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视频会的美方职员有:美国“杜立特行动”子女协会成员托马斯·马西亚师长西席、康斯坦斯·汤森女士等;出席视频会的中方职员有:江西省公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赵慧女士,副会长胡志扬师长西席,上饶“杜立特行动”研究会成员代表,以及营救职员后代的代表王渊富师长西席,官献贵、官冬喷鼻香姐弟俩,卢肖男、卢海南、卢正南是三姐弟等。

据先容,王渊富的爷爷王逢铃当时是广丰县地方紧张官员,参与了营救14号机组5名翱翔员,马西亚师长西席的父亲便是个中一位;官献贵、官冬喷鼻香的父亲官文清营救了14号机组副机长西姆斯中尉,西姆斯中尉为官文清和村落民拍摄了一张照片,马西亚师长西席以这张照片中的人物为原型,创作了一副名为《父亲与广丰村落民》的油画;卢肖男、卢海南、卢正南的爷爷卢守本是当时鄱阳县朗埠村落卢氏家族的族长,参与了营救13号机组投弹手布尔乔瓦师长西席,他们的父亲卢斌魁还为布尔乔瓦师长西席制作了西式糕点,随后护送他至当地的驻军。

重述历史 赓续友情江西举办杜立特行动上饶救援80周年纪念活动 汽车知识

“杜立特行动”研究会研究员罗时平教授在视频会上做了发言。
罗时平首先向康斯坦斯·汤森(Constance Townsend)女士、贝弗利·戴格尔(Beverly Daigle)女士、汤姆·马西亚师长西席表示问候。
“你们的父亲是人尽皆知的杜立特行动英雄,我非常崇敬你们的英雄父亲。
1942年4月18日深夜杜立特行动13号机组降落在上饶鄱阳县、14号机组降落在上饶广丰县,上饶军民大胆地把你们的父亲撤离到安全地带,历史把你们的父亲及你们与上饶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罗时平教授说,上饶是接济杜立特行动翱翔员的指挥中央。
设立在江西上饶的第三战区司令部紧张卖力指挥华东地区的的对日作战,4月19日第三战区司令部顾祝同将军向部队机关发出电报,哀求对轰炸东京后降落浙赣境内的美机职员营救保护。
在上饶第三战区的指挥下,浙赣军民统共营救64名翱翔员。
上饶是营救翱翔员最多的地区,4号、5号、13号、14号机共17名翱翔员在上饶得到营救。
上饶组织履行了获救翱翔员安全撤离操持。
为组织被营救翱翔员安全撤离,4月27日杜立特中校与副领队14号机组希尔格少校和西姆斯中尉到上饶与顾祝同将军协商被营救翱翔员安全撤离事宜。
上饶方面制订撤离线路,调度火车和汽车,安排沿途吃宿,卖力鉴戒保卫。
29日杜立特率队员从上饶撤离,安全到达重庆。

上饶为营救杜立特行动翱翔员作出巨大捐躯。
日军为报复杜立特突袭行动,迅速支配20万大军发动了浙赣战役,6月14日盘踞上饶。
日军在浙赣战役中残酷地报复了营救保护美国翱翔员的浙赣两省公民,浙江和江西两省公民共伤亡25万人,日军细菌战造成传染病患者超过10万人,屋子被烧毁2万栋,全市经济丢失总数超过300亿元。

罗时平教授表示,“杜立特突袭行动上饶营救翱翔员是上饶在二战史上的重大事宜,它架起了一座中美人民和平友情的桥梁。
纪念杜立特行动上饶营救80周年,具有特殊意义。

鄱阳朗埠村落民卢正南为爷爷和父亲接济13号机组翱翔员的壮举感到自满。
营救14号机组翱翔员的广丰吴村落镇村落民后代表示,“我们永久铭记美国翱翔员帮助中国抗日和父辈不怕捐躯勇救美国翱翔员的美好故事。

美国“杜立特行动”子女协会成员托马斯·马西亚师长西席在江西纪念“杜立特行动”上饶接济80周年活动上说,“我的父亲是美国空军,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1942年4月18日美国空军对日本本土进行了史上第一次报复性空袭,我父亲就参加了这次行动。
我很荣幸参加贵省这次80周年纪念活动,你们不忘回顾这段美国军人在二战早期所做的贡献,令我们这些杜立特突袭者的后代们感到十分欣慰。

