熟,无论是旋律的严谨抑或是歌词的深度方面都多了一份更细腻的技巧。
虽说在创作技巧上愈发成熟,但作品本身的“草根化、生活化”的气质却并没有改变,郝云依旧保持着“都邑行者”的姿态,透过自己的感触试图触及社会生活的现状,期望用自己的吉他为更多挣扎在“匆忙生活节奏”中的年轻人带来一些诙谐的安慰和理解。

太多的烦恼,太多的不快意,生活便是这样

郝云的活着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也许生活应该这样 休闲娱乐

好伤心啊,可来日诰日还是要醒来,笑着去安慰别人

活着的意义大概便是活着吧!

我不想这样活着,不想像大部分人一样买房结婚生子老去。

有时候,我们喜好一首歌,不是由于歌唱的有多好听,而是由于歌词写的像自已音乐这东西,愉快时入 耳, 伤心时 入心, 快乐的 时候你听的是音乐,难过的时候,你开始懂了歌词,爱一首歌,常常是由于某句歌词,但真正动人的不是那句歌词,而是在你生命中那些关于这首歌的人和故事....

《活着》以轻松、直接的态度道出“云氏生存法则”:生活便是折腾以及享受折腾。
“我那可怜的吉普车,良久没爬山也没过河。
它在这个城市里,过的很压抑——郝云总能把歌唱到平凡人的心里去。
没有华而不实的空口号大场面,平铺直叙的阐述,小角色的共鸣。

《活着》如此大略而实在地解答每个人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该怎么活怎么过。

喜好这首歌的听众们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留下关于这首歌和你的故事。

每天站在高楼上

看着地上的小蚂蚁

它们的头很大

它们的腿很细

它们拿着苹果手机

它们穿着耐克阿迪

上班就要迟到了

它们很焦急

我那可怜的吉普车

良久没爬山也没过河

它在这个城市里

过得很压抑

虽然它什么都没说

但我知道它很难过

我悄悄地许下欲望

带它去蒙古国

慌慌张张 匆匆忙忙

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我的空想

便是这样度过生平的光阴

不卑不亢 不慌不忙

大概生活该当这样

难道说六十岁往后

再去探求我想要的自由

一年一年飞逝而去

还是那一点点小积蓄

我喜好的好多东西

还是买不起

生活总是麻烦不断

到现在我还没习气

都说钱是王八蛋

可长得真好看

慌慌张张 匆匆忙忙

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我的空想

便是这样度过生平的光阴

不卑不亢 不慌不忙

大概生活该当这样

难道说六十岁往后

再去探求我想要的自由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慌慌张张 匆匆忙忙

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我的空想

便是这样度过生平的光阴

不卑不亢 不慌不忙

大概生活该当这样

难道说六十岁往后

再去探求我想要的自由

实在我也常对自己说

人要学会知足而常乐

可万事都一笑而过

还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