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先后历经了芜湖电力学校、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电机制造专科学校等,并划归国家第一机器工业部领导。
1972年,改属安徽省机器厅领导,更名为安徽芜湖机器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安徽芜湖机器学校根本上成立安徽机电学院,现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1986年安徽机电学院迁出,安徽省公民政府决定在原址规复安徽芜湖机器学校,归省机器厅领导。
2003年,经安徽省公民政府批准,由芜湖机器学校独立升格为安徽机电职业技能学院。

  学校坚持“地方性、行业类、技能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弘扬“修德、练技、立业、报国”校训精神,机电职教品牌逐步彰显。
先后获批国家首批骨干高档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教诲管理五十强学校,全国职业教诲前辈单位、全国首批当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机器行业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前辈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发明教诲基地、全国生理教诲事情“前辈集体”、安徽省首指挥范高职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培植单位、安徽就业前辈单位(斥候),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安徽省学生帮助事情“前辈单位”。
荣获国家传授教化成果奖一等奖1项(全省高职院校唯一),省级传授教化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12项。
被安徽省评为“高职发展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和“高职扩招标杆校”。

安徽机电职业技能学院简介 汽车知识

  学校设有机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航空与材料学院、汽车与轨道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互联网与通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根本传授教化部、连续教诲学院等传授教化单位。
目前各种在校学生近10000人。

  学校主动适应安徽省及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家当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坚持机电办学特色,选择新一代信息技能、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作为重点对接的家当集群,构建了智能制造类、智能掌握类、航空与材料类、汽车与轨道交通类和互联网与信息类等专业集群,对接当代做事业,构建了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和艺术设计等专业集群。
目前,开设专业45个,个中国家骨干专业5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全国机器行业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省级骨干专业11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563人,副高等及以上143人,博士(含在读)14人,个中双师本色西席占专业西席比例达90%,全国职业教诲前辈个人1名,安徽省前辈事情者1名,省级精良西席2名,省师德前辈个人2名,“党和公民满意的好老师”1名。
省学术和技能带头人1名,省级传授教化名师6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1名,省级传授教化团队13个,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行业、企业高等技能专家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西席。

  学校办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央,看重将办学经费向教诲传授教化、科学研究倾斜,逐年加大对传授教化、实验、演习、科研等仪器设备的投入。
传授教化仪器设备总值1.59亿元,生均传授教化仪器设备值达1.76万元。
目前,学校建有设备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室)162个,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
拥有中心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安徽省唯一的教诲部-复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教诲部工业机器人运用人才培养中央1个。
安徽省省级校企互助实践教诲基地9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央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传授教化中央2个,校外演习实训基地238个,个中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互助共建的集瑞联合重工校外演习就业基地入选安徽省首批校企互助示范基地。
与芜湖市弋江区公民政府互助共建安徽省首个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弋江机电科技园;与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家当技能研究院互助成立“安徽机电—春谷学院”;与埃夫特智能装备株式会社共建“埃夫特机器人学院”;与三只松鼠株式会社共建“松鼠学院”。
学院拥有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诲传习基地、芜湖铁画锻制技艺职业教诲基地、芜湖铁画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拥有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芜湖市创业富民孵化基地各1个。

  学校坚持走产教领悟、校企互助之路,持续提升教科研做事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累计承担各级各种教科研课题1200多项,个中省级及以上项目520余项;揭橥学术论文800余篇,30多篇被SCI、SSCI、EI收录;出版、编著、编写各种学术专著、著作、教材近100部;累计授权专利超过1000件,个中发明专利授权8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900件,外不雅观专利授权60余件,2018年作为唯一高职院校入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获国家级佳构在线开放课程立项1项,立项省级佳构课程、佳构资源共享课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省级佳构在线开放课程、聪慧教室试点项目总计105项;立项《高档职业教诲创新发展行动操持(2015-2018年)》省级造就的国家级“优质校”培植项目1个,项目和任务总计58个;参与三项国家专业传授教化资源库子项目课程资源开拓。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指标性赛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共摘得奖项75个,个中一等奖16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32个,近三年获一等奖数量位居安徽省高职高专学校第一名。
学生屡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创意 创新 创业”电子商务寻衅赛等A类赛事摘金夺银,荣获500余项大奖。

  学校多年来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通过与高中(中职)学校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制订新生褒奖政策等举措吸引广大精良学子报考我校。
报考我校的第一志愿上线率、新生报到率和最低录取分数线一贯处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以每个学天生才为办学己任,着力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综合本色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作为全国智能装备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每年为区域运送近3500名毕业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8%以上,连续六年荣获省级就业事情前辈集体(斥候单位)。
在全省及长三角、珠三角大中型制造企业中,我校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技能骨干、管理人才和操作好手。
近年来,呈现了“全国第五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徐本盛、安徽省“双创之星”杨杰、徐文杰、骆鹏等、“全国技能好手”、“江淮工匠斥候”、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劳动模范”刘飞、“安徽省青年岗位好手”王德伟,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得到者谭言松等一批精良范例毕业生。

  学校利用办学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做事,通过全国职工教诲示范点、全国机器行业职业教诲师资培训中央(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央、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西席培训基地、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机动车维修从业职员培训考点、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种作业职员安全操作资格培训机构、芜湖市质量技能监督局特种设备作业职员资格培训点、芜湖市企业员工在岗培训定点培训机构、全国高校ISO人才培训基地等开展非学历连续教诲,年均培训超过一万人次。
通过安徽理工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专升本函授站、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自学助考和吉林大学远程教诲中央开展专科、本科层次的学历连续教诲。

  学校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名院校互助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和学术科研互换,与加拿大圣劳伦斯学院开展互助办学,成立“中加班”,联合培养学生,2019年招收了首批25名柬埔寨留学生。

  随着学校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中心电视台对我校特色办学进行了专题宣布,《公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诲报》、《中国青年报》、《安徽青年报》、《中国职业技能教诲》杂志等多家中心、省市纸质媒体,《新华网》、《中国新闻社》、《安徽卫视》等电视网络媒体先后对我校进行宣扬宣布,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上的有名度、美誉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荣誉。

  近年来,学校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诲工委、省教诲厅的倔强领导,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辅导实践、推动事情,全面贯彻党的教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培植,党建和奇迹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连续深化综合改革,持续加强内涵培植,坚持“地方性、行业类、技能技能型、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建成省内领先、海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国家“双高”操持支持高校!

(2020年元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