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王艺钊 汪媛

“嘟——”的一声哨响,划破了旷野的宁静,随着周围助势声响起,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的押加比赛开始了。

在昌吉雪映村落火热景 汽车知识

“押加就像拔河一样,把长绳两头打结,由两人各自将绳套在胸部,从裆下拉过,背对背各朝一方,双手扶地,相互角力。
”乡党委布告闫海莲先容。

12月21日是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第三届冬宰美食文化节开幕的日子,大家冒着小雪,牵马赶羊,从四面八方来到乡里的村落庄大舞台。

在活动现场,村落民海拉提别克·比苏力坦正在烹制新鲜的羊肉,招待乡亲和游客。
繁忙之余,他给讲起了冬宰节的故事。

“在以前物资匮乏的时候,我们每个家庭都会在冬宰节前后将牛羊肉储备好,留给自己过冬。
现在生活好了,每家每户都拿出自己的牛羊,在节日里和乡亲们一起分享。
”海拉提别克·比苏力坦是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他见告,自己现在每年都能存下好几万块钱,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

在海拉提别克·比苏力坦忙着盛肉招待游客时,文化节中的刁羊、姑娘追等特色活动,正引来游人的阵阵欢呼。
近年来,木垒县立足本地特色,着力布局冰雪旅游家当,造就冰雪旅游佳构线路,推出了冰雪旅游节、冬宰节、土货节、雪上赛马等一系列佳构冰雪旅游产品。

在50公里外的奇台县腰站子村落,那里的手工拉面对盆车间里,同样是一派火热景象:“隆隆”作响的机器,正将秋季收成的小麦粉加工成手工拉面,销往全国。

腰站子村落党总支布告唐培科对村落里的产品如数家珍:“我们的面粉、手工拉面、食用油、杂粮等40余种绿色、有机农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

腰站子村落是全国有名的“小麦之乡”,近年来,村落里通过一、二、三产领悟,不断探索提升绿色农业产品代价链。
2009年,腰站子村落成立了互助社,环绕小麦等作物实施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品牌化栽种。
自此,腰站子村落443户村落民变成了互助社的股东,大家共种“一块田”,村落民拿到了地皮流转费,作为互助社股东,年底还可以分红。
2022年,腰站子村落互助社及各公司为村落民发放分红680万元,户均1.54万元。

十几年的发展,村落里经营的地皮规模从几千亩发展到20万亩,延伸到了周边村落镇乃至巴州、伊犁、阿勒泰等地。

作物栽种,并不是腰站子村落在小麦这篇“文章”上的重点。
将第一家当延伸到第二、第三家当,才是重中之重。
现在,腰站子村落不仅拥有了面粉加工厂、手工有机拉面厂,还建成了连锁经营面馆、美食广场、麦田公园、特色民宿等村落庄旅游特色景点。

“来到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无边麦浪,吃住在原汁原味的田舍庭院,感想熏染这里绿色、淳厚、自然的田园风情。
目前,我们年接待游客数达13万人次,年收入3000万元。
”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韩乐先容,“未来我们还会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种类,争取把腰站子面馆开到全疆各地,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家乡,让‘腰站子’这个品牌更加响亮。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24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