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华县的秦昌火柴公司是怎么来的?这还要从清光绪二十八年提及。1902年,山西祁县大票商渠本翘创办用5000块银元购进官办的晋升火柴公司后,改名为双福火柴公司。刚开始时,工厂全靠人工制作,后来添加了发电机,产量增长二三十倍,达到日产一百余箱。第一次天下大战期间,外国火柴不能入口,海内火柴供不应求,双福火柴遍销秦晋两省。
在双福火柴公司的影响下,山西闻喜县贩子和新绛县官绅合资集资十万元,于1915年8月创办荣昌火柴公司。生产设备、质料、技师均是出自日本。工人300多人,梗子、盒片在翼城县山区设厂生产。日产火柴100多箱,投产不久即获巨利。
随着火柴厂相继涌现,火柴脱销,盈利颇多,火柴工业迎来了黄金时期。但1925年往后,一些火柴公司制造本钱降落,加上铁路运费少,又不上税,导致大量流入山西,193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火柴统税法,税金增高了十三倍,山西火柴积压滞销,一些火柴公司被迫倒闭。
1934年2月,由于陕西不征收火柴税,原位于山西的荣昌公司迁往陕西华县县城,自备发电,利用机器生产,建成后改名为秦昌火柴公司。“少西岳”牌和“潼关”牌火柴便是当时秦昌火柴公司生产的两个有名品牌。秦昌火柴公司的投入生产,将华县自古以来工业全是手工业的局势在机器化的生产中被冲破。同时伴随着陇海铁路的培植和开通,火车的运行,也使华县的经济、社会生活悄然发生了变革,从此进入了当代工业。
随着抗日战役的爆发和持续,秦昌火柴公司后又迁往宝鸡。位于华县县城的秦昌火柴公司至此淡出了历史舞台。(本内容作者:韩是我)
对付此话题您有什么意见,欢迎留言评论!
(想看更多关于渭南的故事,就请关注渭南最前沿!
来日诰日内容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