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条长河,一条沉重却萌动人心的长河。我站在十三岁的门口,望着眼前的这道门槛,固执地望着。

  我回过头,走进那记载十三年精彩人生的小屋。里面有四扇窗,我用最清澈的眼眸凝望这四个人生的窗口,我知道,那里是我的人生。

站在什么的门口为题作文-站在__的门口半命题作文 知识百科

  我怀着温暖惬意的心,打开了那第一扇窗。那里装载了我的亲情、友谊,装载了我呼吸的情感。就如那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每一个脚印都有翡翠的韵律。妈妈抱着我咿呀学语,爸爸扶着我蹒跚学步,直到爸妈看见我手心捧着的那鲜红的一百分。草地上的打闹欢笑,旗台上闪烁的清眸,朋友的勉励在我心底缭绕。

  温馨的情感在心中激动,我怀着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推开了第二扇窗。顿时,恩师的音容笑貌重浮眼前,那一页页翻过的书,读过的笔记,又一次展现出来。耳边回荡着恩师的语重心长,眼前浮现恩师为我的向前成长而乐滋于心的表情。每一位老师,每一句批评,每一次赞扬,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都已牢牢铭记在心;每一张考卷,每一本练习,每一本名著,每一页笔记,都如同昨天。恩师、书海,给予我智慧的启迪,滋润的甘露。

  我吸一口气,闭上了双眼,慢慢走近了那第三扇窗。我睁大眼睛,那里装的是我的每一次跌倒。在长长的赤色跑道上,我失足跌倒,却又爬起;那一次考试,成绩不好,我却又充满希望。这里,教会了我跌倒后怎样爬起,失败后怎样重来。教会我什么叫不放弃,什么才是坚强的真谛。我受益匪浅,轻轻扣上了这扇窗。嘴角轻扬起一个弧度。

  可马上,我又奇怪起来:为什么第四扇窗是在对面的?怀着期待与好奇,我迈出步伐,走过去,打开属于自己的第四扇窗。与其他三扇窗不同的是,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伏在窗口痴想。她将装载心愿的漂流瓶放入大海,直视那远方天涯。原来,那是我的梦想,我美好的愿望,是我人生的指向标,生活的希望。曾经的假如,已经变成了理想,就是那个方向。

  轻轻合上窗,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经历了这么多,走过了这样长的岁月。十三年,我又一次看待这个数字,现在,它对我来说已经意义非凡。怀念与希冀装满我的心房,只有那心的最深处,藏着一份青涩的、腼腆的萌动。好像一株第一次沐浴阳光的嫩芽,萌动根叶,努力生长。

  我面对着这四扇窗,惊奇地回想,原来我也生活过。但我又一想,哦,这也不奇怪,中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也是由炎黄子孙这样一点一滴积累生活的吗?他们辛勤地走过岁月渡过历史的青河,然后再和我一样,回首过去,惊讶一声,深思后,意味深长地一笑,又去面对新的生活。

  我又想起今天的现实,是不是又该过得有意义一点呢?放眼未来,我又奇想,我能不能如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一样,可以有美好的望想?“能!”我坚定地回答了一声。因为我也是炎黄子孙。我有亲情、友爱陪着我,我有良师、书本陪着我,我有跌倒又爬起的坚强陪着我,有心中的理想陪着我,有十四岁的新世界迎接我,我一定能行!

  站在这十三岁的门口,我抬起一只脚,沉稳却又有些懵懂地跨过门槛。抬起另一只脚,却悬在半空中,我又固执地望着这十三岁的门口,固执地望着、望着……

  篇二:站在十八岁的门口_800字

  青春是一串风铃,我看见它挂在十八岁的门口,随着风儿叮当作响,朝我招着手。我知道跨过这道门,我就要向青涩的少年作别了,迈向属于我的成熟人生。

  我的生日恰好在七月,跨过高考去迎接十八岁的生日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吧,因为经历了十多年学习的生涯再加上高考的洗礼,这份成年礼更显沉稳和智慧。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朝后回望,那是一段十八载精彩的人生。我收获了亲情,那儿有我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独立思考时,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与谆谆的教导。我收获了友情,从儿时打闹的玩伴到同窗学习的挚友,他们无邪的笑容与无数次和我的共勉在我的心底永远留下了温存的回忆。我收获了知识,十八年来,我像如饥似渴的鱼儿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来游去,文学名着,给我以智慧的启迪,给我以前进的动力,它们是滋润干涸心田的雨露,他们是孤苦绝望时的良师益友;自然科学,让我更真切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与美丽,激发着我探索世界的渴望。我收获了民族自豪感,作为黄皮肤的中国人,我欣喜地见证着祖国的进步与光荣,我高兴自己能与这样的民族同行!

