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李钧德、李亚楠

面对市县基层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情形,河南省周口市创新基层“微权力”监督运行机制,积极实行“四化三查”事情,通过权益清单化、用权程序化、监督立体化、问责常态化,用制度的理性、科技的刚性,管住了权力的任性,有效破解了“中梗阻”,让群众对正风反腐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得到感,也有力做事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给微权力套上笼头看河南周口若何破解中梗阻 汽车知识

“多次办”变“一次办” “群众跑”变“干部跑”

走进周口市沈丘县行政做事中央,一排排柜台整洁排列,国土、民政、计生、税务、社保等和群众切身利益干系的部门都有各自的办事区域,柜台完备洞开,群众井井有条地排队办事。

沈丘县啤酒厂财务职员赵玉东前来办理税务,他说:“以前跑几趟,现在一站式,自动排号,效率高了,态度好了,人性化了。

沈丘县行政做事中央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柜台后都有能干的告示牌,上面是每个部门的权益清单、办事流程、办结时限等,让办事群众一览无余。

不仅如此,这里所有的事变都接管立体化监督,墙上能干位置张贴着监督二维码、监督电话、监督邮箱等。
在行政做事中央二楼的监控室里,则可以清晰看到事情职员的画面,听到声音,还可以放大细节。

沈丘县行政做事中央副主任刘双利说:“通过集中办公,阳光审批,立体化监督,强化权力流程掌握,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杜绝各种暗箱操作,最大限度压缩了

目前,这种“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做事、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已在周口市所有县乡推开。

淮阳县白楼镇群众事情中央,是全省较早设立的群众事情中央,设有19个办事窗口,卖力86个大小项目的审批做事息争决。
连公安派出所都在中央设有办事窗口。
“以前群众事情中央没成立的时候,镇政府门口每天都有上访、生事的,现在有了群众事情中央,群众好办事了,干群抵牾自然就缓解了。
去年省里搞群众安全感指数调查,白楼镇排名全县第一。
”白楼镇党委布告王建党说。

给“微权力”带上“笼头” 让监督不留去世角

便民做事进大厅接管监督,那些不直接涉及群众的“微权力”又该如何规范、监督呢?周口市在市直、县直单位同样大力实行“四化三查”,让每一项“微权力”的运行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公开透明、全程监督。

“有的科长十几年不愿动,为什么?有权还没人管。
”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布告王富兴说,你可以直接管到局长、副局长,但是却直接管不到科长,科长懂政策、懂业务,局长们办事情还得依赖他们,用老百姓的话说,“官不大,权不小;躲不开,离不了。

周口市财政局就曾有这样的范例例子。
“有一个科室资金拨付慢,人来了,他说,把材料放那吧,然后就不管了。
事情反响到领导那里,竟然回答说事情太忙,忘了。
”周口市财政局纪检组长秦君说。

通过权益清单化、用权程序化,财政局每个科室该当干什么,该怎么干,多永劫光干完都有了明白卡,并全部对外公示,前来办事的人只要按照清单、程序找干系科室,并哀求他们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即可。

秦君先容,他们还特殊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督,在国库支付系统中启用预算实行网上监察模块。
“每一项业务有没有超过办理时限,通过网上监察系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

秦君说,上述资金拨付慢的科室连着两次被通报并被问责后,事情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2016年,周口市财政资金拨付过时率也由过去的35.7%降到险些为零。

在积极实行“四化”的根本上,周口市纪检监察机关还组织开展了“三查”事情,即查行政审批和司法是否合规及时、民生资金拨付是否及时到位以及群众举报违规违纪问题。
对反响集中、性子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期办结。

打通“中梗阻” 政治经济生态向好向优

“四化三查”有效提升了事情效能,预防了“微腐败”征象。
例如,商水县通过开展“四化三查”,机关办理时限均匀缩短3个事情日,2016年商水县信访量也同比低落36%。

周口市纪委供应的数据显示,目前,周口市权益清单化、用权规范化已基本实现。
周口全市共绘制公开流程图18074个,大多数县级单位的清单和流程图做到了在墙上、网上、电子触摸屏上“三公开”。

监督立体化和问责常态化也已初步实现。
据王富兴先容,2016年,周口市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832起,党政纪处罚992人;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

党风政风好转,带动了政治经济生态向好向优。
2016年,周口市紧张经济指标均高于河南省均匀水平,经济总量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五位。