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经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公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超越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艺术报推出“百年风华——百部精良文艺作品中的党史百年”专栏,通过不同历史期间的精良文艺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展现党的光辉进程,用文艺的办法助力学党史、悟思想、开新局,敬请关注。
——歌曲《联络便是力量》出身记
中国艺术报 张悦
“78年前,《联络便是力量》从你们那里唱响,成了亿万公民广为传唱的一首革命歌曲。如今,你们带领乡亲们传承赤色基因,联络齐心专心,苦干实干,摘掉了穷苦帽子,我感到很高兴。”2月7日,习近平总布告给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落全体党员的复书,给小山村落的百姓带来莫大鼓舞。
“没想到总布告这么快收到了俺们的信,没想到总布告这么快就给俺们回了信,更没想到总布告那么忙还惦记着俺们这个小山村落!
”收到习近平总布告的复书,北庄村落党支部布告封红卷激动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持续用三个“没想到”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据理解,2021年新年伊始,北庄村落全体27名党员决定给总布告写一封信,想把老区公民脱贫的喜悦和联络奋斗的成果申报请示给总布告。“如今,村落里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我们想向总布告报喜!
”封红卷激动地说。
“‘联络便是力量,联络便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年《联络便是力量》这首歌便是在我们村落创作,同名歌剧也是在我们村落首演的,这是我们在信中向总布告申报请示的第一件事情。”正如封红卷所说,这首歌传唱度很高,但是知道这首歌创作背景的人却并不多,“这首歌在我们村落一贯传唱至今,勉励几代村落民联络奋斗,全村落干部联络,党群联络,邻里联络。我们坚信只要联络齐心专心,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
正是在这首“联络歌”精神的鼓舞下,2018年,北庄村落整体脱贫出列,2020年村落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万元。这些年,北庄村落的党员干部和全体村落民联络齐心专心,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摆脱了穷苦,“写信的内容回到了我们的初心,俺们把全村落高下这些年在《联络便是力量》这首歌的勉励下发生的变革写了出来。俺们以为,用农人的话说咱村落里的事最真!
”
“习近平总布告给北庄村落全体党员的复书给全村落百姓带来莫大鼓舞。我作为北庄村落人,又是从事党史研究事情的,深切感想熏染到总布告对革命老区公民的关心和厚爱,还有对78年前出身的这首歌曲的重视,倍感激动。习近平总布告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十分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奇迹,须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把统统力量都凝聚起来,把统统积极成分都调动起来。’可见,联络在总布告心中的分量。”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史进平这样说道。
北庄村落所在的平山县是一块赤色的地皮,沟沟坎坎里都是革命故事。抗日战役全面爆发后,为了保家卫国,“有人出人,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北庄村落人踊跃参军参战,增援前哨。在1937年10月3日至11月6日,仅一个月零三天的韶光,就有1700多名平山子弟踊跃参军,加入120师359旅718团(由于大部分是平隐士,被称为“平山团”)。这个团因大胆善战曾被聂荣臻司令员赞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1938年7月的《新华日报》揭橥长篇采访通讯《一个不平凡的县》,也详细宣布平山县公民踊跃参军参战的业绩,平山县以抗日模范县之名而享誉全国,北庄村落功不可没。1941年6月24日,《晋察冀日报》刊发了沈重经由实地调研后所写的《晋察冀一个村落落的发展——平山·北庄》,这篇近3500字的调研报告中对北庄村落业绩做了范例宣布,个中写道“在北庄这块光荣的地皮上,在人力增援方面成绩尤为突出,曾创下抗日沙场上一个壮举:三年来北庄的青壮年们选进到子弟兵团去的就有三十五名,特殊在今年武装动员中,北庄就有一个青抗先班集体参加到子弟兵团去。”
“可以看出,北庄是一个赤色的村落落,是一片光荣的地皮,以是艺术家们才能更深切感想熏染出‘联络的力量’。”在史进平的讲述中,我们回到《联络便是力量》这首歌出身的烽火年代。