  感谢十八岁的人生让我感受着世界的真善美,让我更明确自己的理想与人生的奋斗目标!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我看着那串美丽的风铃,告诉自己:挥手告别那充满酸甜苦辣的过去吧!现在,我要鼓起勇气准备驶向人生的下一个航程。

  也许和所有即将或刚成年的朋友一样,我的心中充满了怀念、彷徨和希冀,那是一份真实腼腆的萌动,那是一种想要操纵人生的激情与渴望!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翘首展望,那将是充满未知的旅程,未知的成功,未知的失败,未知的喜悦,未知的烦恼,我会彷徨失措吗?会被困难压倒吗?哦,抬头一看,那是父母肯定的目光,那是朋友亲切的挥手,那是师长美丽的微笑。哦,还有我身边的中国人,永远坚强不屈的中国人,和他们为伍,我一定不会害怕,和他们结伴前行,传承五千年炎黄子孙的辛勤与智慧,我想,我一定可以。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望向人生的大海,我想:

  把帆留给风,

  把桨留给浪,

  把船长的位置留给我!

  篇三:站在老家的门口_1000字

  不经意就走到了老家门口,岁月斑白了门上的门神壁纸,消褪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门檐。叩门的手停在半空,不知该进还是走开。一路的疑问一一跳出,儿时的画面纷至沓来。

  我们的胡同院还在吗?那棵高大的槐树还在等着我放学回家吧!那古墙焦急地等着我的情书吧!我闭上眼。

  “吱呀”一声响,门开了,跨过高高的门槛,踏入,随即悬空,像掉入了一个古老悠远的梦境里,那“吱呀”的声音像一首从远古传来的歌谣。

  手指轻轻叩响古墙,发出“梆梆”的声响,如同钢琴键那样钝厚温柔的声响,古墙斑驳的脸上青苔掠过,平添了些许皱纹。我不在的时候,古墙就是借青苔的手为我一笔一画写下思念的文字。记得童年时候的我,笑声溅湿了你的脸,槐花瓣儿簌簌落下,淡黄色的花蕊落地,我总爱捡起贴在你苍老的脸上。

  转身拐入小院,古槐还在,恍惚间看见奶奶依然安详地在树下纳着鞋底,总感觉奶奶的鞋底沾了槐花的香味,总爱穿着不肯脱下。恍惚间看见母亲在屋内张望,该是在想今儿贪玩的娃又忘了回家吧!看见父亲弯着腰,将水桶放进水井,担起满满的一个月亮,然后有节奏地担进家门,该是那月儿也进了我家门儿了吧!恍惚间看到我自己放学后的雨天,穿着凉鞋跳跃在石板道上,一步两步……

  后来,一纸封条贴住了我向里张望的眼睛,村子里传言上级发命令要整治村容,将老院改成商业街。

  那时奶奶慌了,满院里转,却不讲话,如同枝柯间找不着旧日里做窠的老燕,在枝柯间翻飞。孤独惆怅。

  那时孩子们也慌了,低头走过,恍惚传来昔日的笑声,他们再也吃不到古园里糖艺老人做的糖小鸟了。再也吃不到槐花糕了吧。

  再后来一切都变了,古镇如同一个抹脂粉的老妇人,在时代T台上走秀,却让人惊喜不起来。我流泪了,古院也流泪了,那条穿过院子的小河涨的飞快,那奔流的不是水,而是古院的眼泪吧!一滴两滴……

  肆虐的笑声传过来,惊醒了我的梦,我还站在原地,站在老家门口,舍不得进,更是不忍进,害怕进。如同怕看旧照片里的初恋情人。

  古墙还在吗,胡同院里的老槐树还在吗?纷纷的淡黄色落蕊还在吗?

