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许多年来,《背影》一贯当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在台湾,也是常年入选“国文科”教科书。

背影朱自清的散文黄磊的歌 休闲娱乐

文章描述的是一副父子车站送别的场景,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情不自禁地沉浸于父爱的艰辛和深厚,叶圣陶师长西席评价这篇文章时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眼,纵然一个“的” 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 也有人说是“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赞誉颇高。

朱自清的同名散文集《背影》,于1928年10月出版,很快,朱自清的父亲就收到了这本书,老人家倚靠在窗前的椅子上,戴上老花镜,颤颤巍巍,一字一句诵读儿子的文章,昏黄的眼睛,猛然放射出光彩。
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说: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逝了,他是带着知足的微笑去逝的。

基于这样的启示,我虽然没有朱自清《背影》那样的千古美文,但常常写的这些生活小随笔,也常常给老妈看看,希望她能知道,她的孩子一贯在努力想让她也收成一些知足感。

02

2001年,黄磊根据这篇散文,唱了一首同名歌曲,歌词由台湾著名词作家许常德操刀,用同样民平易近的措辞,用同样朴素无华的阐述,吟唱人间父子亲情。

歌词非常走心:

火车就要开了,我就要走了,离去就要来了,话怎么说呢?眼看景象秋了,叶子在哭了,转身是背影了,你就进了往事了。

我知道这往后,往后的往后,可能再见不到你了。
只是那时候,极不愿意承认这动机。
于是你转身后,转身了往后,那背影在这么多年往后,还能够鲜活的,在我的眼眶中微微抖动。

这里有一句:”眼看景象秋了“,为什么不是”眼看天入秋了“ 呢?

编曲也很勾人:

曲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张洪亮,个顶用了钢琴和二胡,可谓中西合璧。

黄磊是大学老师,他的声音也富有书卷气,当前奏响起,人声和曲中悲惨的二胡声及火车汽笛声交织一起,瞬间就能把人带入朱自清的天下。

那一年,黄磊老师30岁。

03

不得不说,黄磊老师有非凡的创意精神和深深的文学情怀。
至今为止,他一共发行了四张音乐专辑,而这张收录《背影》的《等等等等》,便是他特意打造的文学大碟,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他自己影象书房里的十本收藏书。
只是,这次给它们做了配乐还加注自己的心情,个中全部十首歌,分别对应十篇文学名篇,这是专为情怀而做的一张碟。

专辑同名曲《等等等等》唱的是沈从文代表作《边城》的故事,《蝴蝶结》对应的是老舍的《骆驼祥子》,《再别康桥》对应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你知道我爱你》对应鹿桥小说《未央歌》,和曾宝仪和唱的《冰点与沸点》这天本脱销作家三浦绫子的小说《冰点》,《老车站》是喷鼻香港女作家钟晓阳的《停车暂借问》,还有《橘子红了》是台湾琦君的小说,《玉卿嫂》是台湾白先勇的小说,《云烟》是黑龙江女墨客刘畅园的诗。

这些歌中,大部分都有没有火起来,或者说喜好这些歌的始终是小众,但一点也不代表水平差。
我最喜好的还是这首《背影》,只是可能看了假的MV,主角竟然用了比基尼女生,实在太不搭调。

04

更故意思的是,老舍和沈丛文,该当是最靠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却都由于阴差阳错,与诺贝尔奖失落之交臂。
某种意义上,这也拔高了黄磊老师阅读的品味。
他用音乐为这些文学名著表明,这些名著也在他的音乐中延伸,感谢他这样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