“我父亲名叫詹姆斯·H·赫伯·小马西亚,是编号2297战斗机的领航员兼投弹手。
他的飞机属于16个B25战斗机组中的14号机组,这16个机组从美国‘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履行战斗打击。
14号机组由行动副领队、机长约翰·希尔格少校、杰克·西姆斯中尉、副机长马西亚中尉、机枪手爱德文·贝恩上士组成。
机组在4月18日下午三点旁边轰炸了名古屋的四个目标后,飞往中国。
薄暮时分,他们飞临中国海岸,然后连续在狂风暴雨的夜晚翱翔,他们在丽水或衢州机场安全着陆的操持越来越渺茫,在大约晚上9点30分,他们终于飞临机场上空,然而,由于能见度低以及恶劣景象,加上他们的燃料即将耗尽,希尔格少校决定机组跳伞求生。
五位队员迅速跳伞并成功降落,没有受伤,但是五个人分布在了广丰县近30里的范围内,他们各清闲山顶或村落落里度过了不安的一夜。
在4月19日早上,他们开始相互探求队友,很快,他们得到了附近友善的农夫或村落民的帮助,镇里和县里确当局官员和宪兵第15团的士兵们也为他们供应帮忙,这些中国人同心协力将5名美国翱翔员送到了广丰县城,他们终于在19日晚上10点汇合。
20日他们被送到了第三战区司令部,在这里他们见到了顾祝同将军。
他们从上饶出发,搭乘火车抵达衢州,和其它机组被救翱翔员在这里凑集。
如果没有这些善良、激情亲切、友好的中国公民的帮助,14号机组没有办法获得救援,安全离开。
村落民们并不知道这些陌生人是谁,镇里和县里确当局官员和士兵们则机警地为翱翔员们供应帮助,正是他们的同心协力,让翱翔员们得到关爱和抚慰,并终极到达安全地带。

汤森女士及贝弗利戴格尔女士等也做了发言。

营救职员后代的代表王渊富发言说,“我的爷爷王逢铃当时是广丰县政府的官员,全程卖力杜立特行动14号机组翱翔员在广丰的接待。
2018年10月汤姆·马西亚师长西席把保存了76年的我爷爷的名片和照片带回广丰,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到了一起,让我和父亲理解了那一段中美联合抗日的宝贵历史和中美人民之间这一段宝贵的友情。
当年爷爷参与接济美军翱翔员建立的中美交情,本日传承到了我这里。
虽相隔千里,肤色互异,但我们对和平的神往、对正义的期盼是一样的,欢迎您们到先辈们战斗和建立交情的地方来走一走。
末了祝中美人民的友情地久天长,祝各位朋友身体康健,事事顺心。

4月15日,一部名为《动荡的历史:美国、中国和杜立特空袭东京》的记录片在美国公共频道首播,并在美国200家公共电视台播出。
该片的导演是纽约电影学院广播新闻系主任比尔·艾因雷霍夫师长西席。
他还为本次活动精心录制了视频讲话:“杜立特行动突击队员,包括他们的指挥官吉米·杜立特,如果没有中国接济职员的帮助,可能永久都不会回家,”这段韶光美国和中国彷佛没有什么能达成同等,但有一件事,美国公民和中国公民确实达成了共识,这便是杜立特突袭者的勇气和中国接济职员的大胆。

会议末了,江西省公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赵慧女士做了讲话:1942年,杜立特军官率领年轻的美国翱翔员们不畏艰险,不怕捐躯,为了天下反法西斯战役大胆地开展“杜立特行动”,为中国赢得抗降服利给予了宝贵的增援。
上饶公民冒着炮火,肩背手抬,为救翱翔员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杜立特行动”上饶接济的故事谱写了中美两国公民用鲜血守卫正义、追求和平的英雄壮歌,承载着中美人民用生命铸就的深厚友情。
几年前,马西亚师长西席亲自来到江西上饶,寻访父辈足迹。
最近他又创作了两幅油画,再现了80年前翱翔员与接济上饶青年的合影,表达了我们之间的交情经久弥新。
我们本日相聚在此,重述历史,共叙交情,是为了铭记过往,更是为了勉励中美双方公民,携手共创和平美好的未来。
江西省公民对外友好协会愿与美国各界朋友加强互换,共同为匆匆进中美相互理解与信赖牵线搭桥,贡献积极力量。

我驻美国大使馆参赞张和强、省对外友协副会长胡志扬、上饶市对外友协会长董丽华参加上述活动。

(中国日报江西站 王健)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