  算了吧,都算了吧,走吧,走吧,就将所有的儿时记忆酿成一杯酒,饮下它,永远陶醉在和谐美好的图画中;将一切美好的现实酿成槐花糕,藏在记忆深处,默默的默默的……在蓦然回首的刹那,留下簌簌的淡黄色花影……

  转身,回首。

  然后掉头,默默走开,眼泪成诗。

  

  篇四:站在幸福的门口_900字

  太阳不会吝啬自己的阳光,月亮不会吝啬自己的眼泪,而幸福,它不会赤裸裸地站在门口,却悄悄地藏在门后,等待站在门口的人亲自探访……

  晚霞洒落在万物上,斜阳照映在我的脸颊,这一切都感到如此的温馨,我带着老师对我赞赏的评语一路心神愉悦的回到家门口,但我踏进门的那一刻就已经怕不急待的想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一张虽很普通的纸张,但此刻对我来讲是如此的重要。

  我站在客厅里扫描着人影,妈妈在厨房里正忙的不可开交,但我还是试图凑上去想要让妈妈繁忙的双手能在此刻停下来,我叫了一声:“妈,我有东西要给你看。”妈妈在百忙之中只回了一句:“嗯,不过我现在还没有空,等会再看,你先去玩。”我感到有点失落,这时,爸爸回来了,但爸爸看起来很烦躁,我就不敢去打扰他了。

  坐在门口上发呆,那夕阳被山遮住了半边脸,想一个害羞的姑娘在躲着人似得,第一次那么仔细地观看晚霞,现在才发现它是如此的绚丽,多姿多彩。收拾好破碎的心情,再次鼓起勇气走到厨房门口,扬起微笑说:“妈,你先别忙嘛,我有东西给你看一下呢。”这时,妈妈让身边的活烦到不得了就冲我吼道:”你没看见我正在忙着吗?你都已经长这么大了,怎么还那么不懂事啊,不要你帮一下忙,你反而还要来烦我。”我手中的“纸”被我蹂躏的不成样了,此时的我感到很委屈就扔掉手中的所谓的“赞赏”,之后即哭着往外跑。

  我跑到一颗榕树下就停下来了,我坐在那里思索着,发呆着,看着从我身边路过的行人,有个小孩正跟妈妈说怎么庆祝生日的事,擦拭掉眼泪,拿出我的手机看一下日历,原来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啊,我差点忘记了,于是我又朝家里的方向跑去,回到家里看见妈妈在看着被我蹂躏不成样的纸,我走过去跟妈妈说:“妈妈,生日快乐,您辛苦了。”妈妈的眼里闪烁着泪光,对我说:“孩子,你的付出得到了启蒙老师对你的肯定,你是我的骄傲。”

  我的泪水刹时夺眶而出,我们俩相互拥抱着,正在此时,爸爸端着个生日蛋糕边唱着歌向我们走过来,我们拭掉泪水,灯光照在我们的脸颊上,氛围是那么的温馨,是不得去打破这一份和谐,真希望时光永远停留此时。

  幸福,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它用门遮掩住自己等待哦我们去开启这道幸福之门罢了,快乐是幸福的信使,它每天都在传递给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的欢乐,等待我们去把它拆开。

  篇五:站在天堂的门口_1200字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关于死亡,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避讳,当徒儿问到了关于死的问题就用反问的方式来避开。至于芸芸众生,更是竭力不说死,即使万不得已说到死也会用“去世”、“老了”、“不在了”等词语来替代。只有毛主席一向不忌讳谈论死,他老人最为著名的论断是:“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在我看来,谈不谈死,怕不怕死,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人都在天堂门口徘徊着。纵然你位高权重,纵然你富甲天下,纵然你学富五车,纵然无敌天下,最终还是要到天堂报到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兵败乌江,拔剑自刎,固然可悲。他的老朋友、老对手刘邦也不过多活了十几年,多享受了一点儿荣华富贵,附带还因为废立太子的事情跟吕太后生了几场气,因为防范韩信等人叛乱而少睡了许多夜好觉,最后他躺到病榻上才悟出了人生终有一死的道理,以至于拒绝医治,一命归天。在天堂门口,除了像刘邦这样达观的皇帝外,也有很多非常怕死的,有的信佛,有的炼丹,有的吸露,还有的派出团队去东海里寻仙,结果都是徒劳无功,最终都乖乖地躺进陵墓安息去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离天堂只有一步之遥。据我父亲说,在我一岁多的时候,一天正在屋檐下爬着玩耍,生产队修路放炮飞来一块石头,打在屋檐上落了下来,紧挨着我的头皮落地,差一点儿要了我的小命儿。听了这事,我常想,我这条小命儿是捡回来的,无论宠辱富贫,我都得好好珍惜,好好活着。如果说这事儿发生在我不记事的时候,不必信以为真,但十年前我差一点儿死去的事儿却让我记忆犹新。冬季的一天,妻子上街去买菜,我躺在被窝里休息,没想到取暖的煤火烟囱坏了,让我中了煤气。当我妻子回家时,我已经无力再去开门,迟上个十分八分我就要到天堂里去报到了。