日本侵华期间,在敌后抗战生动的华北地区,日军在八路军的广泛打击下不断遭受丢失,这极大地动摇着日军的殖民统治并管束着其兵力的调度。为此,暴戾恣睢的日军迁怒于敌后群众,对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遍一各处“扫荡”。因北庄所在的平山县是军区、分区驻地,又是抗日模范县,便成了仇敌“扫荡”的重点。1941年8月23日,侵华日军调集1.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四分区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大扫荡”。平山县500多个行政村落和散布山区的几百个自然村落,除了一个村落落外,所有村落落仇敌都到过,房屋被烧毁,到处是残垣断壁,粮食被抢光,公民缺衣少食;村落村落有被杀去世的同胞,血迹斑斑尸横各处。
北庄村落未能幸免。1941年9月14日(农历7月23日),日军在村落东北方向四华里一个叫“木虎峪”的地方残杀了北庄无辜村落民53人,制造了震撼全县的“木虎峪惨案”。后来在村落西建起的惨案纪念碑所刻碑文上写道:“我村落去世难群众虽与日寇进行赤手顽抗,但因寡不敌众,大胆捐躯。血流成河,哀声遍野。造成有名的木虎峪惨案。罹难群众遭受了刀刺、枪杀,日寇之残酷,莫可言状。我去世难同胞去世后犹紧握双拳,横目圆睁。更有两名光荣义士荷枪卫国,捐躯疆场。我村落全体群众永怀不忘。愿联络齐心专心,踏着先烈血迹,向着‘和平民主、联络统一’的新中国提高。”一部北庄史,便是一部革命史。在苦难中,公民只有联络起来,才能渡过难关,只有联络起来,才能走向胜利。
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对最严厉形势之时,西北战地做事团来平山县参加革命斗争。史进平特殊谈道,西北战地做事团(简称西战团)是抗日战役全面爆发后,在中共中心和毛泽东同道指示下成立的。第一批是1937年9月在丁玲带领下从延安出发开拔山西前哨,进行文艺宣扬事情及战地采访事情。1938年8月返回延安。1938年11月,西战团再次在周巍峙率领下到达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事情韶光长达五年半,从属于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北方局直接领导,依然在地方做文化事情,创作了大量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曲艺作品。同时,还对兄弟团的文艺事情者进行辅导,开村落剧团活动,办乡艺干部演习班。这对付遍及抗战文艺宣扬,提高广大农人的文化教化和文艺事情水平,都起了很好的浸染。1940年6月建立的北庄村落剧团,是平山县成立的早期42个抗战剧团之一,所演出的《恩仇记》《锁不住的人》等抗战剧目深受欢迎,为宣扬党的抗战政策、发动广大群众参军参战作出了主要贡献。
1943年春天,西北战地做事团分成几个小分队,深入到敌后去做宣扬事情,一部分到了晋察冀边区平山县滹沱河边的北庄村落开展群众事情,创作,演出。他们落实《在延安文艺漫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本着作品做事于公民的精神,深入村落庄,参加到实际事情中去,体验生活,创作文艺作品。当时这些文艺事情者不仅当文艺专业干部,还到基层兼职,肩负起实际的战役、生产、群众事情的任务。
当时西战团到达平山县后,自然首先要找县政府机关,而此时政府机关即设在北庄村落。史料记载,1943年4月至9月,平山县政府机关迁至北庄村落。8月10日至15日,平山县第二届参议会在北庄村落举行。西战团在北庄村落参加农人的减租减息运动,抢收抢种,参加县议会的选举,掩护群众反“扫荡”。自始至终参与和亲眼见证,让这些艺术家们更加深切感想熏染到公民哀求民主,渴望生存,联络抗战的力量,内心发出“不靠救世主、自己联络便是力量”的叫嚣。艺术家们敏感地感想熏染到了广大农工资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联络斗争的巨大力量;切实感想熏染到同等抗日下深层的历史脉搏。这些群众的联络之心,联络之力给了他们极大鼓舞,也给了他们创作灵感。
西战团的牧虹、卢肃便是在北庄、在参与斗争、体验群众生活中创作出的《联络便是力量》。延安鲁艺——让作曲家卢肃走上了专业音乐道路,在那里他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成为鲁艺的一名音乐教员。1939年,他从延安深入敌后方晋察冀根据地边区办学,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从延安到河北平山,行军2500里,山高路险,闯过仇敌枪林弹雨和道路封锁,途中也曾遭到日军打击,子弹打穿了他的军用水壶,他幸免于难。长途跋涉中,他曾写下自己的处女作《古道行军》。在晋察冀根据地期间,他一边从事传授教化,一边谱写了大量抗战作品,有大合唱、歌剧和许多群众歌曲。卢肃和词作者牧虹曾回顾道:“1943年春天,西战团分成几个小分队,深入到各地去做宣扬事情,当时我们16个人来到了平山县委所在地。”“《联络便是力量》创作和初演于1943年夏天,由西战团首演于晋察冀边区平山县滹沱河边的北庄。”“我和牧虹就在老乡屋后的山坡上,赶写一部有关庆祝胜利、加强抗日力量联络的小歌剧,名字就叫《联络便是力量》。”
1943年街头歌剧《联络便是力量》剧照(图源:沈阳日报)
