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入深秋,紫苏熟了……
深秋的风有些寒冷,有些寂寞。
我并不情愿和祖母回到老院,每每回到那里,祖母就会流泪,我也不自觉的伤感起来。秋风瑟瑟,吹乱了房角结霜的蛛网,也吹来了一阵淡淡的清香。老院的紫苏铺满了整片土地,我不知这是开了第几年了。
紫苏味微苦,深沉的紫色似一位沧桑的老人,秋风里,一开便是簇簇。时常用作中药解暑,也用作香料醒神。我和母亲每到秋天就急着去公园里采摘紫苏,挂在房里香极了。祖母不懂这些道理,只是从小就明白,紫苏是染布的好材料。
祖母一年四季除了冬天都染布,春天用春花,夏天用夏花,秋天就用白菊和紫苏。白菊是早就晒好了的,只是紫苏要临时采摘。用小刀从茎割下,一下就是一大把,祖母将紫苏洗净,用滚烫的热水浸泡紫苏,再将白净的棉布放进热水里。说来也实在奇特,浸泡了两天的布就这样染成了紫色,带着紫苏独有的清香,也将这院子染了色。
我从小便爱祖母的这双手,大抵是因为长年浸泡在水里,手心格外柔软,一点也不像是年近七旬的老人的手。我所穿的棉袄大多都是祖母染的布,祖母缝的线,那真是一双巧手。祖母就是用这双手轻轻抚摸晾晒的染布,若是秋风吹来,便吹起轻柔的紫烟般的染布,也吹起了祖母鬓边的几丝银发,虽有些沧桑,更多的却是祖母的美,那双手沾染的不仅是百花的清香,更是百花的浪漫情怀,以及那岁月的沉淀。
又是一年秋天,紫苏熟了。祖母关上了老院的门,只是带走了染好的几匹布和一台缝纫机,住进了新农村。新院子里没有春花,没有夏花,也没有紫苏,祖母干起了工厂厨师的工作。原来柔软的手仿佛一夜之间变得粗糙,从此再也没有染过布,并非是祖母忘了染布的技艺,而是不愿染没有手中香味的布罢了。
我未曾尝过紫苏的味道,只知它是苦的,祖母的心如紫苏一般,仍有紫苏清香一般的宁静,可没有了染布,心中落寞愁苦,生活便无趣了,似是深深地藏着紫苏情怀。老院苦涩,祖母也苦涩,记忆里的老院已不如从前温暖,记忆里的染布已不如从前轻柔,记忆里的紫苏已不如从前沁香,记忆里的祖母已不如从前快乐了。
深秋到了,紫苏又熟了……
篇二:回味紫苏
中午,我在学校的围墙边游戏,一片茂盛的紫苏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那么可爱、那么耀眼,正是这一抹紫绿,拉长了我的思绪……
那时,我在贵州读学前班,是那么天真调皮,懵懂无知,每天放学后都和小伙伴们去小区的草地旁摘小花,捉蝴蝶。一天,我们又相约来到“秘密基地”,看到一只只花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大家相互追逐,个个心里乐滋滋的。突然听见一个小伙伴站在一株草前,正招手大喊:“快来呀!快来呀!”看到她那兴奋样,心想:莫不是捉到了蝴蝶?大伙也便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只见那小伙伴指着一株草说:“你们看!紫苏!紫苏”“这是什么稀奇事吗?不过只是一株草嘛。”可我走近一看,还真有点异样:四棱形的叶子,正迎风摇曳着,仿佛一只只在跳舞的紫绿色精灵。正面那抹绿,绿得耀眼,绿得可爱;背面则是紫色的,紫得温柔,紫得高雅,还散发出淡淡清香。于是我忍不住随手摘了几朵,正想尝尝她的口感,却立马被旁边的小伙伴吼住了:“不能吃生的!放在鱼里一起煮着才香呢!"。
别样的形状、多样的色彩、可食用,这不由得让我对眼前的小草产生些许兴趣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这种植物,在我居住的小区更是压根都找不到的,于是我萌生了盘几株回去种在小区里的想法,让整个小区都长满紫苏,到时想看就看,想吃就吃了。说做就做,我和小伙伴们将几株紫苏连根带土拔了出来,栽种在了院子里不为人轻易发现的一个墙角,以后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为紫苏带来“食物”:有的用矿泉水瓶连接一根输液管给紫苏浇水,有的还特意买来有机肥。我们盼望着来年春天,紫苏会长满小区。
可就在一天放学回家后,妈妈煞有心事地告诉我说“玲子,爸爸明天要回一趟老家,你就跟着他回老家读书吧。”我知道家里当时的处境,生意不好做了,可这犹如晴天霹雳,我哭着闹着不肯走,我钟爱那片紫苏,我舍不得一起种紫苏的小伙伴们。
如今离开贵州三年了,也不知昔日里我们栽种的紫苏长得怎么样了,小伙伴们是不是都长高长胖了?望着眼前一株株主杆粗壮、叶面蓬松的紫苏,我忍不住轻轻摘下一小朵伸向鼻翼,一股淡淡的清香袭来,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清香味瞬间又勾起了童年的记忆,依恋般地在我的全身蔓延开来……
以上就是关于紫苏作文800字-关于紫苏的作文的分享,更多植物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