  楚辞上说:“悲莫悲兮亲分离。”亲人的故去,留给人的伤痛最深,也给人以感触天堂门口的机会。我姥爷是烈士,据说是被国民党的军队剥皮处死的。但那毕竟很遥远,像是飘进我脑海的神话故事。等我姥姥快要去世的时候,被病魔折磨得一把骨头的姥姥,最想看到的是我们这些外甥。按照她的要求,妈妈把我带到了她身边,我怯生生地盯着苍老、垂死的姥姥,怕得不敢做声,姥姥却伸出布满青筋的手抚摸着我的头,眼里充满着欣慰的喜色。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一位即将步入天堂的老者对后代的希望,期望自己的血脉在人世间代代相传下去。后来,疼我爱我的爷爷奶奶,慈祥、和善的岳父,相继离我而去,留给我的是不尽的哀思,也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进入天堂之门在所难免,而且与自己越来越近。

  走出校门二十多年了,同学们要聚会一次。有位同学打电话来邀我,我推说工作太忙难以脱身,电话那边传来了一声叹息:“老徐,还是来吧。说不定再过几年就见不到这么多人了。”随后,他告诉我某某同学不慎失火被烧死了,某某同学生死未卜下落不明了。这让我伤感了好久。是呀,岁月无情,死亡无情,而同学之情却弥足珍贵,比起生命和友情,那种工作太忙的托词也显得太苍白无力了。

  一生百年,匆匆就完。无论我们乐意与否,无论我们想起与否,每天都有人降生世间跨入天堂,这是人生开幕、谢幕的重头戏。既然我们非常侥幸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非常侥幸地活到现在,而且还不知道上帝什么时候要召我们到天堂去,我们就该好好活着,活得精彩些,活得洒脱些,活得诗意些,为了告慰那些先走一步的亲友,也为了无愧于将来追思我们的后生。

  篇六:站在文学的门口_900字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已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牧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

  站在文学的门口,我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那些高贵灵魂的歌吟,去驻足观看那隐藏在文字之后的精神之花,去收获一份灿若朝阳的理想与对于崇高的向往。

  当暮色四合时,一灯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常使我击节而赞。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诗性女子,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得哀愁,纵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也依旧要在绝灭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被文学艺术化了的灵魂与生命,在文学的殿堂里凝固永恒。当我站在文学的门口,那轩举的意气已将我深深感染,那盛下了悲欢离合的真情泪滴已将我浸湿,他们以文学的方式存在于历史的视线里,轻易地将我俘获,又用他们高贵灵魂锻造的文字凝滞我的步伐,不肯再做那人间的闲狐兔。

  站在文学的门口,那门里飘散出的生活的哲思,仿佛夜幕上璀璨的群星,将我的生命旅途照亮。

  自嘲“职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的史铁生,他文字里关于生命的思索给予我深深的感动,他的坚忍使我在遭遇崎岖时亦能淡定从容。冰心笔下深邃的大海与圣洁的母爱亦使我在匆匆行走的间隙里驻足体察弥满我生活的爱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动容于保尔的钢铁意志,读《鲁滨逊漂流记》,我欣赏生命与自然的契合……

  被文学具体化了的生存形式与生活态度,如细雨,如飞花,浸湿生活铺就诗意的岁月,当我站在文学的门口,暮雨晨风阵阵飞来,让我走得坚强并且诗意。

  站在文学的门口,终究只是欣赏文学别样的乾坤。我知道,终将有一日,我会走进文学的殿堂,用自己手中的笔勾勒出生命别样的风貌。

  

  篇七:站在车站的门口_900字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走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泪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以上就是站在什么的门口为题作文-站在__的门口半命题作文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二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