他们利用一星期韶光在北庄村落一户屋后山坡上创作了《联络便是力量》,并在北庄村落进行了首场公演。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以为总体效果还不错,便是感到结尾缺了点什么,结束得有些溘然。综合大家建议,牧虹写词,卢肃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联络便是力量》,也便是后来这首广为流传的经典歌曲。
“据我们村落里人回顾,抗战期间,全北庄村落的成员是生活在各自的团体里的,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工救会、妇救会、青救会、抗援会等。其余,为了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任务,还有横向展开的组织与小型组织的建立,比如,武委会底下,有老头队、抱娃娃队,此外还有为了战时、平时的运输而建立的运输队,为战时煽惑事情而建立的各种宣扬队(干部慰问队、妇女宣扬队等)。为使抗日军人家属特殊得到尊重并保障其生活,而组织的抗联会及武委会。其他如除奸组、匆匆宪委员会等,都是民众本身所哀求而组织起来的。”在理解《联络便是力量》的产生背景时,史进平特殊谈到当年北庄村落全民抗战的景象。《联络便是力量》当年演出时,北庄村落没有舞台,演到结尾,演职职员都跑到场地中间,大家相互挽着臂膀共同唱着这首歌,周围的老百姓立时被面前的气氛所传染,纷纭站起来与他们互动,这首歌很快就传开了,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各个抗日根据地。《联络便是力量》这首经典歌曲,就这样出身了。
除了《联络便是力量》,另一首同样出身于1943年的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创作者曹火星也是平隐士,他的家岗南村落间隔北庄村落只20公里旁边远。1943年曹火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只有19岁的他目睹了在中华民族死活存亡的关键时候,感想熏染到挽救苦难中国的只有共产党。以是一个光鲜的主题,在他脑海中升起。他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和对历史实践的亲自感想熏染,化作无穷的力量,谱写出反响公民心声和时期真理的最强音。他借用当地民间盛行的《霸王鞭》民歌形式,满怀激情地创作了代表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此歌曲原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看后建议添加上“新”字,这首歌和《联络便是力量》一样武断了公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念,成为鼓舞公民走向胜利的昂扬之歌。
如今,这首《联络便是力量》从屯子到城市,从学校到部队,无论是歌咏比赛,还是演习场上,只假如加油鼓劲的场合,都会自然而然地唱响,穿越历史,跨过期期,久唱不衰。在史进平看来,《联络便是力量》这首歌能够穿越时期,耐久不衰,是由于歌曲本身便是有真理的力量,“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纵不雅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联络带领公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在革命战役年代、社会主义培植期间、改革开放中,每一个阶段都曾面临着巨大的寻衅和压力,但中国公民始终能够联络起来,众志成城,奋勇向前,走向胜利。
作为《联络便是力量》的演绎者,著名歌唱家霍勇颇为感慨地谈道,这首歌曲是进行曲,要唱得铿锵有力,吐字要清晰。他表示,“本日再次唱起《联络便是力量》这首歌曲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很多画面,想到无数为抗疫辛劳事情的医务职员和志愿者;为脱贫攻坚事情付出不懈努力的驻村落干部和扶贫模范们,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人们联络齐心专心努力奋斗的画面,使我的歌唱充满了力量!
在本日我们更加感想熏染到联络的力量,无论是抗洪抢险、抗击疫情,还是脱贫攻坚,都要永久跟党走,全国各族公民联络同等,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用洪亮的歌声,再次唱响《联络便是力量》,振奋精神,鼓舞斗志!
”
公民是艺术的创造者。正是广阔的地皮和淳厚的公民给了艺术家灵感,创作出公民的作品。在建党百年的伟大日子里,习近平总布告给北庄村落的复书,实在也是向全体艺术事情者发出了一个号召,到公民中去,把脚扎进泥土里,写出公民的心声,鼓舞公民。就像《联络便是力量》勉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公民不懈奋斗。岁月未曾被忘却,78年后的本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联络便是力量》这首歌曲的精神内核始终没有改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被授予更深层的含义。空想之光依然闪烁,永久是中国公民前行的精神力量。
(转自: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